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梅
【摘 要】在新媒體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廣播電臺被邊緣化現象越來越明顯,廣播如何才能迎來發展的春天?作為廣播電臺重要主體之一的新聞編輯,對電臺的發展起著一定的引領作用,新媒體時代呼喚廣播新聞編輯應該具備更高的職業素質和綜合能力。
【關鍵詞】新媒體 新聞編輯 綜合能力
新聞節目是廣播的“立臺之本”,是廣播電臺節目的“重中之重”,作為新聞編輯既要注重編輯技巧的多樣性、編排技巧的靈活性,更要注重聽眾的需求性,以滿足聽眾的需求。隨著新媒體競爭時代的到來,廣播電臺新聞編輯面臨著更為嚴峻的考驗。除了適應傳統的編輯工作的能力要求以外,新的時代對廣播新聞編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談談新傳媒時代廣播電臺新聞編輯應該具備的能力。
一、新媒體時代對廣播新聞編輯提出更高的要求
1、多元化信息凸顯編輯嚴格把關的重要性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和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各種新媒體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產品形式也是多種多樣,微博、微信等層出不窮。新媒體給傳統媒體帶來強烈的沖擊,在傳統媒介里,廣播電視不得不紛紛推出自己的專業頻率、頻道辦有針對性的節目,吸引特定的群體;報紙、雜志也紛紛改版、擴版以求在激烈競爭的格局中搶占一席之地。新媒體的出現對我們的新聞編輯也提出了挑戰,但從把關人這個角度來說,海量的龐雜的信息需要編輯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多元化的思想和價值觀,更需要新聞編輯把握導向。作為電臺的廣播新聞編輯,除了每天要完成省委省政府的一些規定宣傳稿件外,還要處理大量的地方臺來稿、通訊員來稿以及來自網絡上的信息,這些多元的價值取向、泥沙俱下的網絡信息,要求我們的新聞編輯要進一步明確傳播的使命,要把握主流價值觀,只有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的精神食糧才是我們需要的。
2、新媒體的競爭凸顯廣播新聞編輯策劃的重要性
如今,單一媒體的影響力在不斷下降,必須拓展傳播渠道才能贏得更好的發展。廣播可以通過大型活動擴大影響,塑造品牌。在新傳媒時代愈加激烈的競爭狀況下,舉辦身邊的、互動的、落地的媒體活動對廣播而言非常重要。而新聞編輯恰恰在新聞策劃中起著主心骨的作用,這在重大的突發事件、體育賽事、節日慶典的集中報道上體現得尤為明顯。為了做出獨家的報道,編輯、記者往往需要從不同角度、多側面進行挖掘和闡釋,新聞的競爭已經不僅僅局限于現場的采集,而是涵蓋了前期的準備到后期的制作、加工,從選題、組稿到最后播發,編輯的出謀劃策工作始終都要跟進。比如今年4月20號四川雅安蘆山發生7.0級強烈地震后,中央電視臺、中央電臺以及四川衛視做出了最快速的反應,地震發生后立即組織策劃推出大型直播特別節目,全天候關注雅安蘆山地震災情和救援進展,讓民眾能第一時間了現場的情況。這對新聞編輯的應急能力、組織、策劃能力都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試想,在信息如此快速的今天,一家媒體如果對重大突發事件失語,或者說對新聞反映比較滯后,那么這樣的媒體還有發展的空間嗎?還能在激烈競爭的新媒體中占有一席之地嗎?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3、新媒體競爭凸顯服務信息的重要性
廣播電臺是新聞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貼近民眾的重要新聞平臺,如何更好的發揮廣播輿論宣傳和群眾喉舌的作用,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加強廣播的管理和建設。如何服務好聽眾是現代媒介激烈競爭的一個焦點,無論是網絡、報紙、電視還是手機都在以不同的形式推出不同的服務信息,這就要求我們的廣播新聞編輯要有更強的服務意識。比如,我們新聞廣播就在早間開設有一檔生活服務類節目《生活百科》,這檔節目無論是專家聽評還是專業的聽眾收聽調查,收聽率都非常高,其成功之處就在于新聞編輯的用心獨到和節目播報的自然、親切,而且資訊類信息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讓聽眾在收聽中受益。當然,為了適應廣播發展的需要,不光這一檔節目,我臺也在其他各檔新聞類節目中增加了服務資訊類節目,增強節目的可聽性。
