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靜
摘 要: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學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同其他院校學生相比,中職學生基礎薄弱,對語文學習興趣不大。因此,優化創新的教學手段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主動投入語文殿堂,對學生良好文字基礎的建立,對專業知識的高效學習有重要意義。本文在多年的教學經驗中,提出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方法的優化與創新策略。
關鍵詞:中職語文 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2(c)-0076-01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應用關系著學生知識獲得、技能掌握和能力形成的程度。而中職學校低質的教學質量往往是由教師呆板、單調的教學方法造成的。因此,為使學生能夠激情洋溢的自覺投入語文知識的探索,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運用、需要其和諧民主課堂氛圍的創建。
1 構建和諧語文課堂
作為學生汲取知識的主要基地,良好的課堂氣氛有助于增強其學習的熱情。
1.1 師生關系融洽
融洽師生關系是和諧語文課堂構建的基礎,因此,語文教學需要教師積極努力拉近師生距離。
(1)常露微笑。伸手不打笑臉人,微笑對于人類之間距離的拉近有重要作用,課堂上,教師的微笑猶如一縷春風吹走學生焦慮的情緒;猶如一輪暖陽,溫暖學生孤寂的靈魂;猶如一陣春雨,洗凈學生的心靈。在教師的微笑中,學生遲滯沉睡的思維得以激活,沉悶枯燥的氣氛得以掃除,在活躍的氛圍中,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
(2)賞識教育。中職院校的學生平常很少得到家長和老師的贊賞,作為其最大的遺憾往往容易是學生厭學原因。因此,教師應利用學生這一心理,結合學生的閃光點,將賞識教育滲入語文課堂教學。賞識教育并不是無原則的鼓勵和表揚學生,而是要善于賞識學生的行為結果,以激發學生的動機和興趣,使其行為得以強化。可以為學生創造環境,為其發展指明方向;可以適當的提醒學生,增強其心靈體驗。當然,沒有批評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因此,在及時、真誠贊賞學生的進步,培養其自信心的同時,還要將藝術性的批評教育與之相結合,使其對自己的錯誤有明確的認知,并勇于承擔相應的責任。在完整認識事情的同時,形成其完整、健全的人格。
(3)雙邊提問。語文教學,需要對學生強烈探索精神及求知欲望的激發。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可以有意識的設置適當的問題,在學生嘗試回答時,教師要及時予以肯定,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探索興趣。對于其不完整、不正確的回答,教師也要善于進行引導,使其注意力從結果轉移到答案方向上,在保護其積極性的同時,使學生學會正確的思考方法。另一方面,教師還要認識到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使師生關系拉近的同時,有利于其思維的開闊。
2 創新語文教學方法
中職語文教學要結合學生特點,凸顯語文在其學習中的服務職能。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語文教學方法不斷進行優化和創新,使語文能夠更好的為其專業服務。
2.1 語文與專業相結合
中職生作為即將走上社會和工作崗位的實用性人才,開展學校教育的目的是輸送合格的高素質人才。在就業為導向的教育理念下,決定了語文教學要與專業知識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保持學科知識體系的基礎上,要突出語文的服務功能,使其與專業課能夠相互滲透、緊密結合。具體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適當調整教材內容,將語文知識“學以致用”的理念灌輸給學生,使其看到語文作為專業學習的基礎,明確語文學習的必要性,從而激發其主動學習欲望。比如:我曾經帶過一個音樂專業的班級,這個專業的學生普遍對樂理課比較感興趣,他們認為樂理知識的學習是自己選擇中職院校的原因,也是自己走上工作崗位的基本技能,而語文課上不上都無所謂。針對這一現狀,我在課下專門搜集了大量關于音樂的知識,包括中國古典音樂和西方音樂的淵源及與之相關的小故事,在授課過程中,我有意識的進行滲透,通過灌輸這些豐富的專業知識,改變了學生的錯誤觀念,激起了其興趣,語文課堂教效果明顯提高。
2.2 語文與時代相結合
語文教學也是傳授做人理念的過程。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善于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關注國際動態、關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明辨社會中的假惡丑與真善美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汲取豐富知識,使學生從健康成長和維護國家利益的角度考慮問題,在對自己的人生良好規劃的基礎上,實現自己的理想。因此,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將時代特點和鮮活實例滲入語文教學。比如:在講授《奧林匹克精神》的時候,我就結合當時電視上正在熱播的《我是特種兵》和《火藍刀鋒》,讓學生在明確生命真諦的同時,樹立起愛國的情懷。在正確的人生態度和愛國的情懷指引下,學生才能夠從內心深處對語文充滿熱愛,其創新的意志、激情和靈魂才能形成,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才能有效提升。另一方面,在考察科學史、挖掘科學精神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獲得真實和直觀的情感體驗。因此,語文教學還要注重對學生良好品格修養及嚴謹科學態度的培養,使其在挖掘科學史的過程中獲得智慧,實現對其創新意識及創新精神的培養。
3 重視語文教學互動體驗
教學過程中,教師恰到好處的互動體驗能夠實現教與學的最佳結合。
3.1 降低教學難度
教學難度的降低,是有效互動活動展開的前提。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的設置要以中職學生實際情況為基礎。教學難度的把握要以實現知識傳授、有益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為原則,避免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產生負面影響。比如:在學習老舍的《茶館》一文時,可以這樣制定教學目標:
(1)比較“共商國是”和“莫談國事”的不同。
(2)分析文中吳祥子和宋恩子帶走劉麻子的原因。
(3)分析文中王利發、常四爺、松二爺及劉麻子和唐鐵嘴等人物形象。
(4)小組合作表演文章片段并分析文章刻畫人物的方法。
在這樣難易結合的教學目標中,學生通過探究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有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3.2 結合心理特點
處于情竇初開時期的中職生,往往對愛情充滿期待。然而,不正確的價值觀和愛情觀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幫助學生獲得正確的情感體驗。比如: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時,可以組織學生以友情和愛情為話題展開討論。在活躍、融洽的課堂氣氛中,學生充滿激情閱讀的同時,也能樹立正確的愛情觀。總之,在涉及學生興趣的話題中,教師都可以結合教材內容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使學生高效學習語文的同時,為其健康發展指引方向。
4 結語
總之,通過對教學方法的優化與創新,改變語文教學一潭死水的狀況,使師生間在友好互動的基礎上形成良好、和諧的學習氛圍,為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語文學習,為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熊瑛.讓語文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淺談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J].科學大眾,2009(5):28.
[2] 杜靜.淺談中職教學中如何教“活”語文課[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3):131.
[3] 吳新高.淺議中職學校語文課堂的講解法[J].科技信息,2009(15):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