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國民
[摘要]教與學的高效成因就是挖掘作為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學生的根本需求,歸結起來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受學生歡迎的教師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猶如銷售環節的服務與產品。
[關鍵詞]教師;高效課堂;教學方法;
一、做一位受學生歡迎的教師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同樣一個問題,有的教師講,學生很反感,換別的教師講,學生可能很喜歡。這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師與學生情感的交流。要讓學生喜歡老師,老師必須扮演不同的角色,時時刻刻以發展的角度思考和面對眼前所發生的一切,讓學生喜歡、信任,走進學生的心里,和學生平等對話并保持“零距離”。只要學生喜歡并信任教師,就會喜歡教師所教的學科,學生在課堂上便學得主動并神采飛揚,必然會成績優異。
1.亦師亦友型。教師不要擺架子,要尊重學生,與學生交朋友。有的教師平時總是板著面孔,即使是在關心學生,在找學生談心,也總是居高臨下,頤指氣使。教師臉上沒有笑容,好像臉上有了笑容,師道尊嚴就會立馬消失一般。老師首先要尊重學生,要讓學生覺得你是他的朋友。教師找學生談心時,要讓學生抬起頭挺起胸與你平等對話。特別是寄宿的學生,他們遠離父母,缺少親人的關心,這時他們多么需要朋友來關愛啊。在這時,老師就要做他們的朋友。
2.親和幽默型。無論多么犀利的劍都比不上那動人的微笑,無論怎樣堅硬的冰都會在微笑中融化。教師要讓笑聲與學生的成長相伴。著名數學家李毓佩老師也說過:“每一堂課都能讓教室里充滿了笑聲,而在哈哈大樂中,學生們輕松地學到了知識,還極大地開啟了自己的思維空間,了解了許多人生哲理,教學教到這種程度,是水平,更是一種境界。”
3.鼓勵賞識型。每個人都需要鼓勵,都需要賞識。大人也一樣。學生更需要鼓勵,需要賞識。一次聽公開課,老師叫一位學生讀一段課文,第一句就讀錯了,那學生很不好意思,但老師還是鼓勵他說:“沒關系,繼續讀。”那學生很順利地讀下去。老師又鼓勵他說:“你念得很好,請再跟大家示范讀一遍。”在老師的鼓勵下,那位學生比以前讀得更有勁了,也讀得更好了。
4.寬容愛護型。法國大文豪雨果說過:“盡可能少犯錯誤是做人的準則,不犯錯誤那是天使的夢幻。”大人都會經常犯錯誤,何況學生。所以教師在對待學生犯錯誤的問題上,要采取寬容的態度。即使教師對學生生氣,想狠狠地打罵他,也應心平氣和地想:學生畢竟是孩子,偶然走幾步歪路是正常的。這時的學生正需要教師細心、耐心地教育,幫孩子少走彎路,而不是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去推開孩子,讓他在歪的路上越走越歪。
5.青春活力型。一只獅子率領的羊群可以打敗一只羊領隊的獅子。只有老師充滿青春的活力,學生才能光芒四射。也許有老師會說:“我都五十來歲了,還怎么青春?”但筆者認為年紀大了沒關系,只要保持一顆青年人的心就夠了。有的學生更喜歡年紀大的教師,因為年紀大的教師知識淵博,教學經驗豐富;有的學生更喜歡青年教師,因為青年教師有熱情,有活力,有魅力。
二、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所謂學生的需要,是指學生的學習需求,如課堂中某些不懂之處,用什么方法獲得,怎樣獲得,這些問題都是通過老師來解決的。
1.主體教學。主體教學是以尊重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為特征,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體能力,塑造學生的主體精神和人格為己任,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種新型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式。主體教學的核心是“尊重”。
2.成功教學。誠心誠意地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誠心誠意地給每個學生獲取成功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教師在課堂上要盡可能挖掘并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讓學生有成就感。成功教學的核心是“機會”。
3.互動教學。在課堂上要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而不是老師唱獨角戲,或幾個優秀生演獨幕劇。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特別是一些優質課大賽,老師為了使自己的教學能夠順利“出彩”,總是叫那些成績好的學生回答,整堂課我們看到的只是那么幾個學生在“跑龍套”,在支撐著的他教學框架,而其他層次的學生似乎置身課外。互動教學的核心是“快樂”。
教師祈盼的教學課堂應是全體學生的樂園,是所有學生夢想成真的天堂,是人人揮灑想象的沃土。教育教學的方式還有很多,但不管是哪種方式,教師千萬要記住自己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要對學生的精神和生命進行點化。
責任編輯 沁 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