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錦河
摘 要:當前形勢下,不斷提高中等職業教育的教學水平,強化對中職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是我國職業教育中一項很重要的內容。口語交際能力作為中職生語文教學中一個關鍵的環節,一直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人文素養的基礎。本文就中職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與研究問題對加強口語教學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對中職學校語文口語能力的現狀與原因進行了探討,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培養和提高中職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中職生 口語交際能力 培養與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a)-0042-02
隨著當今社會對人才的綜合能力要求越來越高,中等職業學生在其職業選擇上面臨的壓力和挑戰越來越大,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已成為決定中職生就業、職業發展以及人生目標實現的一個很關鍵的條件。本文就中職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與研究問題主要介紹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 中職生口語交際能力現狀概述
中職教學中,本身就是將就業作為主要導向的,對職業化教育比較注重,特別是在專業課程教學上。很多中職學校,對語文這樣的基礎課程往往不夠重視,對中職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工作更是較少。很多學生也認為只有學好專業課才能夠找到好的工作,認為語文教學及口語教學可有可無,導致出現目前大部分中職生的學習成績一般,口語交際能力也不高的現狀。很多學生在朗讀時語調生硬、語速不適、連續音變失誤、停頓不當;有些同學上臺后容易緊張,不能流利順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社會溝通時,更是不注意措辭,看法和觀念表述不清等,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中職生與人正常的溝通與交流。這些都是由于中職學校、學生家長以及學生自身不重視口語交際能力培養和鍛煉的結果。
2 加強對中職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分析
如今,社會文明程度的進步及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越來越頻繁,交際能力就自然成為了衡量個人基本素質的一個重要依據。對于中等職業學生來說,他們完成學業進入社會后,主要從事一線生產、技術操作、服務或者銷售類的工作。這些都是需要與人打交道的,此時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對他們來說就更為重要了,它不僅體現出個人素質,還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他們工作的成效。此外,目前很多的用人單位在選聘工作人員時,除了考察應聘者的工作和專業能力外,對溝通交流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是中職生成功敲開用人單位之門,順利邁向社會的前提條件,也是他們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取得較好發展的必備素質。
3 培養和提高中職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方法與策略
結合當前我國中職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現狀,依據自身多年的研究和實踐,在此,筆者主要提出以下五種方法來探討如何提高中職生口語交際能力。
3.1 提升授課教師自身的口才是提高中職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前提
作為教師,出色的口語表達能力對于提高教學效果有著較積極的影響,這也是有效上好口語課的前提。教師作為優秀的楷模,對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能夠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語言的魅力,使他們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得以激發,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十分關鍵。在此,筆者主要介紹三種增強授課教師口頭表達效果、提高口語表述能力的途徑。(1)追求溝通內容的科學性和嚴謹性。正確運用概念,確保所講知識的準確性,精確判斷,科學推理和實施;強調溝通內容的重點和集中性;追求講述言語主體的深刻性,使情感真摯而濃烈。追求溝通內容的科學性和嚴謹性是有效溝通和交流的基礎,也是體現一個人口語交際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據。(2)提高說話方式的藝術性。首先,對問題要進行精心和有針對性的設計,切合授課學生實際的狀況,保證問題有引發性,既不難也不易,以此培養學生積極討論和獨立思考的習慣;其次,對課堂和溝通氛圍要善于調節。講話內容要充分借用新事物、新信息、新觀念等;借助新語義和新詞匯不斷擴充和豐富教師的語言,生動感人和富有吸引力的語言,才能達到活躍和調節課堂氣氛的效果。(3)增強說話技巧的趣味性。說話要簡潔流暢,不要啰里啰嗦;同時,肢體語言能使人的溝通語言形象具體且生動有趣,因此,要善于使用肢體語言進行交流。
