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
【摘要】本文在研究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和規律的基礎上,對新時期如何深入貫徹十七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進行了初步探索。
【關鍵詞】新時期;科學發展觀;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必要性
1.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挑戰
世界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正在發生著重大而深刻的變化,國際上的敵對勢力加緊了對我國的攻擊,他們從思想、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對我們施加壓力。高校已經成為國際范圍內敵我思想文化較量的前沿陣地,尖銳復雜的思想文化斗爭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科學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問題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高新技術的廣泛運用,使得大學生接受信息的方式方法和動員組織的形式渠道發生了很大變化。特別是互聯網、手機等新興信息傳播媒體,具有信息傳播分散多點、交互性強、流量巨大、管理復雜等新特點,既給大學生學習、交往和娛樂開辟了新的手段和途徑,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
3.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為大學生健康成長創造了更好的環境,提供了更強大的動力。但招生收費制度、學分制、畢業就業制度和后勤服務社會化等改革為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帶來新的難度,特別是如何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重點做好貧困大學生經濟資助,大學生心理健康、就業等問題,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覆蓋面,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4.當前大學生群體的新變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由于社會環境的深刻變化,大學生群體也不斷發生著深刻的變化。目前在校大學生這個群體身上有著不同于以往大學生群體的明顯特征。在總體上看,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主流積極、健康、向上。他們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堅決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高度認同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信賴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充滿信心。
二、堅持科學發展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確立“以人為本”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堅持科學發展觀,必須樹立“以人為本、學生第一”的理念,把尊重學生、理解學生、關愛學生和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價值取向,把學生作為學校教育的價值主體,確立學生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體地位。
科學發展觀的“以人為本”思想要求我們首先要逐步轉變將學生僅僅作為教育和管理的對象的觀念,轉變重教育、管理而輕服務的觀念,從學生的內在需要出發,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需要層次和需要結構,引導學生將個人的成才目標與學校的教育目標統一起來,同時尊重、關心、教育、引導每一個學生,為學生成長、成才創造各種有利條件。其次要逐步轉變過多強調教育管理者的主導作用,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自我教育能力的觀念,轉變重知識輕素質、重灌輸輕發展的觀念。
三、用科學發展觀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徑
1.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觀念的創新
社會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人們的思想也始終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然隨著社會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而不斷改進和深化,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必須不斷進步、不斷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堅持把思想政治與形勢政策教育、社會實踐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能夠深入了解經濟社會發展形勢,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同時要結合實際,切實解決學生生活和學習中存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2.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機制的創新
機制創新是做好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障。在新形勢下,要推陳出新,開發德育資源,構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德”的工作機制,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循環和良性循環。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強制度建設,德治與法治相結合,建立道德規范,實現德育立法,使學生的全面發展教育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走上道德建設和法制建設相結合的軌道。同時,要將學生思想政治隊伍視為學校黨政管理骨干隊伍的重要來源和重要組成部分。
3.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內容的創新
內容創新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堅實基礎。要根據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活動的新特點,根據不同層次大學生面臨的不同問題,確定教育工作內容,體現時代性和針對性。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在全面做好各項工作的基礎上深入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教育:一是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二是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民族精神教育;三是要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
4.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創新
方法創新是做好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徑。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有科學的方法,又要采取靈活多變的方式。方式是方法的延伸和具體化,是進行思想教育的具體途徑。應加強校風、學風建設,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將思想政治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另外,要講究教育方法,不應停留于一般性的要求、號召,而應把解決思想認識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