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虹穎
摘 要:快樂學習就是老師通過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以愉快、輕松的氣氛讓學生參與合作、探索學習,這樣一來,學生既能獲得大量知識,又鍛煉了各種能力,還能培養健全的人格。在初中教學中應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
關鍵詞: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樂學
一、精心設計問題
首先,老師對學生的實際水平應有一定的了解,在課堂提問時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并找出適合學生回答的問題,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又鼓勵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把握問題的難易程度,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二、生活化策略
在生物教學中講到腎臟,腎臟由腎單位組成,腎單位包括腎小體和腎小管,腎小體包括腎小球和腎小囊。但空泛的概念很難讓學生理解和記憶,以及掌握,我們如果將這些內容設計得生活化會更好,比如將腎單位比喻成體育館,體育館里有個裝球的背囊,這樣學生一下子就理解了腎臟的構造。再比如把細胞比作為汽車、線粒體比喻為發動機也是這個道理。
三、利用實驗教學調動學生興趣
學生對實驗總是充滿興趣的,加上生物課的實踐性很強,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我們就應利用實驗教學,全面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實驗不是老師一個人的事情,我們要鼓勵學生參與到實驗中來,包括實驗前的準備,引導他們自制器具,在家里做實驗。如,學習“探究種子萌發條件”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學著做豆芽;在學習“植物呼吸作用”時,讓學生用飲料瓶、吸管自制教具,設計并完成實驗,收到了滿意的實驗效果。實驗教學讓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增強了,而成功的喜悅更能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同時培養學生實踐出真理的科學理念。
四、建立平等、民主、融洽的師生關系
作為老師,如何與學生建立和諧、融洽的關系,是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要素。每一堂課,我們都要用微笑面對學生,教學語言要親切、幽默,態度和藹可親,多關心學生,走進學生的生活,多了解他們,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教學之余,我們要對那些學困生多關心,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幫助他們提高成績,對學習成績好的,也要多鼓勵,督促他們繼續保持。適時地溝通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也有利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初中生物教學要改革,需從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快樂學習入手,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效率,完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汪忠.生物課程標準解讀[J].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05.
(作者單位 遼寧省鞍山市立山區第十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