3.2 培養聽知能力是提高中職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基礎
所謂聽知能力,就是一種主動的語言認知活動,它是指接受口頭語言信息,并對該信息進行理解、辨析和吸收。聽,就是聆聽和傾聽意思;知,即領悟和感知,意思就是對語言的知覺能力。良好的聽知能力是提高中職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基礎。要想使學生達到能說話會溝通的目的,就必須首先要訓練他們的聽話素質,提高學生的聽知能力。只有在確保聽知正確的前提下,才能夠有進一步準確的表情達意。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聽知能力的訓練,把對聽知能力的訓練與日常的語文教學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在一些關鍵性的知識點上巧設問題,不斷在此基礎上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智力與思辨能力,提高他們的聽知能力。
3.3 掌握說話技巧是提高口語交際能力關鍵
說話技巧是人與人之間溝通和交流的一個很關鍵的因素,溝通技巧分很多種,針對不同的對象、不同的環境,說話的方法技巧及藝術風格也是不同的。在日常的教學中,授課教師可以采用分解式的訓練方法對學生的說話技巧進行訓練。具體分解內容為:(1)有針對性地進行普通話運用能力的訓練。(2)強化學生在有準備和無準備兩種情況下的口頭表述能力的訓練。(3)針對學生演講能力與論辯能力進行訓練。在整個訓練過程中,既能使學生學到知識,還可以幫助他們掌握訓練技巧與方法。通過對學生進行聲韻發音練習、兒化韻練習、聲調練習、說繞口令練習以及口才思維性、集中性及得體性訓練,再輔以演講、論辯以及求職口才技巧等內容,讓學生把話說得流利,說得順暢,說得有條理,從而達到擁有出色溝通交際能力的目的。
3.4 強化創設情境訓練是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途徑
運用創設情境開展教學是當下一種比較流行的教學形式,在對中職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過程中,強化創設情境訓練,筆者認為可以從三方面做起:(1)創設情境,開展仿真教學。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與模式,結合中等職業教學內容的特點,綜合權衡各方面的因素,對仿真的交際場景進行精心策劃,給學生創造一個身臨其境地進行口語能力訓練的場所。這樣還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仿真模擬,即興發揮,能很好地提高其口語交際能力。(2)開展形式多樣的語言交流活動。將課堂上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有有效地與人文專題講座、第二課堂以及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結合起來,多組織一些豐富的課外交流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鍛煉膽量,提高認識,學會溝通,以培養他們各種形式的社交能力。(3)鼓勵學生走向社會,多參加社會實踐,加強實訓。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是提高中職生口語交際能力和其他方面素質的基本途徑。學校要多經常鼓勵學生積極大膽走向社會,利用假期多參加一些社會實踐,以幫助學生克服性格上的弱點,培養和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動手能力、協調能力以及與人合作的能力等,提高中職生的綜合素質。
3.5 掌握基本專業知識是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保證
扎實的基礎專業知識能促使中職生較快速較有效地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授課教師加強對有關聽、說的專業基礎知識的傳授,學生只有掌握了各種常用聽說形式的特征,才能更輕松地學習和提高口語能力。著名學者葉圣陶先生曾經提出:教師要參照實例對文法、倫理學以及修辭等知識進行深入淺出地講解。文法給我們指出了運用語言的基本習慣,如果違背了文法,講出的話就會不規范;倫理學給我們指出了思維所遵循的基本途徑,如果違背了倫理學,講出的話就會不合理;而修辭學則給我們指出了運用語言的基本方式,如果違背了修辭學,講出的話就會不生動。因此,只有讓學生們掌握了這些基礎性的常識,才能保證在具體的口語教學實踐訓練中取得較理想的成果。將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起來,才能保證學生的聽說能力得到較快度的進步和提高。
4 結語
中職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語文教學中一個核心的任務,重視對中職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是語文課程的要求,更是社會對復合型高素質人才培養的要求,在中等職業教學中有著較大的現實意義。我們要加強對中職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重視,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為生產、服務和銷售等行業培養和輸送更多更合格更高素質的主力軍。
參考文獻
[1] 徐同彬.中職生口語交際能力訓練探索[J].河南教育(下旬),2010(Z2):50.
[2] 陳美麗.因材施“訓”四部曲——摭談口語交際能力訓練教學的開展[J].基礎教育教學,2010(3).
[3] 郭威.中等職業學校普通話教育現狀分析與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1(7).
[4] 唐淑媛.情境教學法在中職語文口語交際訓練中的嘗試[J].理論探究,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