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煜
摘要:影視作品中,視覺節奏與音樂韻律的巧妙融合構成了一曲動人的交響樂,而編劇、攝影、剪輯、聲音、燈影等節奏的巧妙結合便構成了一部扣人心弦的影片。節奏決定了電影的生命。
關鍵詞:節奏;影像;作用
一、節奏的概念
一部優秀的影片或是電視紀錄片,準確的選題、精良的策劃以及一套完整的文案,高端的拍攝、出色的編輯都是不可缺少的,同時還要能準確無誤地、有效地合理地把握影片的節奏。因此我們說節奏貫穿于整個影視作品中,是影視創作手段的重要表現元素之一。它通過故事情節的發展、演員的心理、語言動作、故事的場景、鏡頭的角度等方面來展現的。有了節奏影片才有了生命、才有了魅力,如果一旦沒有了節奏,那么影視作品就沒有了跌宕起伏的情節,也沒有了冷暖對比的色彩,更沒有了生動感人的人物。那究竟何為節奏呢?
節奏是運動的產物,它總是存在于不停的運動和不斷的變化中。在我國古代《禮記·樂記》中是這樣定義的:“節奏,謂或作或止。作則奏之,止則節之?!币簿褪俏覀兂Uf的在運動中交替出現的輕、重、強、弱、張弛、緊松、長短、高低、平穩、流暢、重復等合乎規律的各種狀態。因此可以說節奏是有一定規律的運動,并呈現出一周周期性的交替變化的狀態。
在音樂中,節奏則是一個廣義的詞,它不僅包括了音樂中與時間有關的所有因素同時還有效的概括了拍子、小節、循環周期以及重音的位置。音樂猶如散亂的沙粒,是節奏將它們有序地組織在一起,按照音樂的長短、強弱使他們有次序地有規律地進行著。一旦音樂沒有了節奏就會變得雜亂無章,就不能稱其為音樂。因此,對于音樂來說節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無處不在,它體現在每一個音符、小節線,每一個重音和速度的標記中。
我們常說電影是時間的藝術,同時也是空間的藝術。在影視作品中,節奏的快慢與心臟的悸動是完全一致的,因此節奏是影視藝術的重要的造型手段。但在影片中,至今對于節奏都還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意大利電影導演羅西里尼說:“至為重要的是節奏,而它偏偏又是無法言傳的,只是人們身上固有的秉性。”1法國電影理論家阿杰爾說過:“節奏是由一種物質因素和一種感情因素組成的運動的發展。”2蘇聯電影導演普多夫金說:“節奏是從情緒上感染觀眾的手段。導演用這種節奏可以使觀眾激動,也可以使觀眾平息下來?!? 從以上對節奏的歸納,我們不難看出:節奏是生命本身的現象,生命不斷的運動變化也就給人們的生理造成了一定的變化,因而使人們不斷的去適應新的規律,同時這種適應所帶來的人們心理感受的起伏也就形成了節奏。銀幕形象是將現實生活中的發展變化加以強調,當人們在欣賞影片的時候,平時對于生活的體驗被積極的調動起來,同時也導致了感情活動的變化,這種變化也就構成了我們所說的節奏的感情因素。
二、影視作品中節奏的分類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存在著節奏,它是多元化的,我們如何能把節奏巧妙的融合在我們的電影之中呢?節奏又是如何影響著影片的進程呢?我們又是如何給節奏分類的呢?
