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惠惠
摘 要:班級是學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單位,也是班主任進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組織保證。“班級管理,即教育者與班級中全體學生一起,為著既定的目標,在民主協商的基礎上,通過組織、調控、溝通、評價等手段,不斷創造和整合班級教育資源、優化班級生態環境、促進合作與溝通,使學生健康愉快地生活,主動、全面和個性化發展的歷程”。班級管理的運作狀態,直接影響到班級教育功能的發揮和學生身心全面、健康、和諧的發展。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 班級管理 資源利用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2(c)-0210-01
初接手現在的班級是在初二,經歷了一年的初一生活,這幫孩子恰巧在初二時進入“青春期”。面對這幫習慣還需加強訓練、心理不穩定的學生,初一一年的語文老師給這幫孩子留下的又是一張嚴厲的臉龐,我面臨著接手這個班級的第一個挑戰:“我該如何讓他們盡快的接納我?”
1 巧用資源搭橋梁,關心呵護暖生心
為了進一步了解學生動態,更快的打入“學生內部”,我打算建立班級QQ群,誰知等我在班上公布這一消息時,小姚來了一句:“老師,我們班有班級群!”我一愣,隨即跟了一句:“那你把我也拖進去唄?”轉身,利落的在黑板上留下自己的QQ號;回眸,收獲滿室驚訝的目光。短暫的猶豫之后,小姚應了下來。隔天,我的頭像開始在班群里閃爍。
事后,也曾經問過幾個頗感“驚訝”的當事人,回答說是:“原來老班也上QQ啊!還能和我們聊天。”敢情我在他們的心目中就一直是“老古董”的形象。所以,開學不到兩個周,我已經得到了學生的認可。
“讓學生愛自己的班級”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是我的第二個挑戰。我開始著手創建班級博客,起名字時難住了我,左思右想,這不也是為了學生嘛,干脆把球踢給大家伙,一起費腦筋。還是學生有辦法,“老師,咱們是10級1班的,我們的Q群就是‘永遠的101班,博客也用這個吧!”多好的名字啊!簡單而又好記,“永遠”讓我們真的永遠難忘吧!
我要讓“永遠的101班”成為班級每個學生留戀的家。在這片陣地上,我充分發揮了班主任的功能:“新學期寄語”讓每個學生在開學前整理心情,調整狀態,讓每個學生知道班主任新學期對他們寄予的期望;“每日作業”讓那些沒養成記作業習慣的學生的家長有了可循之跡,大大提高了作業數量與質量;“溫馨提示”更是融我的關心于字里行間,讓每個學生感受老班的關心與呵護;而“學生風采”給了每個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班級博客”的創建一下子拉近了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每日的博客更新,讓學生和家長體會到了我的辛苦,時常更新的精彩博文與影音資料讓學生看到了自己的成長。
2 細花心思做文章,家校聯手促發展
辛苦了一學期,整個班級煥發了新的光彩。“黑暗”的青春期如約而至。青春期的孩子們啊,你們內心的動蕩不安也讓我寢食難安啊!“如何合理的疏導這個時期的學生心理問題”成了我的第三個挑戰。接手班級的第二個月我開始著手準備“班級的圖書漂流角”,我要通過這個小小的角落培養學生的“為他心”和“責任心”。短短的半個月時間,我班的圖書角已經有200多本“居民”了,看到每個孩子欣喜的表情,我真的是很欣慰!接下來的日子可想而知,有了書的引導,課間喜歡瘋鬧的學生安靜了下來,不同的文本給了學生不同的感悟,為了讓書中的精髓在班中傳承,我結合閱讀課在班內分別開展了“好書推薦會、讀書演講會、文本專題解讀”等讀書活動,內容豐富的讀書活動讓學生的心沉淀下來,而書中優秀的精神世界又讓學生有了充實靈動的思想。
可僅僅靠“書”的引領還遠遠不夠。適逢德育室舉辦的“班主任培訓”,每天聆聽市級優秀班主任的管理經驗是我的又一法寶;不僅如此,期間的“團體活動”讓深深感受到集體活動對個人的巨大影響。如果說“班級圖書漂流角”是我的第一步策略,那么現在,我開始了我的第二步策略:“班級團體活動”。
還記得第一次進行時得益于李忠偉老師的點撥,當時,班級一名學生丟了35元錢,事發3天后才告知我,雖然調查的結果都指向班級另一名學生,可是沒有實質證據,我又怎能隨便往一個孩子身上潑臟水呢?于是我在班內進行了“愛心募捐”活動。事后,這一活動在期中家長會上我做了解釋,并把錢給了學生家長,家長卻執意不收。從這次活動中我看到了集體的力量,由于事前我沒有指責性和暗示性的語言,所有一開始向我匯報“嫌疑人”的學生,再也不用鄙視的眼神看待那名所謂的“嫌疑人”了,“信”和“愛”開始悄悄的在班內蔓延。
2012年3月我開始參加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的培訓學習,這次培訓讓我獲益匪淺,學習期間我開始搜查關于班級團體活動的大量資料,最終選定“積極心理學”運用到班級活動中。于是,班級又有了新的規劃:兩周一次的“班級團體活動課”。
這一活動的開展,讓所有的學生欣喜若狂,“環保時裝”啟迪學生的智慧;“智闖雷陣”激發學生的斗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優勢大轉盤”則讓學生充分認識和了解自己的優勢,讓學生學會用自己的美德和優勢積極的生活;“迷失叢林”讓學生明白團隊的智慧高于個人智慧,只要學會運用團隊工作方法,就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每一次的室外活動,我們班必是萬眾矚目的焦點,經常聽到這樣羨慕的話語:“看,他們班又搞活動了!”
其實,兩周一次真的很累,作為班主任我要做很多工作,室外活動時更要提前畫好場地,可是,我的心很快樂。在學生的“成長札記”中,我經常看到家長這樣的話語:“惠惠老師,您對孩子比對我們對孩子還要好!”家長會上,我與家長經常是手拉著手,每當聽到家長說起自己孩子的種種“劣跡”,我總會打開博客,翻開活動記錄,找出與這個孩子有關的點點滴滴,看到家長開心的笑臉,聽到家長由衷的感謝,我想:其實,只要自己能細花心思,巧用資源,每個學生都會得到良性發展。
3 成長路上留足跡,師生相印創新篇
打開百度,搜索“永遠的101班”,46張歡樂的笑臉就會呈現在您的面前。這里有我們成長的足跡:一張張照片、一段段視頻、一篇篇文章,還有老師溫馨的話語……一步步走來,“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成為我們的座右銘,“蓬勃向上,個性生輝”已深深的印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間。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我會和永遠的101班一起,在“放眼世界,心懷祖國,勇往直前,快樂生活!”的班級宣言下,用堅強、樂觀、感恩和關愛的心態去搏擊長空,成就自己的未來之路!
參考文獻
[1] 張殿卿.班級成長活動—— 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途徑的探討[J].學園:教育科研,2011(22):181-182.
[2] 林冬桂.論班級教育管理的科學運作過程[J].教育導刊,2006(4):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