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琪
摘要:新中國成立以來,舞蹈專業快速發展,然而,國內舞蹈職業教育的教學模式卻與國外尚存在很大差距,總體上說,由于國內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通用性問題,以及藝術類專業的特殊性,當前中國的舞蹈教育仍顯得亦步亦趨,與市場對接存在缺口。筆者探討了美國、法國、英國、日本等國的舞蹈專業發展狀況,針對性地指出了當前舞蹈專業需進行的改革與發展:辦學模式調整、強化專業理論學習,做到文舞相融,注重音樂與舞蹈主題的結合,加大舞蹈的創作等。
關鍵詞:國際比較;職業教育;舞蹈教學改革
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與精神文化都上了一個新的臺階,舞蹈開始得到更多人的熱捧。為了培養職業舞者或者舞蹈培訓、從教人員,國內的許多高等院校都開設了這一專業。
然而,現實教學中,盡管從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的舞蹈教育就開始在文化領域較為活躍。舞蹈教育主要有兩個培養方向:職業舞蹈類的表演人才、舞蹈教育工作者。
一、國際高職舞蹈教學模式的比較
(一)國外辦學模式
辦學模式是一個相對較寬泛的教育概念,它指的是辦學目標、投資與辦學方式、管理體制、教育結構和教育運行機制等內容,是在特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中,根據某種辦學理念的支配而逐步形成或者經過選擇的產物。辦學模式有宏觀與微觀之分,這里從微觀視角來考慮。當前發達國家的高等教育辦學模式可以劃分成多種,如美國實施的合作教育,德國開展的雙元制辦學,以及英國工讀交替的“三明治”課程,國際上有一定名氣的還有日本的“產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前蘇聯的“基地企業模式”。
1.美國舞蹈辦學模式。1920年左右,美國便陸續開設了國內舞蹈學士及碩士學位,及至二十世紀40年代,舞蹈博士學位已經建立。換言之,美國是世界上舞蹈的而高等教育起源最早的,也是面向大眾化的較早國家。50年代時,美國公民便開始接受到政府的資助,舞蹈的大眾化進程開啟,到二十世紀末期,舞蹈教育開始在公民中普及,并作為國民素質教育的重要輔助手段,在一些高等教育的課程體系中已經必修課程之一。
2.英國、日本等的舞蹈教育模式。英國舞蹈教育起步較早,并呈現三種模式:體育舞蹈、傳統的職業演員教育、大學舞蹈教育,學生所學內容寬泛且全面,是教育體系中科學性及合理性較好的國家之一。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南非,他們在舞蹈基礎教育上十分重視,在小學、中學之中舞蹈他們的是必修課。然而,由于本身是師資力量不足,非專業舞蹈教師教學能力受限,總體上學生表演力尚可,創造力缺乏。日本舞蹈基層教學中體育老師擔任舞蹈教學任務,所以他們所授科目具備明顯的局限性。
(二)國內舞蹈辦學模式
二十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舞蹈市場需求快速膨脹,原先未開設舞蹈專業或不是以舞蹈專業為主干專業的綜合性藝術學校,普遍呈現“舞蹈化”的傾向。國內設立了不少中專、高職舞蹈類的學校,一些本科類大學也開始設立舞蹈專業。中國國內的舞蹈培養目標與他國并無明顯差異,為舞蹈提供師范類師資、培養專業表演人才。
如前所述,1966最早開始培養舞蹈類大學生,1983 年中央民族大學開設舞蹈教育專業,由此普通高校舉辦高等舞蹈拉開了帷幕。據不完全統計,截止現在,開設舞蹈學、舞蹈編導以及舞蹈表演等相關專業的高校超出百所,年招生人數超出6千以上,中央民族大學、福建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一批高校還開展了舞蹈學學科的碩士研究生教育。但總體上來說,當前中國舞蹈辦學仍存在不少誤區,人才培養目標及其培養模式在“專業型”與“普及型”間搖擺,專業師資匱乏,整體素質不足,就業渠道狹窄,學生一旦無法從事教學或舞蹈專業演出,則很容易所有努力均付諸東流。
二、新時期舞蹈專業教學改革與發展
(一)強化舞蹈的基礎教育
從舞蹈教育較好的幾個國家可以看出,舞蹈的基礎教育受到了充分重視。然而,國內除了學前教育中正式存在舞蹈教學,正規的9年義務教育并不將舞蹈設為常規課程,與舞蹈存在一定關聯的音樂課與體育課也得不到應有的重視。2007年曾一度有傳言,集體舞將替代廣播體操成為學生每日必練的項目,然而,在浙江等地推廣后,集體舞在多數地區尚未引起充分重視。
(二)辦學模式調整
當前國內舞蹈教學也日益走向成熟,然而還需要積極多探索、學習相關經驗。首先,舞蹈類高校可以積極與行業、地方、企業合作共建,探索中央高校和地方高校合作發展機制,建設高等教育優質資源共享平臺,構建高校產學研聯盟長效機制,明確本校人才培養的特色,做好不同高校內錯位培養,避免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的舞蹈教學困境;其次,完善來華的舞蹈專業留學生培養機制,進一步擴大留學生招生規模,通過留學生的一些特質可以進一步發掘行業亮點,為新型舞蹈的開發、國外舞蹈的引進等打下基礎。
三、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的舞蹈專業近年來得到快速發展,然而在推進素質教育為標志的教育改革中,我國的舞蹈與國際上仍有一定差距。筆者結合美國、法國等的舞蹈辦學模式,探討了當前中國舞蹈教育中的改革與發展之路,為舞蹈專業可持續發展獻計獻策。
參考文獻:
[1]四海編譯.美國芭蕾教育掠影[J].舞蹈,2004(4).
[2]鄭慧慧.體驗法國舞蹈教育[J].舞蹈,2004(7).
[3]紀月寧.高師舞蹈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改革與研究[J].戲劇之家,2010(6).
(作者單位:湖南文理學院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