1.內部節奏。影視作品的節奏分類繁多,其分類主要是表現在鏡頭上。從鏡頭上來劃分,我們可以把節奏分為“內部節奏”及“外部節奏”。內部節奏是鏡頭內部的運動節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情節的節奏、人物的心理節奏、人物之間相互關系的節奏。內部節奏有這么幾個表現形式:1、長鏡頭。長鏡頭通過時間和空間的變化、延續把人物的情緒、動作及關系詳細的記錄下。2、鏡頭的運動。鏡頭運動也可稱之為鏡頭調度,通過鏡頭的運動把人物的關系和劇情緊密的聯系在一起。3、場面調度。場面調度我們一般都用景深鏡頭去體現,這樣的表現手法比用運動鏡頭去刻畫人物、揭示人物的內心活動和矛盾沖突更有效。
2.外部節奏。外部節奏與內部節奏相對應,也就是鏡頭外部組接的節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蒙太奇節奏。就是把所拍攝的素材根據需要按照一定的次序組接起來而形成的節奏。這種節奏明顯的體現出導演的主觀意圖。普多夫金曾說過:“凡是影片中斷的地方,凡是在需要連接的地方,無論這些片段是膠片的各個片段或是動作的各個部分,都必須考慮到節奏這個因素,這倒不是因為‘節奏是一個現代的時髦用詞,而是因為受導演意志支配的節奏能夠是而且必須是一個有力的和可靠的造成效果的手段。”蒙太奇節奏給人緊張的情緒,讓人抒發情懷,構成故事的跌宕起伏,形成強烈的矛盾沖突。
三、影視作品中節奏的表現元素和表現方式
1.影視作品中節奏的表現元素。影視作品中的表現元素是立體的、多樣化的,它由視覺元素、聽覺元素及文本文字元素三者構成。三者各行其責但又相互聯系,相互影響。首先作為視聽藝術的主要表現手段的視覺元素包括長度、景別、角度、色彩、畫面運動、時空轉換等六個層面。在影視作品中有著最直觀的感受作用,給觀眾帶來的節奏感也是最突出的。其次作為視聽藝術的另一種表現手段的聽覺元素主要指的是“音和聲”,也就是我們說的影視作品中的人聲、音樂、音效等三個方面。通過人聲、音樂、音效來打動觀眾的內心,引起觀眾的共鳴。
2.影視作品中節奏的表現方式。視覺、聽覺、文本三大元素是影視作品節奏體現的三大載體,每一種元素不同的組合或不同的元素的不同的組合,形成了不同的節奏。
首先是視覺元素的組合,視覺元素的組合是蒙太奇語言的基本構成方式,它主要是不同的長度、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景別、不同的運動速度、方式及時空交替創造出不同的節奏組合,能夠提升作品的感染力。其次是聽覺元素的組合,聽覺元素具有縱向組合的特性,聲音和畫面相互補充,相互襯托達到全方位的蒙太奇效果,拓展了節奏的空間性。最后是文本元素的組合,它主要體現在敘事的體裁方面,不同的體裁也有不同的敘事風格,風格決定了作品的某些外在的節奏,而體裁則對作品的節奏的把握有著一定的創造性。
四、節奏在影視作品中的作用
法國電影理論家J-P·夏蒂埃說:“所謂電影的節奏并不意味著抓住鏡頭之間的時間關系,而是每個鏡頭的延續時間與由它激起并滿足的注意力運動的吻合。這并不是一種抽象的時間節奏,而是一種注意力的節奏?!痹陔娨晞 段伨印分袑τ诠澴嗟那擅畎盐眨钌畹淖プ×擞^眾的心,引起了受眾的強烈共鳴。下面我們就從敘事線索、場景及鏡頭等三個方面來對《蝸居》的節奏的作用進行研究。
《蝸居》從三條線來敘事,三條敘事主線交錯形成了強烈的節奏變化。一條線是描述姐姐海萍的生活,一條線是宋思明與海藻的感情生活,一條線是房子的拆遷問題,三條線相互交織,為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姐姐海萍的生活與海藻的感情線和房子的拆遷問題又很巧妙的聯系在一起,首先海萍和丈夫蘇淳都是名牌大學畢業但因為種種原因只能在普通的單位上班過著平凡的生活,兩人有了孩子想有個房子,想在這個城市立足于是有了一連串因為錢而引發的問題。宋思明與海藻的感情生活時而讓人感覺到緊張,時而讓人覺得溫暖。房子的拆遷線索又是在緊張中進行。當第一條線趨于平緩時第二條線趕快加入,當第二條線趨于柔和時第三條線又插入,最終融合在一起,不斷的交錯讓觀眾不覺得沉悶,并且每條線索都較為緊密的交織在一起。這樣讓觀眾的注意力及情緒有張有弛,形成了豐富的節奏變化。
五、關于節奏的作用的總結
節奏不僅僅是影視藝術創作中的一種要素,它還把作者的主觀感受體現出來。它彰顯了導演的藝術個性,還影響了一部作品的藝術效果,甚至還關系到影片主旨的表達。它滲透在影視創作的各個環節中,表現在空間運動和時間流程中,只有準確的掌握了影視作品的節奏才能有效的打動觀眾的心。因此節奏是影視作品表達方式的靈魂,是影視作品創作的核心,決定著影視作品的生命。
參考文獻:
[1]亨利·阿杰爾.電影美學概述[M].中國電影出版社,1994.
[2]普多夫金.論電影技巧[M].中國電影出版社,1982.
[3]羅西里尼論電影[J].電影藝術譯叢,1979.
[4]多賓.電影藝術詩學[M].中國電影出版社,1963.
[5]王紅霞.漫論影視節奏[J].新聞愛好者,2007.
[6]王瑋.淺議影視藝術創作的節奏功能[J].中國電視.
[7]汪流,張文慧.怎樣把握電影節奏[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熊 煜(1987.5-),貴州貴陽人,云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廣播電視藝術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視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