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木云
【摘 要】新課改的提出,課堂教學發生了重大的改變,不僅注重學生的全方面發展,更注重學生的學習態度。因為思想政治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是最能確保學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有著重大意義。思想政治教師通過對學生的教育,讓他們分清是非黑白,并且發現自身的錯誤并改正,這樣才能提高自身的素養,進而成為國家的棟梁。
【關鍵詞】高中;創新;情感;和諧課堂;科學多樣
一、以情感帶動課堂
1.向學生灌輸正確的政治思想
外界是灌輸學生人生觀、社會觀和世界觀形成的源頭,但是,高中生對于是非黑白的辨別能力比較弱,極其容易出現認知方面的偏差,這就會影響青少年思想跟行為上的錯誤。因此,只有加強學生的正面思想道德的灌輸,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這樣才能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思想行為跟道德行為,這樣才不會在今后的道路上迷失方面、迷失自己。
2.在課堂上,抓住學生的亮點
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是不同的,不管是成績優秀的學生還是成績落后的學生亦或是問題學生,教師在發現學生缺點的同時也要肯定學生的優點,并幫助他們利用這些優點去克服學習中存在的缺點,促使學生不斷進步,不斷提高。
3.表揚先進的個人和集體,帶動學生學習
青少年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效仿能力都極強。有時,學生對教師所講的思想政治觀念并不是特別清晰,這時樹立一個品學兼優的榜樣極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樹立榜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體現,更是正面教育最直觀的體現形式。
4.思想政治教育要順利有效地進行,不在于壓制性的說服
強制壓迫性的方法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使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對于學生的思想問題亦是如此。只有通過師生之間互相交流,討論,達到心靈的溝通,讓學生從潛意識里意識到問題所在,從而規范自己的思想和道德行為。
二、構建和諧課堂
1.師生關系和諧融洽是教學的關鍵
就如“家庭成員是否和睦相處影響著整個家庭的幸福”一樣,課堂是否和諧同樣影響著學生成績,教學的進程。與傳統的思想政治課堂不同,學生是整個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主導。學生帶有他們豐富的情感和想象力,針對這一點,教師應給予他們討論發言的權力,尊重他們內心的真實情感,培養他們的思想意識、主動意識,才能使整個課堂充滿生命力,煥發出青春的光彩。
2.教、學和諧是課堂和諧的基礎
只有教師教授與學生吸收到的知識達到和諧時,教學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思想政治課程涉及人生觀、世界觀、哲學觀等方面的知識,它的要求不僅僅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成為具有創新思維能力的人才。作為思想政治的教導者,教師組織學生在學習的環節中積極主動地思考,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勇于實踐,并供給學生大量的實踐機會,感悟其中的真理。
3.活躍的課堂氣氛是和諧課堂的保證
傳統的思品課堂壓抑沉悶的氛圍給學生帶來的影響極大,在這樣的課堂環境下,學生學習思想政治這類抽象的知識通常是力不從心的。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通過適當編改教材,以詼諧有趣的方式,生動形象地為學生教授,帶動課堂氣氛,帶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更加容易地進入到學習狀態,并樂在其中。
三、采用科學多樣的教學方法
教師教得好,學生才能學得好。由于每個人的經歷和感悟都有所不同,學生對于事物的認識也就存在差異性,得出的結論和觀點自然不同。要想教好這些差異性個體,就必須找到正確科學的方法,吃透教材,找出疑難重點,對教材進行科學的機構設計,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F在的教學理論指出,思想政治課堂的本質是以提高個人素質和生命價值及意義的實踐過程。通過學習思想政治課程,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得以更加。在課堂學習中,教師應該丟掉課本,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以科學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主動地去接受知識,并學會自主發現,實現意義的創造。不斷超越自我、改善自我,感受來自課堂的生命涌動,提升學生的生命價值。
四、通過討論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
具體來說就是先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自己思考,討論,從而得出自己的觀點。可以通過問問題的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欲望,在別人發言的時候不斷調整自己的觀點,這樣對問題認識得就越來越深刻。當然,在采用這種方式時,教師要居主導討論的方向,防止偏題。
采用這種方式時注意問題的深度一定要適度,而且最好形成難度深度有坡度的問題組,引導學生一步步思考。其次對于有不同觀點的尤其是和書本觀點不一致的同學不能批評,打擊他們的積極性,要進行引導,進行有理有據的說服,當然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有對事情的不同看法,我們不能強求統一。在討論和辯論過程中,一定要適度引導,不能讓學生跑題,更不能流于形式,為了討論而討論。
五、結束語
思想政治是整個教學的關鍵,學生通過學習思想政治,提高自身認識,在思想和行為上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從而端正了學生的態度,并樹立學習目標。要想教育事業得到進一步發展,教師先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再由思想政治教育引導整個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玉瑩.試析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創新[J].華章,2012,33:265
[2]王靜.高中政治創新教學初探[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3,0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