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梅
摘 要: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會聽”是小學生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的必要前提和基礎。因此,培養低年級學生的傾聽習慣顯得尤為重要。立足教學實踐,結合實際教學案例,從創設情境使學生想聽、教給學生“聽”的方法,使學生會聽、聽與說結合起來,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等五個方面對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傾聽習慣做了一定的探索。
關鍵詞:低年級學生;培養;傾聽習慣
新課標在口語交際這方面有明確的要求:“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聽”則顯得更為重要。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種學習方式,“會聽”都是必要前提。
反觀現在課堂,往往是老師一提出問題,學生便不假思索地就舉手,于是常常答非所問,或者是別人才說一半,他就插進來,別的同學發言他不聽,全然不顧別人,那些坐著認真、耐心傾聽別人講話的人沒有了。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下,違背面向全體的原則,不利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這些現象在低年級很突出。因此,針對這一問題,在長期的教學中,我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僅供參考。
一、創設情境使學生想聽
小學生具有好奇的天性,在日常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兒童的這份天性,善于創設教學情境以激發學生傾聽的欲望。譬如,教學《找規律》時,教師設計“猜一猜”的游戲情境,依次出現有規律的排列,讓學生猜測下一個出現的圖形,這樣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很快進入學習狀態,思維也興奮起來;教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時,教師利用小猴分東西的故事引入;或者把某堂課中的每個環節用故事串連起來等方法,為學生搭建聽的平臺,使每一個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時,其他學生都能認真傾聽,并發表自己的看法。
二、教給學生“聽”的方法使學生會聽
要培養學生認真聽的習慣,除了讓學生想聽外,還要讓學生知道從何而聽,這就要老師適時地誘導點撥,教給學生方法,使學生會聽。主要有:聽明白;有無不認同的意見;帶來了什么啟發。主要讓學生明白聽別人講話不是只聽“熱鬧”而是帶著問題去聽,在大腦中多問幾個為什么。具體的方法有:
1.聽優點
訓練學生聽優點的能力,主要是基于兩方面的考慮:從聽者的角度看,聽優點有利于他們發現他人的閃光點,為自己樹立學習的榜樣;從說者的角度看,聽優點是對他們的一種肯定,有利于培養他們的自信心。這樣的訓練,更能促進學生之間“文明和諧”的人際交往。在課中可以利用你聽懂了嗎?他說得好嗎?好在哪?等問題提醒學生如何去聽取別人語言中的優點,補己之短。
2.聽缺點
訓練學生聽缺點也是從兩方面考慮的:從聽者的角度看,可以通過發現他人的不足,避免自己犯同樣的錯誤,培養規范的聽說習慣;從說者的角度看,有利于他們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改正,培養勇于接受他人勸告的品質。通過這樣的訓練,還能促進學生之間互助氣氛的形成,發展“合作精神”。
3.聽異同
讓學生聽差別不大的話語,比較異同,可大大提高學生聽覺的靈敏度,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敏感度,養成規范的聽說習慣。
三、聽與說結合起來,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
在教學實踐中,要注重將“聽”與“說”結合起來,這樣更有利于培養學生傾聽的好習慣。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檢驗他們是否聽了,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讓學生重復別人的回答或你能比他說得更好嗎?這樣“聽”與“說”結合起來既培養了學生傾聽的習慣,又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
四、充分發揮評價的作用,促進學生傾聽習慣的養成
在教學時教師根據學生學習情況應及時恰當地進行評價。一個眼神、一句贊揚、一個微笑,都能收到明顯的教育效果。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感。
五、加強聽力技巧的訓練
1.抓緊時間分析選項
我們目前所做的聽力練習大都采取所錄音選項的形式。選項是理解的關鍵,它可以幫助學生預測將要聽到的材料的內容,也可提示聽的重點。因此,必須學會在短時間內分析和對比選項的不同之處。
2.作記號
在選項內容較長,數字較復雜,人物較多的情況下,在幾秒鐘內準確理解并記住選項差異不容易。可邊聽邊在相關處作些記號,以便時間充裕時從容答題。
提高聽力技能的根本途徑在于多聽并會聽。多聽,需要教師幫助提供好的聽力材料及保證足夠量的訓練;會聽,需要教師提供、教會學生有效的方法。如果我們能調動起學生的熱情,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精聽與泛聽相結合,訓練與娛樂相結合,持之以恒,相信心血不會白費。
參考文獻:
[1]徐冬茹.淺談小學生傾聽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J].黑龍江教育,2005(2):30-31.
[2]姚瑤.理解應從傾聽開始:淺談培養低年級學生的傾聽習慣[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1(4).
(作者單位 四川省雅安名山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