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治富
摘要:朗讀在小學語文學習階段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朗讀教學不容樂觀。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經驗,總結出了幾條朗讀訓練的方法,希望對廣大同行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訓練;有效進行
閱讀,是小學生增長知識、拓寬視野的基本途徑,閱讀也是學生理解書面語言能力的基本途徑。只有經過大量的閱讀后,學生才能在感悟后表達出來。而閱讀重在一個“讀”,忽視“讀”或“讀”不到位,學生就無法產生語感。朗讀在小學語文學習階段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說的就是朗讀的重要性。但從目前小學語文的朗讀教學來看,情況并不容樂觀,原因如下:1.從課堂教學的時間分配上來看,朗讀教學在一節課中所占比重還相當輕,平均不足7分鐘。2.從課堂教學的質量上來看,朗讀教學的質量是比較低下的,只是處于低層次的讀響亮、讀正確流利的層面上,教師對學生情感朗讀方面的具體指導上比較缺乏。3.從檢測重點上來看,因為目前仍然存在的應試教育,朗讀的檢測幾乎沒有,就是有,也是很隨意,缺乏科學性。如何閱讀才能讓學生有語感,才能書寫出一手好文章,這是廣大小學語文教師一直困擾的問題。本文作者根據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經驗,談談自己的具體做法。
一、教師示范朗讀
小學階段,學生還處于語言積累的初級階段,對于他們來說,很多課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情感、作者的意圖等很難領會到。他們讀課文的唯一目的是完成教師交給的任務,因此,小學生朗讀課文時,會有像小和尚念經一樣唱讀課文,并不能從深層次上體會文章的內涵。但在小學階段,學生具有非常強的模仿力,特別是低年級學生,更有這方面的優勢。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個優勢,通過示范朗讀,讓學生進行模仿。學生通過教師生動形象、栩栩如生的范讀,感受到語調、停頓等節奏,在不知不覺中就會模仿教師所表現出來的朗讀技巧,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朗讀技巧會有很大的提升。
二、教師指導學生朗讀
在進行朗讀訓練時,語文教師的引導非常重要。但是因為方法很多,選擇怎樣的指導方式較合適呢?我覺得可以采用下面幾種方式。
1.創設朗讀情境,激發朗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在產生了濃厚的朗讀興趣之后,才能挖掘自己無窮的潛能。教師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學生的朗讀興趣,教師可以通過課本中自帶的插圖,運用自己精心設計的課件,配上適當的音樂等方法來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例如,在教學《找春天》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放一首歌曲《春天在哪里》來渲染氛圍,然后出示課件,展現給學生一幅幅春天的畫面。在聽覺上,小學生在聽著歡快的、充滿希望的、富有朝氣的樂曲后,自己會不由自主地哼著,“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在視覺上,學生用欣賞的眼光看著一幅幅美麗的、富有朝氣的春天的畫面,心早已進入了課本中所描述的情景,這樣的課讓他們很感興趣,興致也很高,學生也就會不由自主地去朗讀這美妙的文章,朗讀的興趣自然也就產生了。所以教師在指導朗讀中,情境的創設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不但有助于激發學生對課文的朗讀興趣,同時還有助于學生去感悟課文中所描述的情和景,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創造性地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深刻內涵。
2.指導學生對重點詞、句的把握。一篇課文所蘊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大多是通過作者所描寫的一些重點的詞語、句子來體現出來的。小學語文教師要指導學生讀好、把握好這些詞語、句子,只要能對這些重點的詞、句掌握了、理解了其富含的深刻含義,作者所表達的深刻的思想感情學生也就能把握住了。在指導學生進行朗讀時,還要注意引導學生根據課文的內容和基調,從重點的詞語、句子所表達的語氣和情感出發,指導學生要朗讀出音調的高低升降、輕重緩急的細微變化,聽起來要讓全篇富于節律的美。比如,對于語句的停頓上,教師要指導學生除了要根據句子的標點符號有相應的語氣、語法變化停頓外,還要讓學生懂得進行感情停頓、語調變化的處理。
三、訓練學生在朗讀時要邊讀邊想
“在朗讀的同時引導學生能夠進行思考,在思考的同時也能夠閱讀”。教師要逐步訓練學生練習這樣的閱讀基本功。訓練小學生進行邊讀邊想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讓學生在朗讀時進行形象的想。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發展正處于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但仍然以形象思維為主。教師要把握好學生的這一特點,讓學生在朗讀時,誘導他們把課文中所描述的、所表述的客觀事物在自己的腦海中進行“還原”,通過這種方法來“再現”客觀事物,并進行“再想象”和“再創造”這些事物,從而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提高了思維能力。
2.讓學生在朗讀時進行邏輯的想。一篇文章所描述的內容不外乎“是什么”和“為什么”。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進行朗讀時,要思考這兩個問題:課文所描寫了什么,這些景、物、人有哪些特點;作者給出的結論是怎么得出來的,從哪些詞、句子可以體現出來,教師要引導學生逐步地、深入地去思考這些內容,使他們認識在朗讀的過程中把握事物的內在聯系和邏輯規律。
3.讓學生在朗讀時進行聯系的想。一篇課文的前后都存在一定的聯系,它不是簡單地羅列出來的。所以教師在指導小學生進行朗讀時,應注重這些方方面面的聯系,比如,課文前后的聯系,句子、段落、篇章之間的聯系,內容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等等。
四、朗讀總結要及時
沒有反饋的練習是無效的練習,這是學習心理學研究得出的結果。所以教師要讓朗讀訓練有效果,就要針對學生在朗讀中出現的各種情況,及時提供反饋。教師在進行反饋時要結合朗讀材料進行,千萬不要泛泛而談。師生可以通過討論,共同地來總結出自己在朗讀中需要改進的地方,鼓勵學生再范讀,再練讀,讓學生有一種不達到理想的效果不停止的精神和行為。可以通過教師評價、自己評價、相互評價等多種形式進行反饋,已達到理想的效果。
朗讀的好處很多,教師就要想方設法引導學生進行朗讀,達到理想的效果的途徑和方法也有很多,以上只是我個人教學中的一些認識和體會。相信,只要小學語文教師潛心努力,尋找方法,就一定可以讓學生學會讀書,讀“好”書,真正做到“以讀為本。”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