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才生
摘 要:探究性課堂教學,就是以探究為主的教學。將探究性教學引入文言教學,關鍵要抓住三個方面,即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興趣,導入正課;積極引導學生自學文本,自我提疑解疑;最后老師激勵評價,引申探究。
關鍵詞:激趣導入;合作探究;激勵評價
探究性課堂教學是新課改的核心,其基本思路是: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以素質教育思想和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學生主動參與為前提,自主學習為途徑,合作討論為形式,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構建教師導、學生學的教學程序。
一、激趣引題,精心導入
1.故事導入
故事對學生總是有著強大的吸引力的,各種和課文有關的奇聞逸事往往會使學生興致勃勃地進入課文的學習。如,講《伶官傳序》一課時,我就先講了“晉王三矢”的故事,最后提出一個問題,他兒子接受“三矢”之后會怎樣呢?很多學生馬上就打開書閱讀課文,尋找答案。
2.詩詞導入
中國傳統的詩詞講究意境,意境本身就是一種高度濃縮的情境,運用與課文相關的詩詞做鋪墊,可以創設一種優美的情境,有效快地激發起學生的心理感受。比如,《赤壁賦》一課,我就先要求學生齊背《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并想象該詞的意境及作者在詞中抒發的感情,然后指出:與它同時期的作品《赤壁賦》一文是否與它的意境、情感一致呢?
3.生活導入
學生都喜歡和自己生活有關的文章。創設生活情境導入新課,能夠消除學生對課文的畏懼心理,使他們帶著一種輕松和快樂的心情去學習。如,講《觸龍說趙太后》一課,我就先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父母是如何愛自己的?學生一下了打開了話匣子,七嘴八舌地都有話說,然后我說,在古代,也有一位賢明的母親,她非常愛自己的兒子,那么她又是如何愛她的兒子的呢?大家閱讀完本文后就知道了,于是同學們馬上就去閱讀課文了。
二、解疑導撥,合作探究
這是實施探究性課堂教學的主要一步,可分以下幾個階段進行:
1.學生自學課文階段
學生被吸引進課文后,先要求學生進行“還原性閱讀”,即學生不借助任何資料和任何信息,自主、獨立地學習文本,并把自學的感受和不能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還要就作品內容、語言、藝術特色等發表自己的見解。讀過一、二遍后再借助文本提示,課后注解以及思考題,相關資料深入鉆研課文,自行解決一些前面提出的問題,并在前面思考的基礎上提出一些高質量的問題。
2.組內討論階段
根據學生自愿的原則和我的平衡調配,課前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固定的學習小組,每個組設秘書長一名,由秘書長負責組織。每個組成員在學習小組討論會上把自己對文章的獨特感受和不明白的問題宣讀出來,大家共同分析與探討,然后評出本小組最有見解的感受并歸納出不能解決的若干問題,準備在組間交流時提出來。
3.組間交流與問題征答階段
每個小組的秘書長陳述本組最有“價值”的問題(并指出問題的提出者,以示激勵)在班上交流,通過全班討論,將部分(或全部)問題予以解答。
三、激勵評價,引申探究
這一步是對前面探究活動的小結,對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探究給予充分肯定。進一步讓學生牢記探究的方法,養成自主探究的習慣,把學習探究變成自己生活的第一樂趣,把局限于課堂的時間與空間擴大到課堂之外,引導學生到圖書館、閱覽室,到社會生活中去探究。
另外,文言文自主探究中,學生還必須要有一定的工具,如《古漢語字典》《古漢語辭典》《語文知識手冊》等,可以自行掃清閱讀中的“攔路虎”——字、詞,教師在督促、檢查、引導等細節上要到位,這樣學生探究的層次就會得到大幅度提高,也能形成文言文教學的良性循環,從而能使學生愛上文言課堂。
參考文獻:
[1]秦智琳,韓寶銘.五過程學案式主體教學.中國林業出版社,2010-08.
[2]鄭逸農.先言后文:文言文教學的基本順序.中學語文教學,2012(12).
(作者單位 江西省萍鄉市蘆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