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芳芳
〔關鍵詞〕 作文教學;作文水平;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34〔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
15—0074—01
隨著新課標的推行,作文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相關資料顯示,90%高中的尖子生們,都有較強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重視“寫”在整個語文綜合能力構架中的支柱作用,指導學生熱愛寫作,練就學生扎實的寫作功夫,在高考中寫出優秀而高分的作文,是筆者在語文教學中不斷探索的一項重要課題。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既要辯證分析學生通過初中階段所進行的一系列作文訓練而達到的水準,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來提高高中生的作文水平,下面筆者就如何提高高中生作文水平,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勤思考,勤動手,收集寫作素材
對于高中生而言,能收集并寫出文章的素材可謂浩如煙海,寫作信息無可限量。但各種寫作信息都必然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同時代基調,階級色彩,社會道德意識,民情風俗觀念,集個人而成的群體粗線條情感喜惡的規范和影響。在特定的時代或時期,就把無形的寫作信息無意識地納入或寬或窄,或深或淺,或長或短,或濃或淡,或急或緩的創作主渠道中。這些創作主流,雖也呈現出縱橫交錯、繁雜紛呈的特點,但在一定程度上卻粗線條地、清晰地凸顯出短期內不易變更的題材集中意識。準確把握這些有形題材,以此設置作文達標規程并明確達標原則,在實踐操作中使之具體化,就會減少作文教學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使作文教學日趨合理化、制度化和成熟化。
二、提高擬題功底,增添作品亮色
1.抓關鍵句擬定文章題目。
有的文章,在確定材料后,文題的確立一時難以定奪。而作品中人物的某句話或作者直抒胸臆的語言,在文中有緊扣主題、畫龍點睛、深化主題的作用,對內容而言頗具提綱挈領的核心效應,便可適當考慮以之為文章題目。如,《送你一只金鳳凰》這篇文章,作者反映的是隨著黨的政策好轉,人民生活日益富足的社會現實。作者把如此宏大的主題放在一件極小的家庭生活矛盾中來深化。家景不好的蓮姑向狹隘自私的桂嫂借春花牌自行車一用,在自行車出小毛病之后,桂嫂揚言要蓮姑賠償損失費;文中有蓮姑一句氣話“秋收結束,我送你一只金鳳凰。”一句平淡的話,被作者別具匠心地用來做題目,顯得極具深意,把黨的正確領導下,人民日漸走上幸福之路的主題深刻反映出來。
2.根據材料來擬定文題。好的文章,離不開想象和聯想這兩種心理活動過程。指導學生巧妙運用聯想和想象寫好作文,是高中作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聯想加強了眾多事物間的聯系,使眾多事物抱緊成團,讓材料內部體現出較強的類比性及對比度,我們從積極修辭的角度可審視到這種類比性及對比度給文章帶來濃厚的和強烈的美感效應。這樣擬題,從內容上講,可以加重加厚作品內涵,使主題得以較大幅度的凸顯;從修辭角度上說,這種具有類比性材料的反復疊加,本質上對主題就有鮮明的強調作用。此類文題的設置,因為它在形式上隱含了基礎材料,讀者對文章的內容及主旨的把握就帶有較大的模糊性。也正是這種模糊性,使文題本身具有較大信息張力的同時也為讀者了解全文主旨設下懸念。而從讀者欣賞作品的角度來看,其思維過程為:文題——聯想材料——基礎材料——主題。這一過程與作者的創作思維過程恰好相反。作者看到文題后,最先關注的是聯想材料、基礎材料,進而涉及基礎材料;讀者在對文題、聯想材料、基礎材料進行分析感悟之后,才能叩響文章主題之門,才能使主題得以深化。
三、揚長避短,嫻熟運筆
近幾年高考命題內容呈現多向化走勢特點,部分遠離現實生活熱點,這讓學生往往望題興嘆,無所適從,硬著頭皮苦作,其效果不言而喻。筆者認為,作文命題的形式和內容是無形的,雖然我們加強平時積累,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形成塊狀的知識結構體系,但面對幾乎沒有規律的命題形式和內容,平時的積累就變得格外疲軟。此時,揚長避短,嫻熟運筆特別關鍵。面對陌生的命題范圍,難以下筆,這是現實,是必然。但我們可在不超出命題范圍的情況下巧妙轉換擬題,充分應用學生的素材,嫻熟運筆,這樣,學生寫起作文來就會得心應手,作文的水準和質量也就有了保證。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