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全葉
摘要:案例教學符合新時期黨校教育培訓的特點,與新時期學員相適應,是黨校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和途徑。案例教學的設計要具有真實性、客觀性、典型性和啟發性,實施過程中要安排好學員規模,科學設計座位,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并做好總結和學員的評價工作。同時把握好案例教學的四個環節,即閱讀案例、個人分析;小組討論、形成共識;課堂發言、全班交流;總結歸納、消化提升。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黨校教學;實施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8-0271-02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運用案例進行教學的方法,它通過對一個具體情境的描述引起教學活動,組織學生圍繞這些特殊情境進行分析、討論,鍛煉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首創于20世紀20 年代的美國,其最突出的特征是案例的運用。自從20世紀80年代作為中美大連國際合作項目傳入中國,已有二十多年的時間。目前案例教學法在中國的商學、法學、管理學等教學中廣泛運用。在黨校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對于提高學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黨校教學引入案例教學的必要性分析
1.案例教學符合新時期黨校教育培訓的特點?!叭姘l展、注重能力”是干部教育培訓應堅持的重要原則。黨校干部培訓必須緊緊圍繞這一要求,把能力培養與理論教育結合起來,不僅要引導干部在學習和實踐中掌握新知識,還要努力提高其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注重能力培養,這是提高干部執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干部培訓必須緊緊圍繞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引導干部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掌握新知識,增長新本領。由于干部執政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因此在黨校培訓的有限時間里,黨校應著力培養學員這樣幾個能力:一是學習的能力。通過黨校的教學,培養學員學習的意識和熱情,使學員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這將對領導干部執政能力的提高起長期的、決定的作用。二是獨立思考的能力。通過黨校的教學,強化戰略思維方式的訓練,培養學員的判斷力、決策力和綜合能力。三是創新的能力。通過黨校的教學,使學員克服傳統的思維定式,保持不斷的創新意識,培養學員形成強烈的創造欲。
2.案例教學適應了新時期學員的特點。當前,隨著干部隊伍的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大多數領導干部的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等方面相對以前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中不少人不但有豐富的理論基礎知識,而且有相當的實踐經驗和研究能力。對于這樣的教學對象,過去以講授為主的“單向灌輸”已經不能適應學員的特點和需求,而案例教學正好可以激起這部分學員的興趣,發揮他們的思考、創新能力,因此也成為學員們比較喜歡的教學方式。另外,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使他們能夠適應案例教學的要求。黨校教育培訓的對象,往往具有一定的政策水平和理論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強,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比較高,因而能夠較快進入角色,比較利于案例教學的順利實施。
3.案例教學法是黨校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在教學方法上,黨校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形成一整套符合自己特點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但從總體上說,黨校的具體教學方法還不夠豐富和多樣,講授的成分多,互動、實踐的成分少。領導干部素質的不斷提高和主體性的增強,需要我們不斷改進教學的方式方法,進一步增強教學的互動性、實踐性。案例教學是以一定理論和豐富實踐經驗為基礎的,采用研討的方式進行的互動性教學活動,符合領導干部學習理論和研究問題的特點,有利于更好地實現黨校的教學目標,應該成為黨校教學的重要方法。
二、案例教學的設計和實施
(一)案例的選擇
案例是實施案例教學的前提條件之一。一個好的案例,應該是典型生活的反映,涉及面廣,具有綜合性、多元化、多視角的特點,使學員能迅速有效的認識現實、獲取重要信息。黨校主體班的教學案例必須圍繞著提高干部執政能力這一中心來選題。
1.教學案例應具有真實性。案例教學是把案例作為一種教學工具,把自然情境作為資料的直接源泉,使學員有機會身臨其境地將自己置于決策者或解決問題的地位,認真分析各種數據和錯綜復雜的案情,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教學案例一定要真實可信。案例的素材取之于實踐,從學員的實際需要出發,要在真實、自然的環境中展開研究。
2.保持教學案例的客觀性。盡管案例編寫者對情景素材有選擇的自由,但案例是對真實情景進行客觀描述,作者要表達的是事實和背景,而不是任何的解釋和判斷,不應摻有個人傾向性的意見或觀念。學員將所學的理論和所積累的經驗應用于案例中蘊涵的實際問題,根據案例材料提供的信息作出客觀分析、判斷,提出切實可行的決定方案。
3.案例要具有典型性和啟發性,案例所提供的問題解決方式要對類似的問題解決具有參考、借鑒和啟發作用。選擇充滿內部矛盾、存在相互沖突的事件。選取的事件必須是以大量的細致的研究為基礎的。案例必須傾向于對資料進行歸納分析。
(二)案例教學的實施
1.學員規模和座位的設計。它們的設置是否合理關系到學員參與的積極性和師生的交流。學員的規模以應控制在30人以下,人員過多會影響教學的實施和討論的效果。座位設計相對于傳統的“稻田式”(即教室內老師的講臺放在最前面,下面整齊排列的是學員的課桌椅),可以采取分小組,每一個小組桌式排布的方式。也可以采取U 型排布,教師可以深入到每一個參與討論的學員面前。使參加的學員感覺到自己和每個同學甚至教師都是平等的,都有機會參與教學活動,并且可以與教師面對面的進行交流,達到教師與學員之間的互動、學員相互之間的經驗分享。
2.合理調控課堂,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在案例教學中,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要堅持以鼓勵為主,調動學員的積極因素,保持學員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教師要堅持集體參與原則,鼓勵學員發表不同的意見。注意給學員提供自由發揮的空間,不要限制學員思維。堅持以學員為主,即以學員學習需求為主,在課堂策略上采取使學習者經驗共享的方式,營造一個和諧的討論氛圍,讓不同經驗得到交流、使學員通過學習能充分分享來源豐富的各種信息。小組交流是課堂教學高潮,是形成教學成果的重要環節,也是全班學員經驗與知識共享過程。注意培養學員團隊、合作意識和交際能力。學員在過程中組成小組通過合作共同完成課題,教師應利用此過程有意識的提高學員之間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與他人之間的交際能力。
3.做好案例教學中學員的評價。通過評價可以將學員在課堂上對案例學習的參與積極性、分析問題的準確性、創新思維的表現等方面有一個量化的指標,從而可以使同學積極性得到調動。
4.關于總結。教師對教學的全過程是否要進行歸納總結,要視情況而定。教師可以把課堂討論的結果予以升華和總結,也可引而不發,留給學員進一步思考的余地。如從案例教學中學到了什么?得到哪些有價值的啟示?是否通過案例學習掌握了處理問題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及在實際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等。
5.把握好案例教學的四個環節。案例教學的四個環節指的是: 閱讀案例、個人分析;小組討論、形成共識;課堂發言、全班交流;總結歸納、消化提升。第一個環節是一個基礎環節,這個基礎不打牢,就可能使整個教學過程流于形式。第二個環節是集中集體智慧階段,必須充分展開,避免走過場。第三個環節通??捎山處煘橹鞒?,也可事先指定好中心發言人,以保證討論效果,全班交流是課堂教學高潮,是達到教學效果的重要環節,也是全班學員經驗與知識共享過程,需要教師和學員做好充分的準備。第四個環節通常先由教師對課堂教學的全過程進行歸納、評估。教師總結可引而不發,留給學員進一步思考的余地,通過總結,幫助學員思考問題。
參考文獻:
[1]管志剛.案例教學法在黨校教學課中的運用[J].實事求是,2010,(6).
[2]案例教學——地方黨校教學方法拓展的新空間[J].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南京市行政學院學報,2003,(1).
[責任編輯 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