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琳
摘 要:高效課堂的實施給教師帶來了新的任務,新的課題,新的挑戰,它要求教師更新觀念,重新思考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這需一線教師大膽的去嘗試,去改變,去實驗。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有時感到很累,當看到學生那緊鎖的眉頭、疲倦的眼神,教師常常會陷入困惑之中,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去做,才能讓學生快樂、高效的學習?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是一種講究效益的活動,它要求教師要高質量地傳遞各種信息,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努力實現有效教學,構建高效課堂。讓教師教的輕松,學生學得愉快。
關鍵詞:高效課堂 初中物理 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c)-0025-01
教育學家夸美紐斯說:“教育不僅不應該使學生厭惡學習,而且應該使學生有被一種不可抵擋的力量,吸引誘導著學習”。高效課堂所倡導的由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理念逐漸深入教師心靈,改變著現有的課堂和教學方式。目前由于各種原因,造成了課堂效率的低效甚至無效。現結合物理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談談課堂低效的幾種表現以及他們的產生原因和解決的方法。
表現一:師生間互動性差,情感交流缺乏。教師在講臺上慷慨激昂,學生卻無法收到這種情緒的感染,機械被動的去學習看書和習題,毫無興趣。
解決方法: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提供給學生的信息載體很單一,教學方法缺少趣味性。一講到底的方式常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教師單方面不停地傳遞信息學生收效甚微,因為學生的注意力已經被分散,無法集中精力學習和記憶。陶行知先生曾在武漢大學演講的時候做過公雞吃米的試驗,任何強迫公雞吃米的方式都適得其反。而當放開公雞任其自由選擇的時候公雞反而主動吃米。這個實驗意在說明對學生的教育猶如喂雞一樣。教師強迫式的教學,無論是那種強迫形式都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即便強硬灌輸學生也食而不化。良好的教學方式旨在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現代教學中筆者主張教師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利用多種信息載體,例如多媒體課件,實驗等。將抽象的知識配合生動的形象,給學生生動的感性認識。教師可以使用討論法,實驗法等方式配合課程講授,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表現二:教師對課堂節奏無法準確把握。教師有的整堂課程節奏過于緊湊,學生在課堂上沒有時間消化接收的信息。有的過于緩慢以致拖堂授課,學生產生厭煩情緒。
解決方法:我們提倡快節奏教學,因為這樣能提高學生快速接受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這種對信息的快速接受能力讓學生在未來走上社會之后也能更快的適應快節奏的社會工作和生活。學生在一堂課上能接受的信息量是有限的,超出學生接受能力范圍之外的知識學生接收和消化效率就會大大降低。因此,一節好的物理教學課,教師要把握好課堂節奏。快講的同時精講,張弛有度。教師要圍繞著重難點設置教學環節,注重重難點講授時候的趣味性。讓學生的注意力持續性集中。
表現三:物理課程開放性強,學生很多時候只注重實驗的趣味性,忽視了知識點的落實。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聽課方法使上課效率降低。長期如此成績不理想喪失了學習的信心。
解決方法:教育的根本不是教會學生知識,而是重在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課前預習是提高聽課效率的重要途徑。通過預習學生知道自己難點在哪里,帶著問題聽課,可以做到有重點的掌握,事半功倍。教師應該配合學生的預習成果,了解學生的普遍重難點,也有利于掌握好講解節奏,有的放矢。對于學生普遍遇到的重點難點重點講解,而對于學生自己通過預習可以輕松掌握的知識可以讓學生們討論甚至讓學生自己講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活而不亂,將開放性和實效性完美結合的課堂是我們教學的重要目標。
要想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除了以上的原因和解決方法之外還需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任何教學活動中有包含教師的情感因素,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緒,關心學生的學習困難點,不斷探究和尋找提高教學效率的方法。
1 讓學生明確每節課的學習課題
例如:在《大氣壓強》一節教學開始時,教師先做一個實驗:在裝滿水的玻璃杯口緊貼一硬塑料片倒置使杯口朝下,誰不會流出,然后引入新課。實驗有聲有形,很自然地激發起學生探究的期待,本節課要學什么自然也就明確了。
2 優化教學語言,提高教學效果
在物理教學課堂中教師的教學語言對教學質量也起著決定性耳朵作用。教師教學語言流暢,邏輯嚴謹等習慣能潛移默化學生,教師必須對學生有榜樣力量,對學生有足夠的吸引力,提高學生的思維和表達的嚴密和規范性。
3 調動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情感因素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接觸。”教師必須擁有良好的主導情緒狀態。如果教師忽視自身情感投入,缺乏激情,主導情緒狀態平淡、低落,表現貧乏無力,不能充分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顯得干澀、枯燥、表面化,教學內容中原有的底蘊和豐富的內涵得不到良好的展現。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情緒應該是快樂的,能夠感染學生的。
郭沫若先生說過:“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自己學習,自己研究,用自己的頭腦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來做”。作為一名物理教師,我們要及時反思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在高效、生動、和諧的課堂氛圍中,讓更多的學生愛學物理、學好物理。
參考文獻
[1] 閻金鋒,田世昆.中學物理教學概論[Z].
[2] 廖伯琴.物理課程標準[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3] 張四寶.做智慧型教師創建高效課堂[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