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梓景
摘 要:體育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所謂的強身健體必須通過不斷的運動和鍛煉得來。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學校更注重文化課的學習而忽略體育教學,學生的體育水準普遍下降。許多學生體質弱、肥胖、缺少運動。就長期的研究調查,目前小學的體育教學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因此,對小學體育教學進行現狀分析,及時做出改善措施,讓學生能擁有更強健的體魄去學習,去應對更多的挑戰。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實踐;現狀分析;發展對策
俗話說:“生命在于運動?!币獡碛薪】档纳眢w,無法離開經常的運動鍛煉,而健康就是最大的財富。打個比方,一個人可以看作數字1,他可以擁有很多財富,在他的身后可以有無數個0,但一旦失去了這個1,后面所有的0也就都沒有了意義。要成就一番事業,綻放自己生命的價值,就必須有健康的身體作為前提保障。由此看來,從小讓孩子熱愛運動,擁有強壯的體魄,灌輸體育精神是當前小學體育教學所要實現的目標,也為他們今后的人生奠定基礎。
一、小學體育教學的現狀分析
據筆者的調查和分析,小學體育教學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現代廣大的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學目標和精神都有所了解,在體育課中也試圖逐漸擺脫以往單單重視技能和知識的掌握,而加入了個性和能力的培養,但與實現學生身心健康的目標還相距甚遠,仍然需要教師不斷地摸索新的教學方式與理念。二是體育教學方法還不夠到位,無法刺激學生的興趣。許多學生不習慣也不愿意參與體育活動,認為體育課流汗又辛苦,怕累而不積極參加鍛煉。三是現代體育教學理念與傳統教學有很大差別,許多教師多年的教學使他們習慣了照本宣科,無法及時改變,適應時代的需求,給予相應的課程指導。傳統的體育學習評價方法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能最大化地促進學生有效地參加體育運動鍛煉。四是我國有些地區的學校場地和設施較為簡陋,無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條件,導致體育教學被弱化和忽略。針對以上這些問題,筆者提出一些看法和未來的發展對策。
二、小學體育教學未來發展對策
1.體育教學內容的變革,實現教學內容多樣化
大多數體育課都較為注重學生的技能掌握量。然而,對一項技能的掌握因人而異,往往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因此,要實現體育形式的多樣化,全面激發學生的興趣,開發他們擅長并且喜歡的項目,增加運動量。心理學認為,人只有產生欲望,才會主動地做這件事。要提升學生的欲望就需要體育教師不斷地引導與實踐,調節上課氣氛和學生情緒,多示范一些體育項目的標準動作,例如,羽毛球、籃球、短跑、仰臥起坐等,并且可以經常利用現代化科技,播放一些運動員的比賽視頻,邊播放邊講解他們的動作。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能獲取專業技能知識,更能提升興趣和激情,讓他們選擇自己較為喜歡和擅長的項目,愉快、自愿、主動地離開座位運動起來。
2.體育教學傳統模式的改革
俗話說:“百看不如一練?!钡拇_,實踐才能出真知,對于體育項目來說更是如此。僅僅是紙上談兵的技術不夠,而是要進行每天經常習慣性的鍛煉才能真正貫徹體育精神。對于不同的學生,教師要做出不一樣的教學方案,不能一視同仁。例如,有些學生的體能差,很難完成長跑。這時,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訂相應的方案??梢宰屗葟哪繕司嚯x的一半跑起,逐漸加多,并且及時督促他訓練,提升他的體力和體能。因此,校長應該重視體育教師的培訓,實現體育教師的專業化、素質化發展。培訓要加強教育科學理論與體育專業實踐的一體化,實現體育與教育理念的同步提升。另外,還要加強對小學體育教師理想的重塑和道德教育,讓他們擁有服務于社會、服務于學生的理念。
3.體育教學方法的革新,滲透體育精神教育
在體育教學中,可以嘗試多開設一些研究性體育項目,例如,游泳、健美操、體操等,這些項目往往不在必修科目之中,但仍然有很大的學習價值。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項目,組成小隊。學校在固定時間將這些相關場地開放,學生通過互相討論學習與練習,能促進技能和自身體能素質的提升。
同時,體育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使學生感受到體育精神。例如,一年級的游戲“快快集合”可以培養學生遵時守紀的好習慣。又如,接力游戲“搶運傷員”,游戲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講白求恩救死扶傷的故事,讓學生能真正理解到體育精神,學會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另外,學校也可以做出一些相應的努力。(1)應該配備較為完善的體育設施和鍛煉場所,籃球場、體育館、游泳館等,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練習環境。(2)學??梢栽噲D讓學生融入體育活動之中。例如,可以與社區、其他學校及學生家長聯系,定期舉辦學校運動會、體育節等活動。在活動中,邀請學生、家長和教師共同參與其中。設置拔河、接力等運動項目,盡量做到人人參與,人人運動。通過師生互動,與家長共同參與,加深師生的了解、學生與家長的感情,并且滲透體育精神的教育,讓學生知道,比賽并不是重在輸贏,而是在于努力的過程。只要能夠團結一心,就能取得團體賽的勝利,這比個人的勝利要令人欣喜得多。
正如上文所述,鍛煉的習慣需要從小抓起,不能讓學生養成怕苦怕累的習慣。學生如果能夠喜歡上體育運動,對于他們的未來無疑是一項優勢。體能素質并不是一朝一夕能提升的,而是需要不斷、持續地潛移默化的鍛煉,才能擁有強健的身軀,迎接未來其他的挑戰。而體育精神就是勤奮努力與堅持不懈,在堅持鍛煉的過程中,學生的意志也能得到磨煉。因此,教師和學校仍需要不斷地實踐研究,為學生的未來點綴一抹不一樣的色彩。
參考文獻:
[1]車志宏.小學體育教師現狀及影響因素的研究[J].陰山學刊:自然科學版,2006(01).
[2]車志宏.包頭市城市小學課外體育活動現狀的調查與研究[J].陰山學刊:自然科學版,2007(02).
[3]孟冬琴.如何讓小學生喜歡體育活動[J].科技信息,2010(34).
(作者單位 福建省閩清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