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玉梅
摘 要:農產品質量安全直接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直接影響和諧社會建設,關系到經濟發展,關系到政府和國家形象。因此,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提高食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 F30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08-130-02
1 影響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重要因素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近年,各級政府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高度重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這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但也存在不少問題:由于農業標準化水平不夠高,分散經營的農戶承擔了大部分農產品的生產,使得無節制投入化學農資問題較突出;生產及產地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加工環節監管不到位;流通消費環節監管仍較薄弱;法規和機制體系還不健全等。
1.1 無節制地投入大量化肥、農藥及其他化學物質 我國化肥施用總量排世界第1位,而利用率普遍低于發達國家10~15個百分點;殺蟲劑有效成分使用量達30萬t/a,而作用于靶標的僅15%。植物保護對農業生產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也給農業環境和農產品帶來較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推廣科學的植物保護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基本保障。
1.2 以工業廢水為主的污染嚴重影響農業生產環境 工業廢水中氨氮化合物、氰化物和重金屬等主要污染物,隨灌溉水污染農田,造成土壤污染物積累,最終導致農產品中有害物質的污染日趨嚴重。
1.3 煤煙型大氣對農業生產環境的污染 SO2、煙塵、氮氧化合物等有機、無機物,對農作物生長發育造成影響的同時,也會使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有所下降。
2 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對策建議
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不僅影響到廣大消費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質量,而且還關系到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關系到中國的農產品在國際、國內市場的競爭力。
2.1 強化宣傳,提高全民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意識 當前,農產品生產經營者普遍存在重視產量指標,輕視質量安全指標的現象。所以,要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首先要加強農產品安全教育,廣泛深入宣傳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引導廣大農民改變生產觀念,推動安全農產品的生產發展,從而有力提高農產品的質量水平。加強農產品安全宣傳教育,發揮社會各界在維護農產品安全中的作用。
2.2 從田頭抓起,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2.2.l 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全面禁用高毒農藥 農業部門聯合相關部門加強農資市場的監管,強化和提高農資經營者、使用者的質量意識和法制意識,有效控制農業化學投入品的使用、全面禁用高毒農藥。
2.2.2 大力加強農作物病蟲測報 應對農作物常發性、暴發性病蟲害加強監測,并及時發布病蟲情信息,科學指導農民進行綜合防治,杜絕單一依賴化防現象。大力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化學農藥和生物農藥的使用,著力提高農民科學用藥的整體水平。
2.2.3 全面深入開展農殘檢測 從逐步完善檢測硬件設施和不斷提高檢測軟件水平兩方面著手,整合資源,加大投入,對農產品深入開展農殘檢測;對種植基地農民開展標準生產技術規范培訓;建立防治用藥檔案;深入開展科學種植技術指導。
2.2.4 提高農業化學投入品的利用率 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植保等新技術,不斷改進施藥器械及技術,著力提高農業化學投入品的利用率。加強對農業生產者安全科學用藥的培訓指導,有效降低其對農業生產環境、人畜及農產品的污染和傷害。
2.2.5 突出抓好初級農產品的源頭監管和產地環境污染的治理 通過公司加農戶和農業合作組織等形式,建設無公害農產品、綠色農產品和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
2.3 大力推廣無公害農產品栽培技術 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必先實施農產品的生產、加工、經營的各個環節技術的規范化和標準化,逐步推廣“五統一”,即統一制定技術標準,統一種植計劃,統一供應農資、種子,統一施肥標準,統一病蟲防治。只有實行農產品從“田頭到餐桌”全過程質量安全監管,才能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2.4 農業、工商、衛生等多部門聯動 對農產品全過程加強檢測監管,健全統一高效的農產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貫穿農產品的生產與市場統籌監管,充分發揮各級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作用,完善農產品安全監管工作協調機制,協調有關監管部門有效開展專項整治,綜合執法等各項工作,及時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中的重大問題。
2.5 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和體系 加快農產品安全法規和標準體系建設,完善農產品安全預警和快速反應機制。加快完善配套規章制度,健全執法保障體系,強化執法監管責任追究制度。
2.6 加強對工業“三廢”監管 工業”三廢”對農產品的污染及人體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視,政府職能部門要加強對工業廢水、廢渣、廢氣排放監管,保證排放達標,防止農產品污染,危害人體健康。目前,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僅檢測農藥殘留,對重金屬等有害物污染的檢測仍處空白狀態。
此外,積極實施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和溯源管理制度,完善農產品安全信息的發布機制和程序。
3 結語
當前,農業和農業經濟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新形勢下,農業增長方式、運行機制、市場競爭關系、農民增收的因素都發生了很大變化,要把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轉變為大家的自覺行動,必須把好農產品生產加工經營的每一個環節的質量安全關,生產要有規范,產品要有標準,為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只有如此才能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責編:徐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