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關鍵詞〕 中學英語教學;課堂導入;話題有效選擇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21—0080—01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課導入是整體教學的“序幕”,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是承上啟下、溫故知新的必然途徑。新課程標準要求英語課堂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教師努力扮演好“導演”這一角色,充分設計每一節課的導入,這樣才能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加強學習英語的信心,提高教學效果。那么,教師如何在課堂上當好一名“導演”呢?這要求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設計自然、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話題,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自然投入新課學習的氛圍之中,激發他們的思維,提高他們參與語言交流的熱情。
一、導入新課時話題的重要性
教育學家說:導入是教師在一項新的教學內容和活動開始前,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行為方式。引導的過程是為新內容的呈現搭橋、鋪路的過程,是引發學生學習興趣,誘發求知欲望,啟發積極思維,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好心理準備和知識準備的過程。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內容,使新的學習內容成為學生的“興奮”中心,把學生注意力集中到學習活動中,讓他們在快樂當中去完成任務。
二、導入新課時選擇話題需要注意的問題
1.導入新課時話題的選擇要緊扣本堂課的主題。
案例1: 在教學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一課時,授課老師是這樣導入新課的:首先問學生們“what present do you like?”學生們的手都舉得高高的,爭先恐后地討論自己喜歡的禮物。這節課采用開放式導入,主要抓住了初中學生愛表現的特點,促使他們主動地思考,主動地講英語,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自然過渡到了本課話題。
2.導入新課時話題的選擇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使大多數學生都有話想說,有話可說。
案例2:在教學Teenage problems 一課時,一位老師是這樣導入的,“what problems do you often have?”
本節課的導入雖然沒有過多的輔助手段,但導入新課樸實、自然。而且選取的話題是與所教學生的年齡、心理密切相關的話題,學生心中有很多話想說;老師的平易近人和親切感,又使學生樂說愿講,從而創造了一種和諧的教學氛圍,同時也為后面的教學設下了鋪墊。
三、導入新課時話題選擇的方法
1.“一分鐘演講”導入法
英語課上,通過師生共同互動,設置“一分鐘演講”這一活動形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自學及鉆研問題的能力。教師可要求學生在預習新課的基礎上寫一篇與自己生活實際相關的演講稿,這樣學生就會自覺地把演講內容和課文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調動了學生鉆研新課的積極性。
2.“直觀”導入法
直觀導入法是指通過具體的實物、圖片、簡筆畫、照片、幻燈片等手段導入教學。它往往能直接引起學生的興趣,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直觀的手段比言語描述更為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學生的好奇心。
3.“懸念”導入法
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不斷的活動,思維永遠是從問題開始的。學起于思,而思源于疑。如果教師在課堂導入中能很好地設疑,給學生設定一些懸念,那么就能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就能讓學生在思和疑中探究知識、尋求答案。
4.“故事”導入法
學生一般都很喜歡聽故事,因此對故事性較強的課文,教師可根據學生已學過的詞匯,用簡單的語言將故事梗概講給學生聽。例如在講解Who invented tea?一課時,因為茶是人們生活中最常喝并且都喜歡喝的飲料,筆者向學生講述了茶的起源、發現的過程,進而再進入新課的教學。
5.歌曲、游戲、視頻等“多媒體”導入法
有經驗的教師善于利用中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一開始,用講故事、做游戲或教唱英文歌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然后在恰當的時候引入新課。一支歌或一首小詩能以其韻律、節奏或感情使學生的情緒很快高漲起來。因此,故事、歌曲或游戲不失為課堂導入的一種好形式。
總之,導入技能是課堂教學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所必備的一項基本技能。導入新課要講究藝術,教師在課堂教學和活動開始時,應引導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教師只有根據新課內容的特點并結合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采用靈活多變的導入法,才能真正把新課上好。
編輯:楊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