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企合作是一種以市場和社會就業需求為導向的教育模式,是學校和企業雙方共同參與人才培養的過程。采取高校和企業合作,主要是以高校和企業共同開展實習實踐課程教學為切入點,雙方資源共享,為學生提供權威而先進的教學系統,最終達到多贏的效果。
關鍵詞:校企合作;動畫;實訓;就業;人才培養
一、我院影視動畫專業校企合作情況
我院影視動畫專業2008年就與合肥同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合肥華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開始班級掛牌合作,合作內容有基地建設、學生實習實訓、就業安排等。2011年與合肥華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開發動畫片《三十六計》、動畫短片《孟子》和動畫科幻片《恐龍》,我院師生參與其中部分項目制作。2012年與安徽三美動漫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就聯合辦學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自主招生、學生培訓與就業、教師培訓與交流、合作生產動畫片等方面將進行廣泛合作。通過合作將會解決部分學生就業,但就目前合作總體效果來看并不明顯。
二、目前校企合作主要問題
目前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大部分動漫人才的實踐能力都很難達到企業項目制作的基本要求,各種不同的培養方式的嘗試都很難取得明顯效果,也是目前我院現狀。一般學院與企業之間合作都采取以下兩種方式,一種是學院將企業項目引入校內,通過動畫片項目制作來提高教師、學生實踐動手制作能力。另一種是在企業設置實習實訓基地,讓畢業生進入企業實習,但實際操作過程中問題很多很難實施。
主要原因有:第一,項目引入校內牽涉到資金、設備、場地及管理問題,首先教師一般都有授課任務,主要工作還是上課教學為主,很難把大把時間花在動畫片項目制作中,其次由于學生有課程學習,項目制作只能放在課余時間,即使是大三即將畢業的學生,在沒有課程的情況下,也難做到像真正的企業員工一樣,學生遲到、礦工等一系列問題讓企業無法保證項目按正常進度完成。
第二,在企業掛牌實訓實習基地基本上都是解決很少一部分學生的實習實訓,有的甚至沒有學生實習實訓,結果成了空頭實習實訓基地。主要原因是高職學生生源質量無法保證,其本身藝術設計能力就很薄弱,而教師大部分并沒有動漫項目制作經驗,這樣教出來的學生在企業實習實訓上手慢,動手能力差,企業再培養,速度還是跟不上企業項目生產要求。要花精力培養,就牽涉到企業人力、物力,慢慢企業就不再需要學生實習實訓,造成學生進入動漫企業就難上加難了。在這種情況下要達到學生、學院、企業三方共贏的局面確實很困難。
對于企業來說,大量的畢業生畢業適應不了企業崗位要求,都必須回爐進行再培訓,對公司來說,成本無形加大,而有的畢業生在培訓學習結束會選擇跳槽另謀出路,造成公司損失嚴重。因此很多公司在招聘人才時迫于無奈選擇要有工作經驗的人才,對于畢業生來說工作壓力更大了。一方面畢業生求職無望,另一方面用人單位求才若渴。對于這一難題如何解決確實需要進行研究。
三、高職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對策
1.校企合作的堅持,校企合作在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帶動學生就業等方面還是有很重要的作用。雖然在實施過程中是存在不少困難,但通過校企合作還是提高了我院的部分學生實踐動手能力,這點不可否認。校企合作,共同培養企業所需的動漫人才,是解決本土動漫企業人才缺乏的一個好辦法。實踐證明,這樣的模式是適應現代化高等職業教育的客觀需要,是培養應用型高級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教育要發展,根本靠改革。要以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鼓勵地方和學校大膽探索和試驗,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創新人才培養體制、辦學體制、教育管理體制,改革質量評價和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教學內容、方法、手段,建設現代學校制度。把提高質量作為重點。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堅持校企合作,在合作中具體題問題一一對待,對于實習實訓的學生要拿出獎懲措施,調動其積極性,讓學生有企業歸屬感。提前適應企業覺得自己是企業一份子。要留得住人才,不是只停留在表面,企業和學院應該都拿出具體方案。
2.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方案。在原有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上,在與企業合作中,將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有效的改動。在課程上要聽取企業的建議,將課程與項目結合進行深度融合,既是上課也是做項目,學中做,做中學。在課程的體系中突出實踐教學,將企業項目制作流程中分設的崗位應用到課程中,根據生產流程給學生設崗,明確方向。學院在課程教學上要大膽改革,必要時可以考慮小班教學。針對學習方向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培養方案。在這個前提下狠抓落實,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技能培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高校影視動畫專業的學生培養過程中,還要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一部優秀的動畫作品通常不是靠某個人的力量完成的,在工作中互相學習技術水平、提升團隊意識。在動畫學生的大學學習生活期間,學校和企業要保持穩定的互通與合作,筆者相信一定能夠更好地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3.教師進企業,技術人才進學院。很多有經驗的學院重視技能型教師的培養。長期分批安排教師入企業實習1年時間,由企業開具相關的能力證明或者有相關制作作品,才能擔任不同項目的教學任務。對于參加項目制作的教師及團隊,加大獎勵力度,積極鼓勵教師制作項目?;蛘叱闪⑾嚓P制作部專門用于和企業進行項目聯合開發。把有技術的有工作能力的人才引進學院,長期開發項目,再應用到教學中。鼓勵教師寫教材,并應用到教學中。教材開發應聘請行業專家與學校專業教師針對專業課程特點,結合學生在相關企業一線的實習實訓環境,編寫針對性強的教材。教材開發應基于課程開發的基礎上實施從項目入手,然后根據實際使用情況,逐步修正,過渡到校本教材和正式出版教材。
4.學院高度重視。在與企業合作中要考慮長遠目標,項目能出來才能產生效果和收益。除了設備的投入,應該考慮資金的參與,共同承擔風險。在確保項目有序的進行,要制定相關管理辦法,保障校企合作的開展。對于出實踐成果的教師要提高獎勵進行激勵,同時在相關政策上要向實踐教師傾斜,要重實踐,重創新,重應用,要有良好的研發團隊和環境,不能只買設備不重視運用與管理。利用現有的省級實驗實訓基地、教學管理、企業實習實訓基地、企業技術服務等一系列資源,開展有效的實踐教學活動。在各系、部制定的年度工作計劃時,一定把校企合作工作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年度工作總結匯報要體現校企合作工作業績。校企合作成果將作為每年考核各院、系、部工作業績的重要指標,根據各院、系、部校企合作開展的情況和效果,每年評選1-2個系部為校企合作工作優秀單位,從全院評選多名教師為校企合作工作優秀工作者,重點評選校企合作完成的研發項目,學校將給予相應的物質和精神獎勵。
參考文獻:
[1]楊秋,邵斌.關于當前高校動畫專業校企合作趨勢的思考[J].赤子,2009(20).
[2]劉增案,王清華.影視動畫專業校企合作育人機制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教育,2012(25).
[3]國家在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2010-2020年).
(作者簡介:胡雷鋼,安徽廣播影視職業技術學院專業教師,主要授課《MAYA基礎》《MAYA角色設計》等三維設計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