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臻華
摘 要:作為高中生初次深入接受地理知識,且由于高中地理的知識較為復雜,需要學生理解記憶的內容較多,因此有必要探討一下如何構建高效性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同時也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高考的大背景下,許多學生對待學習也帶有很明顯的功利色彩,新課改明確要求廣大教師在課堂上要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才能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新課程改革
自2001年6月國務院頒布《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以來,我國正式啟動了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同時教育部也隨即制定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在《綱要》中我們確定了基礎教育的改革目標,并研制了各門課程的課程標準和指導綱要,提出新課程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的改革目標,“培養學生積極探究、主動參與、勤于動手的能力,提高學生搜集、處理信息和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教授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而高中地理課程作為高中生初次深入接受地理知識,且由于高中地理的知識較為復雜,需要學生理解記憶的內容較多,因此有必要探討一下如何構建高效性的高中地理課堂。
一、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筆者在與同行進行交流的過程中,發現目前高中地理課堂由于受到應試教育與高考指揮棒的影響還存在許多的問題,主要如下:
1.教師方面的問題
由于一些高中地理教師很少是地理專業畢業的教師來進行任教,很多都是高中具備一定的文科背景,而大學學的與地理沒關聯的專業的教師來替任。因此,許多教師存在教學目標的制訂與課程標準的要求相脫節的情況,在教學中過于依賴教材,同時教學方法也較為陳舊,且不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革,從而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卻忽視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最后有的教師的課堂應變能力較低,不能勝任高中課堂的高節奏性。
2.學生在學習上也存在一定問題
在高考的大背景下,許多學生對待學習也帶有很明顯的功利色彩,即一切向總分看齊,在對各學科時間分配上,許多學生都比較注重三門主干課程,甚至有的學生在地理課上做著其他課程的作業,總體上表現出對地理課程的不重視。當然,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地理課程本身具有較為復雜的特性,需要記憶的知識也比較多,而目前許多孩子均處于較好的生活條件下,因此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從而在面對難度較大的知識點時,均缺乏鉆研精神。
3.課堂教學方面存在問題
在高中地理課堂上存在如下問題,具體表現為教師平鋪直敘過多,創造情景少,即課堂上教師花過多時間在講臺上給學生講述知識,只是單純地把課本知識講授給學生聽,教師在課前也沒有用心來設計,教學導入無意境、無懸念、無趣味,很少關注學生的興趣。課堂上教師講述太多,學生活動少,教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學生左耳進,右耳出,知識根本就沒進入學生腦海,教學效率異常低下。還表現在師生之間低效互動多,課堂落實情況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過于追求形式化的互動,追求膚淺的所謂活躍的課堂氣氛,而忽視課堂互動的效益和對效果的反饋矯正,不關注教學目標的落實,更不可能將教學目標“落實”到底。
二、構建高中高效地理課堂的策略
1.規范教師行為,構建高效課堂
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同時也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鑒于此,要構建高效課堂,先要從規范教師行為入手,規范教師的行為主要要從備課、課堂教學等幾個方面入手。在備課方面可以要求教師在課前一周集體進行備課,寫導學案,再根據個人任教的班級的具體情況進行二次備課,即做到備課理論與教學實際相結合。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提前選取適當的典型案例來進行深入剖析,增加學生的理論知識,形成一個初步的結構系統。
首先,需要教師重視課堂基本過程,明確教學目標,并適當進行診斷補償。教師在進行知識講述過程中,需要將本節課要講述的知識在黑板上進行板書或是投影,從而向學生進一步進行說明,同時需要教師結合導學案例,診斷學生在預習中存在的問題,使學生明確學習的重點目標。其次,引導學生依據學習目標,進行自主學習,即學生根據學習目標和批改后的導學案例進行自學、修改和完善所做的例題,或根據例題來深入研究已達到對課堂知識的回顧。最后,針對具體知識來展開課堂交流,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針對相關知識點組織學生之間或師生之間進行交流互動,增強課堂氣氛。
2.規范學生的學習行為,構建高效教學課堂
新課改明確要求我們在課堂上要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因此教學中我們需要尊重學生這一身份,引導學生課前預習,在上課前就做到對課本知識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并根據自己地理知識的積累來對新知識的主要內容形成屬于自己的見解,并把握住其中的重點、難點。同時要創設條件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互動中,組織學生圍繞目標進行合作探究。
3.適當的試題訓練來發現不足
在課堂結束后,教師可以適當給學生安排幾個小試題或者是一個綜合性的大例題來檢驗一下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以及從中找出一些對學生的重點難點的知識,在下次進行課程開始前進行回顧。當然,適當的試題訓練也可以幫助學生來加強對新知識形成系統化的理解。
高中地理課程高效課堂的構建對提高高中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有著較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從自身、學生以及教學活動中三方面出發,從而進行整體把握。在教師方面,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水平;在學生方面要積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環節中;在課堂上要讓學生做回教學活動的主人公,而教師則退居后慕,從幕后來指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楊禹林.高中地理有效教學策略淺談[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
[2]孟成偉.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學探索[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08.
(作者單位 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