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蘭蘭 董銳
【摘要】數學教育本質上就是一種素質教育.學生數學素質的培養主要是以數學知識為載體,通過教學過程來實現.數學文化積淀的主要陣地是教學.把數學文化滲透到數學教學中,并不是把數學文化知識生硬地加到數學課中,而是使其與數學內容融合在一起.
【關鍵詞】數學文化;數學教育;教學過程
傳統的數學教學重視向學生傳授數學的知識和技能,讓學生掌握數學的概念、命題等,注重的是定理的證明、公式的推導和解題的演練,卻忽視了培養學生對數學作為一門科學的思想體系、文化內涵的認識.數學在學生心中只是“一種符號的游戲”,給學生造成了數學課程是枯燥的,使不少學生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與熱情,導致數學素質教育不能全面、正確的貫徹落實.隨著人們對數學文化認識的不斷深入,數學文化的教育價值越來越受到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和重視.“數學教育應具有‘文化素質教育與‘數學技術教育的雙重功能.”然而,如果這種認識僅僅停留在學術的、理論的層面上,數學文化的教育價值就只有潛在的意義,不能自然而然地成為一種教育效果而體現在學生身上.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強關于數學文化的教學實踐.正如張奠宙教授所強調的那樣,“數學文化必須走進課堂,在實際數學教學中使得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產生文化共鳴,體會數學的文化品位和世俗的人情味”.
1.教師應更新教育觀念,樹立數學文化觀
教師的數學文化素養是將數學文化滲透到課堂教學的前提條件.長期以來,人們往往把數學看成是數學知識的匯集,把數學教學看成是數學知識的教學,傳統數學觀念只重視數學的實用價值、形式訓練的價值,而忽視數學的文化教育價值.我們應當更新數學教育觀念,把數學看成一種文化系統,把數學教育看成數學文化教育,把數學課程放在更廣闊的文化背景中加以考查.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具有現代的數學文化觀念,進而將數學文化帶到實際的數學教學實踐中去.這種全新的數學教育觀念更注重數學和其他學科的聯系,注意從生活的例子中找回數學的知識、思想、方法和觀念,從而適當地降低“硬數學”(數學知識、數學技巧、數學能力等)的要求,提高對“軟數學”(數學思想、數學觀念等)的要求.因此,數學文化教育對數學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教師不僅要具有更寬廣的知識面,應該熟悉數學史、數學哲學、社會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而且要求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樹立數學文化觀.
2.優化數學課程內容
為了體現數學課程的文化價值,應對其內容的選取進行改革.適時地向學生介紹某些數學史料和有關數學家的生平與創造性思維過程,使學生認識到一切科學都是在成功與失敗、認識與再認識的循環往復中發展起來的,科學上的每一步都是科學家刻苦鉆研、不懈努力的結果,這對于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大有好處的.數學內容的選取應當以反映未來社會對公民素質所必需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以與學生年齡特征相適應的、結合日常生活的普遍文化的方式呈現數學內容,從而使學生在活動中、在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文化、發展數學文化、提高數學文化素質.數學教育只有建立在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實踐活動的基礎上,數學才能從現實生活中產生和發展,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文化.因此,在數學文化的背景下數學課程內容的選擇應盡量來源于自然、生活、社會與科學的現象和實際問題,不僅要反映數學自身內在的知識價值,還要反映出數學作為方法、思想、思維、精神、語言、工具的文化,重視數學史料的教學,強調從日常活動中引出數學內容;同時,在突出思想方法、緊密聯系生活的原則下,增加估算、統計、抽樣、數據分析、線性規則、圖論、運籌等知識,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3.改變學生的數學學習方式
值得借鑒的是,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發達國家紛紛提出數學教育的改革目標和內容,強調數學交流,把數學作為一種有力、簡潔和準確的交流信息的手段;強調數學發展人的一般能力的價值;大多數國家傾向于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在掌握所要求的數學內容的同時,形成那些對人的素質有促進作用的基本的思想方法,如實驗、猜測、模型化、合情推理、系統分析等.從數學的角度來看,“以數學文化關懷人,以數學精神培養人”是數學教育改革的一個方向.數學作為一種文化形態的本質含義在于數學是一種動態的活動過程.數學文化下的數學教學應著力于數學活動的展開.教師應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倡導探索型和發展型的教學,學生也應改變那些傳統的、被動的學習方式,應積極地鼓勵學生走進社會,走進日常生活,參與社會調查和實踐活動,搜集相關資料.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則可采用“問題情景——建立模型——求解——解釋與應用”的模式展開.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從而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的意義,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愿望和決心,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認真體會數學知識的聯系,發展思維能力,獲得一些研究問題的經驗和方法.
總之,當數學文化的魅力真正滲入教材,到達課堂,融入教學時,數學就會更加平易近人,數學教學就會通過文化層面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喜歡數學、熱愛數學.使學生在接受數學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得到更多的數學文化熏陶.
【參考文獻】
[1]黃毅英.數學觀研究綜述.數學教育報,2002-01-03.
[2]朱新霞.淺談基于數學文化的數學課程設計.學園,2010(10):19.
[3]凌生智,胡松林.于數學文化的若干認識[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