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美術教學中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所取得教學效果越來越不適應教學改革目標的實現,自主學習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本文針對這個問題分析了高中美術教學中的自主學習及其教師的引導作用、美術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策略。
關鍵詞:高中美術;教學實踐;自主學習
0引言
美術是一門集人文、審美和創造于一體的學科,如果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不能得到充分發揮那么美術教學是失敗的教學。在教學實踐中很多高中美術教師僅僅把學生當做是灌輸的對象,一味地對學生灌輸前人的經驗,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因而很多美術專業的學生漸漸地失去了問“為什么”、“如何做”的問題,對教師產生了一種迷信感。這種教育模式嚴重扼殺了學生的新思想和新觀念,因此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是高中美術教學應該著重解決的問題。
1高中美術教學中的自主學習及其教師的引導作用
1.1美術的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就是學生根據自身的條件和需要自覺、主動制定學習計劃來完成學習目標的學習方式,從而學生能夠通過積極主動的自主設計、自主嘗試和自主感悟等實踐活動來實現高效率的自我發展。美術的自主發展不是學生單方面的學習而是教學雙方的協調和統一,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含義:首先,美術自主學習的核心是自主。美術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促進學生個人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發展的主人,教師充當導師的角色。導師的根本任務就是指導學生如何在學習中充當好自己的主人,而不是代替學生充當主人角色。學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只有個人積極地、不斷完善自己才能達到教與學的協調。例如有的高中美術教師給學生上美術公開課,教師為了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提前一個月就開始準備,但是學生卻完全不知。其實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參與進來讓學生的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其次,學生的美術自主學習應該通過一系列的美術實踐活動來實現,這些實踐活動主要是自主設計、自主嘗試、自主反思等教學環節。如果脫離這些環節自主學習就會偏離主題。再次,美術自主發展離不開教師的積極指導。離開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將無從談起,同樣如果沒有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的主導作用也將失去作用。
1.2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原則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原則主要有以下幾個:第一,主體性原則。這一原則就是要讓學生指導自己才是課堂上真正的主人,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對于課堂效率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這一原則不僅包括民主性原則同時包括情知協調原則。第二,開放性原則。這個原則就是教師應該給學生創造一個開放的、自由的、不受壓抑的課程氛圍,因而教學內容不能過分拘泥于教材,而是要對學生的思維進行一定的拓展,引導學生培養探索精神。第三,挑戰性原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鼓勵學生敢于對書本知識進行挑戰、敢于向權威挑戰。第四,差異性原則。差異性原則就是根據學生之間的不同程度實施有差別的教學計劃從而可以最大程度地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
1.3美術的教師引導作用
通過個人學習實驗和偶爾的觀察獲得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一種比較直接的教學方式但是這個過程往往是比較漫長的。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的學習任務是非常繁重的,僅僅靠自己的摸索和觀察顯然會影響其學習效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引導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具體美術教學實踐中教師的引導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教師要能夠根據學生的需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機。第二,根據學生的發展實際,為學生確定相應的方向和目標。第三,對學生的具體設計、規劃學習和學習方法進行指導。第四,根據學生實施的學習計劃幫助學生突破障礙、攻克難關并且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對學生是否完成教學目標進行監控。第五,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為學生自主發展提供必要的訓練材料,引導學生走上自主發展的道路。
2美術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策略
2.1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想學
動機是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的最主要因素,它具有喚起、維持和調節的功能,學生是否愿意自主學習在很大程度上要看教師能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美術教學中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善于在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求知欲方面創設必要的問題情境。這個情境可以克服學生的求知欲與教材內容之間的不協調性,從而直接把學生引入到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中來。問題創設情境會在學生的心理上造成一種懸念,讓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凝聚在一起,從而可以達到智力活動的最佳狀態。問題情境的設計必須基于學生的心理需求,所創設的情境要能對學生富有啟發性和針對性。另外,美術教師應該在課堂上開設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例如學生對中西方繪畫有各自的喜好,教師就可以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談談自己的理由以及以后自己將在哪些方面進行努力。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藝術性格,即使是平時學習成績平平的學生教師也要從其身上發現閃光點可定他的優點從而激發自主學習的興趣。
2.2加強方法指導使學生學會學習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個古語就是在強調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因此,教師在美術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掌握必要的學習策略。第一,讓學生整體把握知識。高中美術教師要善于給學生以供一種框架性的知識,例如知識之間的關系示意圖、時代年表、地理位置等,從而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意識。中國山水畫的學習就應該在學生學習完課本知識之后,給學生列出清晰的山水畫發展脈絡讓學生快速把握山水畫的發展脈絡。第二,運用比較方法。在美術鑒賞中要引導學生運用比較手法對知識梳理提高記憶效率增強自主學習能力。這個方法在鑒賞課程中最有效。比較法中教師要著重教會以下幾個重點:首先,假設比較就是將畫面上有的與畫面上沒有的進行比較。其次,把畫面上的東西與圖片或實物進行比較。再次,角色扮演比較。
2.3發展學生“獨立學”的能力
“獨立學”能力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根本保障。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這方面能力的時候要把握以下幾點:首先,培養持久動機。良好持久的學習動機是學生自主學習并發現學習規律的最好方法。其次,學會確立目標。目標主要包括遠期學習目標、中期學習目標和近期學習目標,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各個目標之間做好協調。再次,善于檢測目標。教師在教學中要經常給學生提供反饋的機會,從而可以讓學生有效地檢測自己的學習效果,從而根據所得結果調節下一步的學習目標和計劃。
3結語
美術是一門對學生要求非常高的學科具有很大的創造性因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認識到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采取必要策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 黃秋雁.高中美術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探索[J].考試周刊,2012(88).
[2] 王小月.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中的方法運用[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2(1).
[3] 牛奔.高中美術教學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J].青年文學家,2012(12).
[4] 應豪.高中美術欣賞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的探討[J].科教文匯,2013(8).
作者簡介:王宇(1981—),女,山東人,本科,棗莊市第十八中學美術教師,研究方向為: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