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輝
摘 要:本文主要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就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進行探究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培養策略,旨在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增強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積極性,進而提高小學美術的教學質量,同時,也為廣大同仁今后的教學提供一定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關鍵詞:小學美術 創新能力 策略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2(c)-0251-01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他們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研究者、發現者和探究者,這種精神需求在兒童時期表現特別強烈。”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給學生盡量多的提供探究的機會,讓他們自己在實踐中去摸索、研究,感受探索的過程的快樂充實,體會成功的喜悅,而且這種成就感將不斷的激勵他們去探索,促使他們走上成功的道路。美術課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會對他們將來的學習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
本文主要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就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進行探究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培養策略,旨在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小學美術教學質量,給廣大同仁提供借鑒和參考價值。
1 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創新能力策略
1.1 營造輕松學習氛圍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前提
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需要給他們創造一個民主、自由、平等、和諧、開放的氛圍。教學的過程是一個互動的過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雙方是有直接相互影響的。教師心氣平和,那學生情緒也會自然、放松。教師情緒激昂、飽滿,學生也會跟著勁頭十足。在美術課堂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個性,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問題、思考問題,拉近與他們的距離,了解他們的意圖,幫助他們解決在繪畫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盡量不限制學生的思維,給他們自由創作的空間和表現的機會。例如,我們在教授繪畫課時,可以讓學生自由進行繪畫,可以站著也可以坐著畫,可以邊畫邊聆聽一段優美的音樂,教師還可以在學生繪畫的同時,給他們講一些笑話或者腦筋急轉彎等,來調節氣氛。對于繪畫的要求,教師可以規定一個主題,提供一些參考,給學生多一些自由發揮的空間,這樣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畫出自己心目中的圖畫,使得學生思維得到發散,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再者,對于學生的創新,不應隨便加以否定,學生沒有了被批評的顧慮,創造有了安全感,就會更敢于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意見。教師要鼓勵學生勇于發問,敢于猜想、提出假設,對他們創新的思維要進行肯定和表揚,鼓勵標新立異激發他們探索研究的興趣。
1.2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現代美術教育家伊頓說:“教育是一種勇敢者的探險—— 尤其是藝術教育,因為它涉及到人類的精神創造。”由此可見,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階段是一個人認知活動和思維活動最為活躍的時期,這個時期更易接受吸納新的事物,活躍的思維對于事物總是會大膽熱情,敢于猜想,善于模仿。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自身的條件,教學的環境氛圍,通過借鑒已有的認知,引導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去,從而創作出有新意的美術作品。例如美術活動課—— 《花地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培養,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首先選定繪畫方法,然后準備好要使用的各種工具,然后通過集體的智慧,各自設計一個不同風格的地毯,然后把全體同學的設計的地毯拼連在一起,成為一幅大地毯畫。這樣不僅滿足了小學生的表現欲望,還培養了他們的創新精神。在繪畫設計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進行相互的溝通交流,互評、對比自己的作品,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到東西,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因勢利導,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培養他們養成寶貴的藝術個性和創造素養。
1.3 培養學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要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首先要保護好他們獨特的個性,給他們創造一個能夠自由想象、自由發揮的環境和空間。美術教學應立足實際,從自身角度去審視,用特定的方式把自己獨特的內心世界展現出來,同時對于他人作品也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教師發現學生作業中的亮點時,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加以表揚和鼓勵,發現不足,要和學生進行溝通,耐心的進行引導和幫助。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完善他們的個性,一個民主、平等、溫馨的環境氛圍是非常必要的。創造想象是創造活動的基礎,要培養學生創新,就要引導他們善于觀察周圍的事物,積極的去展開想象,這是學生創新所必須的。美術課程中的剪紙、捏泥等教學活動就是為了培養學生們的想象力和觀察能力。教師要結合學生特點,激發他們強烈的表現欲和創作欲望的沖動。美術課堂有其自身的優勢,教師可以結合課程本身特點,培養他們敏銳的觀察力,激發他們充分的創造想象力。
1.4 培養學生的創新技能,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作為美術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各年齡段的特點以及個體之間的差異來因材施教,從孩子們的角度去看問題,用兒童的眼光來引導他們學習,培養他們積極思考問題的習慣,使他們能快樂的學到專業的知識技能,并且樂于不斷的發現和創新。學生在美術活動中得到肯定,就會感受到成功,會有成功感和自豪感,這些對于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是至關重要的。教師要看到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單獨的個體,他們每個人的內心世界獨特而且具有巨大潛能。例如,我在講授《香甜的水果》一課時,我讓學生先認識不同地區、不同季節的五彩繽紛的水果,然后讓他們結合自己生活中所接觸過的水果,進行想象,大膽創造,讓他們擁有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利用多媒體設備,我向學生展示各種不同材料表現出的不同構造形態的水果,加上大量的素材照片,營造出一個和諧溫馨的學習氛圍,也減輕學生憑空想象的壓力。美育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簡單的教會學生畫一幅畫,而是要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審美能力以及表現能力。
2 結語
總之,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每個教師的基本職責。美術是一門特殊的學習,特別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因此,要想真正落實創新教育,就要全體教師和學生樹立一種全新的教育觀。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充分展現美術教育的藝術魅力,是新課標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蘇曉梅.美術教學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培養創新能力[J].青年與社會:中外教育研究,2011(11):113-114.
[2] 劉清惠.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J].大江周刊:論壇,2012(7):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