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繼文
21世紀的世界是充滿競爭的世界,競爭的焦點是科學技術的競爭,實質是人才的競爭. 我國要迅速壯大發展,更急需大批各層次的人才. 我們學校是培養這些人才的搖籃. 如何培養好這些人才,就須要學校對他們進行分層次教學. 下面就分層次教學淡談我們的體會:
一、深入了解不同層次學生素質差異的原因
影響學生素質差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學生因素:包括先天遺傳因素和后天傷病健康因素及本身思想因素;(2)家庭因素;(3)社會影響因素;(4)學校教育因素.
二、下面僅在教學方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進行探討
(一般情況下我們數學教學的步驟如下:課前預習;分組討論;學生講課;學生練習;學生小結)
1. 課前預習分層次要求
現代的教學改革把學生的課前預習作為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手段. 課前預習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了學生素質的提高. 教師對不同層次學生的課前預習目標不能一刀切,必須有不同的要求:對中等學生,我們要求他們(1)在預習中能了解本節課的主題并正確解答;(2)對課文中的例題看后能深刻理解并再找出至少一種有別于課文的解法;(3)熟練完成課中練習. 對學困生,我們只要求他們在預習中(1)能知道本節課的主題并能解答;(2)對課文中的例題看后能不看課文自己解證;(3)基本完成課后練習. 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則提高對他們的要求:(1)能清楚知道本節課的主題并能深刻理解解答;(2)對課文中例題不僅要求他們再想出至少一種有別于課文的解法,還要求他們對例題進行拓展. 如要求他們在已知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想出其他的結論(求證)并加以證明,或在求證不變的情況下適當改變已知條件并加以證明;(3)對課后練習題,不僅要求他們會解,還要求他們用多種方法解,甚至要求他們對已知和求證加以拓展并證明. 例如在學習初二幾何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4前的預習中,我們要求學困生在預習中能知道定理4的內容和會參照課文加以證明,能用課文的方法證明例題2和例題3. 對中等生則要求他們另想出一種有別于課文的證法和畫法. 如課文139頁例2,他們會利用△ABE≌△CDF去求證EB = DF. 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則要求他們對例2加以拓展,如把例2求證變為求證四邊形BFDE為平行四邊形或求證∠EBF = ∠EDF等.
2. 學生分組討論時分層次
在學生分組時,我們有三種分層次的方案:第一種方案是上中下結合分組. 就是有意識的把學有余力的學生、中等生和學困生3至4人組成一組. 這種分法的好處是使學困生能在其他同學的幫助下很快提高自己的素質(也包括了課外學習時). 而優秀生則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使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加深. 第二種方案是強強結合. 就是把優秀生和優秀生、中等生和中等生、學困生和學困生分別分組. 這種分法的好處是同層次的學生有共同的語言,可以使優秀生好上加好、培養出拔尖人才,但不利于學困生的成長. 第三種方案是隨機結合或自由結合. 就是把前后左右相鄰的4名學生結合成一組或允許學生換座位讓幾個平時志同道合的學生自由結合起來討論. 這種結合的好處是能使學生盡快進入討論狀態,討論氣氛自由通暢.
3. 老師請學生講課時分層次
學生講課時,對課文的基礎知識和例題,我們一般是請學困生講解或敘述后,再請中等生補充. 對部分較難題和靈活題,也是請中下學生先講,在他們講不清楚或不會講時才請學有余力的學生補充或解答. 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困生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在講課中得到鍛煉,使他們在講課時出現的困難、錯誤和缺點在老師和其他學生的幫助下得以及時的幫助和改正,從而較快提高了他們的素質,優秀生在幫助學困生解決困難中也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使知識得以升華. 對課文中例題和練習題的一題多解和拓展,要請中上學生講解,如果請學困生講,一般他們講不出來反而浪費了寶貴的上課時間.
4. 課堂練習分層次
課文中的課堂練習,我們一般是請學困生或中等生到黑板上做,然后請優秀生評講,改錯補充,并拓展已知或求證再加以證明.
5. 作業布置和批改分層次
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我們在布置作業時有不同的要求. 對學困生,最低的要求是要求他們完成課文的例題或課堂上已由學生做過并講評過的練習題. 一般情況也只布置習題A組中的基礎題. 對中等生,則要求他們除了完成A組部分題外,另加部分B組題. 對優秀生,只要求他們看會A組題但不做,只布置B組題及課外補充題. 這樣就不會使優秀生浪費時間去做他們在預習中就已掌握的作業,讓他們有時間去探索新的思路,一步步培養出他們的創新能力.
批改作業對教師說是最頭痛和浪費精力的工作. 在對學生分層次的教學中,我們改革了對學生作業批改的方法. 老師只輪流分別抽取幾本上中下學生的作業自己批改,大多數的作業是請優秀生批改,要求批改作業的學生認真批改,總結出作業中的解法和多發性錯誤并及時反映給老師. 這樣,教師不僅從繁雜的批改作業中解脫出來,也通過自己少量的批改和學生的批改反映中,及時了解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并及時解決. 大量的實踐證明,讓優秀生批改作業,不僅不會浪費他們的時間,相反的,他們從批改作業中會學到更多的解題方法,學會更多的知識,提高了他們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由于學生批改作業一般會比教師認真仔細,就使差生作業中的錯誤得到較好的糾正. 但在請優生批改作業的教改中,教師會受到來自領導方面的壓力和學生家長的誤解,必須得到領導的支持和家長的理解.
6. 評價學生分層次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往往是常批評學困生,多表揚優秀生. 這樣弊大于利,會適得其反. 處于集體學習生活中的現代青少年,每個人都是積極求取上進而恥于落后. 對學困生的經常批評會打擊他們的進取心,增加他們的自卑感,影響他們的進步. 對優秀生的適當表彰,會鼓勵全體學生努力上進的正氣. 但過多的表揚反而會使沒有太多人生經歷的青少年沾沾自喜、驕傲、自滿而退步. 在分層次教學中,我們應更多的表揚學困生的優點和進步. 學無止境,教無定法. 讓我們為祖國的昌盛,攜手探索更好的教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