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金平
【摘 要】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美術越來越受到更多人的重視。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已不單是教會畫畫就行了,更應該有“質”的體現,這就需要進行課堂教學的改革。多媒體技術是一種高效率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它運用于美術教學中能讓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愉悅、渴求上進的心理狀態,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的培養有著事半功倍之效。尤其是在教學過程中融圖、文、聲、像于一體,是具有智能化的雙向教學活動過程,大大地簡化了教師的操作,使得教師能集中精力于教學本身,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多媒體;運用
在21世紀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稱之為信息時代,培養學生具有創新能力的要求比過去任何時期都顯得更為重要。運用“班班通”多媒體教學,是我們課堂教學中一種嶄新的教學模式,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不僅能優化課堂教學,突破教學難點,解決教學重點,并有效提高教學效果,而且能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開拓視野,激發興趣。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小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和想象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使用多媒體輔助小學美術教學是新課標的要求,它不僅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而且能有效地喚起學生的興趣,情緒和思維。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教學,為學生發現美、理解美、表現美、創造美、表現自我提供了一種充滿樂趣和信心的途徑。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直觀性強,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美術課程是一個以培養學生感受、表現、鑒賞、創造美的過程,從而促使學生追求人生的情趣與理想境界為目標的教育。蔡元培說過:“美育者,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者也”。我們不能忽視美術學科對學生的影響,不能讓他們一味的臨摹美術書上的示范作品,對小學生來說,興趣是激發他們學好美術的精神動力。知識是興趣的媒介,而興趣又是推進知識學習的巨大動力。多媒體技術以全新的視覺、聽覺綜合的立體感受,讓學生的感情隨著生動、有趣的畫面和節奏優美的旋律跌宕起伏,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激發了他們藏在內心的求知欲,使學生在精神愉悅的氣氛中更好地接受新知識。
如我在教學六年級第十二冊教材第二課《探訪自然的奇觀》一課開始,利用“班班通”多媒體演示了一段展現世界自然奇觀的視頻影像進行欣賞,絢麗的色彩,變化無窮的自然景觀,以及優美的音樂,給學生的視覺、聽覺以美的享受,使課堂教學進入輕松、愉悅的氛圍,這樣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于是探究新知識奧秘的心情由然而生,讓學生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開始了新課的學習,引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去感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壯美,體會自然界的崇高之美。為完成教學目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內容豐富,知識面廣,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想象力
多媒體里儲存著大量的動畫、聲音、字符、圖形等,是一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寶庫。把多媒體技術恰當地運用到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借助電腦多媒體信息技術,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效果大為改觀,只要教師會用多媒體電腦,把存有美術欣賞數據的光盤裝進光驅就很容易了。當欣賞經典美術作品時,鼠標一點,某個畫家的代表作及其背景資料就會出現在眼前,不但可以窺見作品的全貌,還可以放大局部進行觀察,學生身在課堂,卻能打破時空的界限,跨越古今,馳騁中外,在藝術的長廊漫步,在想象的空間飛翔,審美教育寓于潛移默化之中。
三、運用多媒體改變授課方式,增強學生參與性和主動性
一般來講,學生能夠親身體驗參與的活動,才會發展為自主學習。本人在上在第十一冊《漫畫肖像》一課時,學生一看書上的卡通漫畫人物,都說太難,不會畫。如果這時候要他們去創作,那就是一種機械學習和被動學習,學生的熱情、靈感都處于沉寂狀態。我先用設計了一個貼五官的游戲,把眼睛嘴巴簡化成弧形的小段,讓學生自己上臺來操縱鼠標,變化它們的方向角度就能拼出各種表情。拼出一種表情,我就點出相應的漫畫人物,都是他們最喜愛的形象比如飛人喬丹、畢加索,配出笑聲哭聲等。學生都躍躍欲試,在作畫的時候還互相做表情觀察,效果很好。通過學生自主參與,他們對學習活動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并積極的參與進去,又能得到及時的反饋,享受成功的喜悅,這樣的學習必定能事半功倍。
多媒體恰如其分的聲、形結合,常常能把學生帶入美的氛圍,多媒體在教學上大大強化了美術教學的視聽效果,減少了教學的難度,讓學生在美的熏陶下產生不可遏止的創作沖動,激發出創造力,而且能接省教學時間,實現精講多練,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四、網絡傳遞,信息迅速,有利于更好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小學美術課程強調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因此欣賞課、工藝課、設計課在教材中的比重增大了。在工藝與設計基礎教育中,教師要做大量的示范,學生要做大量的練習,由于這類教學內容的圖形非常規范、嚴格,填色技巧很講究,因此范畫的制作或作業的完成都非常耗時費力。電腦軟件中提供了許多的繪圖工具和編輯指令,學生在電腦中可以進行各種幾何圖形的組合、繪制、著色、編輯和修改,非常方便、快捷地完成作業。
如小學六年級的《圖形的魔術組合》一課,學生可以在網絡中查尋基本圖形,然后利用畫圖中的復制、剪切、粘貼等命令,很輕松、簡練地設計出自己喜歡的圖形,并可以自由換取顏色,甚至可以利用繪圖工具使各種圖形任意創新組合,學生可以很快地看到自己設計的作品。
一位教育家曾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先進的多媒體設備離開了教師熟練的操作技能,只能是裝飾;同樣,絞盡腦汁設計的多媒體軟件若沒有教師生動、有趣的語言作必要的引導和啟發,這節課自然不能稱之為完整的課。因此,作為小學美術教師必須率先學習和接受新知識,努力提高自身素質,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運用多媒體實施小學美術課的情境教學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只要我們不斷地優化電教媒體的組合,充分發揮其作用,并符合教材體系,就能優化課堂教學,突破教學難點,解決教學重點,并有效提高了教學效果,又豐富了學生的感性認識,開拓了視野,激發了興趣。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小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和想象力的形成,為小學美術教學插上了騰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