二、新時代背景下廣播新聞編輯應具備的能力
1、新聞把關能力
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是新聞節目必須要堅持的首要原則。這就要求新聞編輯要具備高度的政治意識,在確保欄目和稿件有正確的輿論方向的前提下,導向不能出錯,內容一定是健康、積極、向上的;同時還要根據本臺的新聞欄目的定位做好欄目的策劃和編輯,要從廣播電臺的發展和聽眾需要的角度出發開發不同的欄目,提升節目的質量。例如,我臺目前正在整合資源、醞釀改版幾檔新聞節目,主要就是針對不同時段、不同聽眾,從聽眾角度出發,開發各具特色的節目,以更好地適應廣播的發展。
2、敏銳的新聞意識
進入新媒體時代,廣播要想在競爭中贏得先機,還要在新聞的深度、廣度上做文章。新媒體時代新聞的深度挖掘要求新聞編輯必須具備敏銳的新聞意識,對外界發生的各種變化能做出及時準確的分析判斷。廣播新聞編輯應能從各種信息和突發事件中收集線索,找出選題,再根據事件的新聞價值、編輯方針及媒體自身定位等一系列因素進行篩選,確定新聞報道方向,通過編輯策劃,重新配置信息資源,深挖選題內涵,拓展新聞報道的深度和廣度。
3、選稿和編稿的能力
新聞編輯是新聞信息的重要把關者,如何選取有價值的新聞,把握時事熱點等,這些都需要新聞編輯具有高度的專業的新聞素養和新聞精神。比如:一些地方臺來稿,為了追求發稿量,有些記者可能會不負責任的夸大新聞事實,給某些新聞冠以:諸如“我省首家”、“全省最大”等字眼,以此想引起編輯的注意;還有的是在時效性上造假,明明是昨天甚至是前天的新聞硬是給它扣上了今天的“帽子”。諸如此類的問題都要求我們的廣播新聞編輯要慧眼識金,當好把關人。再比如,一些網絡媒體,為了吸引眼球而制造一些聳人聽聞、彎曲事實的標題,通過標題人為地擴大事件的受關注程度。錯誤的或者夸大的信息會擾亂視聽,也會增加受眾的閱讀負擔,久而久之,勢必會影響媒體的公信力。假新聞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對假新聞的態度和擔當。這就要求廣播新聞編輯在心中筑起“零容忍”假新聞的長堤,擔當起發布真新聞的責任。廣播電臺的新聞稿相比其他媒體稿件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廣播稿是音響新聞,廣播的這一特點也決定了廣播新聞編輯要具備駕馭聲音的能力。因此廣播新聞稿件不但要用心、用手去寫,還要用耳朵去聽,用嘴巴去讀。作為廣播新聞編輯要豎起耳朵改稿,編輯出適合聽眾聽的稿子。
4、要有決斷力
新聞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時效性,新聞工作從來就是要與時間較量。重大的突發事件如何報道?該凸顯哪些因素?考慮社會效應還是考慮廣告利益……幾乎可以說,新聞報道的每一個細節都滲透著編輯的決斷力。比如我臺早間有一檔新聞節目叫《媒體縱覽》,主要關注的是各大媒體對社會熱點新聞的評說。在雅安蘆山發生7.0級強震以后,臺里領導果斷決定,停掉這檔節目,推出了一檔特別節目《雅安平安》,反映安徽人民對四川人民的關懷和支持。編輯連夜策劃文案,組織材料、制作片花,特別節目推出后反響不錯。編輯的思想決定著節目的質量,一檔好聽的節目必然是凝聚著編輯大量的智慧和心血,決斷力就是其中的一方面。
5、要與時俱進
隨著新媒體競爭不斷加快,對傳統的新聞編輯也提出挑戰。時代的發展要求廣播新聞編輯不能只停留在過去報紙加剪刀的時代,要與時俱進,不但要會使用各種現代的通訊工具和廣播設備,而且要會使用微博、微信,同時還要不斷創新編輯思路,策劃出適合廣播發展的欄目,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比如最近我臺就在一檔晚間節目《聽天下》中開設了與微博互動的小欄目,叫《微觀世界》,這里不但編發當天及時的微博短信,當然這些微博短信都是各大主流媒體的官方微博,這樣確保內容的真實可信,同時推出一些微博互動話題,讓聽眾在快速了解各地發生的即時新聞的同時,還可以及時與網友進行互動,讓節目形式更新穎、內容更好聽。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如果傳統媒體還固步自封,那么在微博等新媒體的沖擊下,路子只會越走越窄。反之,如果開門辦臺,讓聽眾參與,與聽眾互動,道路就會越走越寬。
參考文獻
①張默:《新聞采訪寫作》,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
②楊璐、賈艷艷:《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安徽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廣播)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