張興華
〔關鍵詞〕 新課程;小組合作學習;組建;實施
〔中圖分類號〕 G423.0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20—0059—01
新課程提倡課堂教學應煥發生命活力,為學生的終生發展奠基,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能力。而小組合作學習是實現這一目標有效的途徑之一,如果小組組建科學合理、調控得當,會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現我就合作學習小組的組建及有效實施談一點粗淺的認識。
一、合作學習小組的組建
小組組成應達到“組內異質,組間同質”,有利于發揮組內成員間的互補作用,更好地發揮“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的作用,有利于小組間的公平競爭,增強小組之間的競爭性,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合作學習小組一般以6人為最佳組合,將全班同學分為六到八個合作學習小組為宜。在分組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組與組間的成員在學習基礎、性別、性格、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差異,分組應做到基本平衡。
二、小組合作學習有效化的實施
1.進行深度的現狀調查。這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從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合作取向的心理、情感、態度、個性差異、方法等入手調查;另一方面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功能,側重于課堂教學民主教育思想的調研。前者可以采用實地考察和問卷調查的方式,后者則主要是喚醒教師的改革意識,構建教師反思型的學習觀,提升教師自我對話、同伴互助的意識和能力。小組合作學習必須在充分了解“學情師心”的基礎上展開,如果缺乏理解和尊重的對話,要么是生硬的,要么是膚淺的。教師不僅要知曉“學情一貫”的特點,還要敏銳地觀察現場學生顯性和隱性的心理狀態,為做好合作的參與者、引導者和促進者作準備。
2.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學校和課堂應當是一種生態環境,學生是這種生態環境中最有生機和活力的鮮活生命體,他們有情感,有思想,有追求,有個性,有尊嚴,如何使他們在整堂課處于良好的學習狀態(包括參與狀態、交往狀態、思維狀態、情緒狀態和生成狀態)是關鍵。因此,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應積極創設和諧寬松的氛圍。在這種環境中,學生才能消除疑慮,受到熏陶與感染,才會暢所欲言,張揚個性,輕松地吸收各種營養成分,健康地成長與發展。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通過情境創設,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索興趣和欲望。
3.強化指導,養成良好的合作習慣。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應重視養成學生認真傾聽、合作交流、大膽質疑、尊重他人的良好習慣,使每位學生都能在合作中探索,在合作中提高,為學習取得成功提供保證。這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培養:①學會傾聽。低年級學生表現欲望強烈,總是爭先恐后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別人在發言時他要插話,別人說過的話也會重復,小組討論不能順利有序進行。因此,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②學會質疑。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應鼓勵學生敢向“權威”說不。在肯定別人觀點的時候,要敢于質疑。學會質疑,對于促進學生深入研究問題,掌握學習規律,以及自我提高,都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③學會表達。教師應有意識地創造寬松的交流氛圍,對學生表達的內容啟發點撥,進行正面引導與評價并且鼓勵學生用手勢、體態結合語言來表達。
4.建立合理評價機制。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讓人人參與學習過程,人人嘗試成功的喜悅。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方式應該是將學習過程的評價與學習結果的評價相結合,側重于對過程的評價;將合作學習小組集體的評價與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相結合,側重于小組集體的評價。采用評比積分的鼓勵機制,通過組內自評、組間互評、教師導評的方法,強化評價的監督、激勵、導向作用。
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