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斌
〔關鍵詞〕 數學教學;效率;教學設計;交流合作;鞏固練習;反思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16—0074—01
數學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學程式化的現象,數學課成為了一個工廠,教師是工人,課堂是教師生產出的產品。自實施教學改革以來,教師們都在積極探索新的教法,并把新思想、新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當中。但整體而言,教學效率還不是很高。那么,怎樣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呢?
一、熟悉教材,精心設計
萬變不離其宗。教材是教學的依據,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必須刻苦鉆研教材,吃透教材,既要從認識目標、能力目標方面著重研究,又要在情感目標上進行細致的思考,領會編者的意圖。問題考慮要全面,既要把握本節課的內容,又要注重本節課所學知識與前后知識的銜接;既要把握本學科內容,又要注重本學科與其他學科的內在聯系,對所要講授的內容成竹在胸、運用自如。教師必須做到:
1.有明確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決定著教學活動的方向,決定著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策略的選擇,影響教學效率的提高。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就應制訂完整、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并根據教材內容制訂出基礎知識、基本能力、思想感情教育等方面的達標要求。
2.備課要把握教材,分析學生,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以及設計不同難度的課堂練習。同時還要精心設計課堂活動,以課堂活動為主線,展開教學。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思考。在數學問題情境的設計、教學過程的展開、練習的安排等環節,盡可能地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中都能獲得應有的發展。同時,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尤其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給予關心和幫助,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幫助他們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二、鼓勵合作,加強交流
適時組織學生分組進行合作學習,相互交流,能實現教學互動,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還能使學生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得到提升,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同時還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組織學生合作交流要注意以下幾點:1.優化組合,按學生的學習水平與性格特征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小組合作交流要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教師要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3.教師參與是合作學習取得成效的保障。教師既要檢查學生對問題的解決情況,又要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以便適時地引導、點撥,幫助學生深刻地理解所學知識。
三、精心練習,及時鞏固
進入到知識鞏固階段,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何達到對知識的掌握及應用呢?我認為課堂鞏固練習至關重要。課堂鞏固練習既是鞏固教學成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檢驗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在教學中,教師要依據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選編練習題,并有計劃地讓學生練習,以達到鞏固課堂知識的目的。
1.加強比較性練習。通過辨別異同,加深理解,進而實現鞏固知識的目的。
2.嘗試變通式練習。讓學生擺脫機械式的模仿,克服思維定勢,提高求異思維能力。
3.探索開拓性練習。通過練習,發展思維,培養能力,讓學生做到融會貫通。
四、重視反思,提升質量
“教無定法,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每上一節課,教師都要進行剖析、反思,對學生學習狀況、課堂調控狀況、課堂生成狀況等方面認真總結、反思。通過不斷反思可以有效地提高認知水平,促進教學經驗的形成。當然,反思的對象不僅僅是教師,還包括學生。教學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反思探索過程,掌握探究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建構知識,將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克服困難的精神化成發展的動力。總之,教師反思可以提高教學水平,增加教學經驗;學生反思可以鞏固所學知識,掌握解題策略,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