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學階段的英語語法教學是必要的,不能忽視小學里的語法知識教學,但該怎樣教才能讓學生輕松地掌握呢?文章將結合教學實例來探討語法教學的方法。只有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感知、學習并運用語法知識。
[關鍵詞] 小學;英語;語法教學
從事小學英語教學以來,筆者一直都在不斷地學習與探討。從最開始的運用直拼進行“詞匯教學”,到之后的任務型活動進行“句子與對話教學”,再到最難的“閱讀課教學”,似乎總有一個問題避而不談,那就是“語法知識的教學”。因為不知道怎樣在小學課堂中進行語法教學,怕講細了,學生無法理解;不講或略講,學生又不知道該如何運用。
小學英語語法該不該教?這一直是過去較有爭議的話題。課程標準指出要改變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和傳授,而忽視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傾向。于是很多老師都有意無意的淡化了語法知識的學習。有的專家也認為小學生對語法應該是一種感覺,是一種對語言的自然反應,教師不應解釋太多的語法規則,只要讓小學生在這種語境下練習這些句子,重點理解句子的意義和用法即可。
以前在教學中我對語法知識也比較忽視,總認為小學生的抽象思維不發達,講太多了會增加他們的負擔。但是自從擔任了高年級的英語教學后,我非常肯定的回答:小學英語語法應該教,但是需要把握好一個度,注重教學方法,也就是說怎樣在教學中滲透語法上的教學。找到一個好的方法,才能夠讓學生既不覺得枯燥,又能靈活運用,這才是關鍵。
現在,我就結合我的教學實例來具體談談怎樣進行高年級的語法教學。
一、充分運用小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讓語法變枯燥為有趣
記得是在教學be動詞的時候,學生們總是分不清什么人稱后用什么be動詞。先開始教學時只是讓學生們去尋找不同之處,他們能夠看出人稱代詞后的be動詞有所變化,但是在實際運用中,總是會出錯。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導學與測評》中看到了一個順口溜,之后我進行了一下編改,然后教給學生,順口溜是這樣的:“I 連著am,you 牽著are,she/he伴著is.”我還進行了補充:“I連著am;you牽著are;she/he/it伴著is,不要忘了we和they,他們也要牽著are.”
我馬上將這個順口溜教給學生,學生們朗朗上口,而且在之后的學習和運用中,遇到這個語法點,我就讓學生們一起背這個順口溜。后來,我發現學生們在寫作和考試中be動詞的運用準確性很高。
所以,我覺得小學階段的語法教學,如果能將枯燥的語法點變為有趣的繞口令或順口溜,學生們會學的輕松,老師教的也很省力。
二、鼓勵學生自主去發現語法點,讓學生歸納語法規則
六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語言歸納能力,他們也會不斷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這一特點,鼓勵他們去自主學習。
在教學動詞的第三人稱單數形式時,我就運用了這一方法。
教學片段:
T:How do you go to school?
A boy:I go to school by bike.
T:How does he go to school?
S:He goes to school by bike.
T:I go to school on foot,he goes to school by bike,Chen Jie goes to school by bus.
先讓學生們理解每句話的意思,接著再問學生:“老師在描述自己和他人怎樣上學時有什么不同?學生們會說:“說自己時用go to school,說別人時用的是goes to school.”這時教師可將主語I,he,Chen Jie這三個詞下劃線,讓學生比較。
三、設計真實有效的任務型活動,增強語法學習的交際性
在語法教學中,教師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任務,讓學生在任務活動中運用語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不僅可以讓學生體會和領悟語言形式的表意功能,而且能有效提高其語用能力。
教學片段:
教學一般將來時態be going to 時,我設計了如下任務型調查活動:明天是星期天,你要做什么?Winter holiday is coming,what are you going to do?學生在調查中,理解了一般將來時態表達的意義,練習了所學句型。另外,我還布置學生將這些計劃用小作文的方式寫下來,并且以E-mail的形式發給我。學生們在接到這個任務后興致很高,先是小組內討論各自的計劃,接著是寫出自己的計劃,反復練習之后,學生對于這一新的時態學習不再覺得很難,畏難的情緒隨之消失。
另外,我還發現一個問題,部分學生在練習對話時,對be going to 掌握得很好,較少出錯,但是在真實的語境中練習寫作文,反復運用這一語言時卻往往容易出錯,比如:I’m going to the supermarket,I’m going to play football with my friend,then I go home.有部分學生在寫作時會出現以上這種現象,這時教師要注意及時反饋與評價,及時指出其出錯處,正確運用時態。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的語法教學是不容忽視的,學生真正理解并能正確運用語言才是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因此,我們在教學時不光要授之與魚,更要授之與漁。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