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彥
摘要:班級管理既是班級教育目標得以實現的條件,同時也是班級目標實現的途徑,是高校學生工作的重要載體。高校班級管理如何逃脫傳統靜態管理,朝向注重特色動態管理,是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深思的問題。
關鍵詞:以人為本;網絡化班級;社團化管理
一、高校班級管理現狀綜述
班級是學校對學生進行管理、實施教育的基本單位,也是學生個體社會化的基本場所。班級的狀況直接影響到學生對于學校生活的感受和參與程度,影響到教師的教育效果,加強班級管理和班級建設是學校工作的重要任務。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班級管理,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大力推進素質教育,通過班級開展了成功教育、情感教育、賞識教育和生命教育等,取得了諸多成效。近年來,社會發展趨于民主、自由、開放,大學校園環境必須隨社會進步現況調整,高校班級管理如何跳脫傳統靜態管理,朝向注重特色動態管理,是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深思的問題。
二、現代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
在班級管理方面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還應看到班級管理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關注并采取有效措施,不斷提高班級管理水平。
一是同班同學間交流程度不高,出現彼此不熟悉的情況。
二是同學對班級活動欲望不高,缺乏主動性。
三是班委工作經驗不足,班委會、團支部不能團結協作,班委沒有發揮其在班級管理中的主要作用。
四是學分制帶來的班級管理問題。尤其是理工科學院,重實踐,教學任務繁重,不同專業課程的設置不同。
五是班委流動制帶來的班級管理困擾。
六是專業班主任聘制機制不夠完善造成的班級管理“空白”。
三、思考與對策
(一)堅持以人為本理念,注重班級管理研究
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班級管理目標的確定、管理手段的使用、管理過程的實施、管理績效的評價等都必須以學生為核心進行運作,教育活動的開展也應以學生的需求和興趣為基礎,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發揮學生自我管理班級的積極性,使其參與班級管理過程中培養自我調控、自主管理的能力,體驗自我教育、自我評價,促進自我改進、自我完善、自主發展。輔導員作為班級的直接管理者,在班級發展中起著重要而直接的作用。
(二)加強班級網絡化建設,實現“網上網下”兩個班級構想
新興媒體依托多種高科技手段,集文字、聲音、圖像、交互式溝通等于一體的、雙向的、全新的傳播形式,對樂于接受新鮮事物的青年大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時大學生已經能夠熟練運用現代媒體技術帶來的交流方式。在廣泛調查和了解學生共同依托的交流平臺后,我們提出了加強網絡班級建設的構想,網絡班級的設立加強同學們之間了交流,實現了資源共享,宣傳了班級活動,使班級事務實現了公開化、透明化。我們運用多種技術手段,通過加強網絡化建設,實現了“網上網下”兩個班級的構想
(三)創新管理模式,著力構建“一體兩翼”班級管理機制
根據專業結構的差異性和班級管理的需求,可以實行專業班主任聘任制,選擇學院副教授或者學院博士為學生作學科專業化指導,幫助學生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實施特聘班主任工作模式,特聘班主任協助輔導員管理年級事務,具體負責班級管理,這樣減輕了輔導員的負擔,填補了因招生人數擴大而帶來的輔導員兼顧不暇的漏洞,并且細化了學生工作任務,有利于班級管理的順利實施。在兩者的基礎之上,建立了以輔導員為主體,以專業班主任和特聘班主任為輔的“一體兩翼”的輔導員、班主任工作新模式?!耙惑w兩翼”工作模式建立很好解決了學生工作的許多問題,很好地落實了管理精細化、教育縱深化、服務人本化的“三化建設”,也極大地促進了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
(四)引入“社團化管理”機制,增強班級活力
前期,在班級中按興趣愛好、個性特長等因素成立書法、演講、寫作、講課等若干興趣小組,各小組實行自主管理,各小組之間互相幫助、合作分享,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和多重展示,使學生獲得成功體驗,實現“自我價值”,以達到促進學生個體發展、建設優秀班集體的目的。在輔導員、班主任的全程指導下,班級社團在成立、活動開展、制度健全、成員評價等各方面都能夠科學運營,使班級管理漸趨合理,走上正軌,各項活動不僅在社團內風風火火地開展著,同時也發揮著輻射功能,帶動著其他社團成員共同成長。
(五)加強制度建設,促進班級管理規范化
良好的班級制度建設是班級管理實現規范化管理的“內驅力”,因此要加強班級制度建設。督導每個班級都制定自己的班規,并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和學生發展需要,有意識地制定和完善具有導向性的制度,避免了班級制度建設出現僵化、空洞、繁瑣或者不適合操作的規定。同時班級要實行民主管理,班級事務由全體同學共同參與管理決定,班干部的產生需要經過民主選舉產生,不斷推動學生自覺遵守各項管理制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要求全體班級成員相互監督、相互鼓勵、共同努力,嚴格執行班級管理制度。
(六)發揮宿舍職能,輻射帶動班級文化建設
學生以宿舍為單位組織各類活動,宿舍文化就成為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構成。為此,我們在年級學生活動的策劃上經常緊抓這一優勢,開展有關宿舍文化的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學習之余,加強宿舍成員之間的交流與協作。一個秩序良好、學習風氣濃厚、有禮貌而充滿活力的宿舍是一個班級呈現良好精神風貌的基礎。因此我院的班級管理除了規定了班級制度之外,還設置了宿舍文明公約、宿舍安全守則等宿舍條例規定。這些班級的規章制度由輔導員老師和班級學生共同參與制定。充分了發揮宿舍優勢,輻射帶動班級文化建設。
【參考文獻】
[1]齊學紅.制度設計與自我呈現——學校德育模式的社會學視角[J].教育科學研究.2010(03)
[2]沈海敏,薛維惠.我們班的班級博客[J].班主任.2009(01)
[3]李偉勝.班級管理新探索:建設新型班級[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4]李偉勝.班級管理[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河南師范大學,青少年問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