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燕
摘 要:早讀是一種傳統的讀書方法,好處很多,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早讀的有效性談了認識。
關鍵詞:小學語文;早讀效率;早讀課堂模式;朗讀方式
語文教學開設早讀課是新課標繼續倡導傳統教學的“重視知識積累、提高文學素養、促進學生識記能力”的一條重要渠道,更是對學生進行身心等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之一。早讀的好處很多:多讀多背,有助于更好地鍛煉記憶力;能夠培養學生語感、口語表達能力以及好的讀書習慣。另外,在閱讀中還可以增加知識內涵,全面提升思考力,改進綜合素質和氣質,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意志力,使學生身心健康……
盡管教師對早讀已經非常熟悉,但是真正有效利用這珍貴的幾十分鐘的人并不多,通過調查問卷我們發現,影響早讀課有效性的問題有:朗讀內容基本都是課本上的朗讀背誦課文,這樣對培養他們的學習態度與閱讀習慣極其不利;讀書目標不明確,學生不知道通過今天的早讀課達到什么目標,知識取向性不明確影響讀書的質量;還有學生懷著“濫竽充數”的心理,使朗讀流于形式。
于是,我根據學生知識基礎,通過集體研討確定早讀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組織形式等,準備對學生進行早讀實踐性指導。
一、明確早讀教學內容及目標,提高早讀效率
早讀課是課堂知識的鞏固和課外知識延伸的重要陣地,我一般是在前一天放學時布置第二天早讀的內容及要求,早讀的時候在黑板上再寫出本次早讀內容及要求,使全體學生做到心中有數。
二、開發有特色的早讀課堂模式,拓展學生視野(或課外知識)
早讀課堂形式不像課堂教學那樣嚴格,但它能充分顯示學生的主體性,在激發學生學習語文興趣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對于早讀來說,好的組織方法是體現早讀價值與吸引力的重要保障。
通常我是這樣安排的:每天的早讀前十分鐘都是課外知識拓展時間,時間充足,避免學生得不到充分展示而失去興趣,然后做2~3分鐘小結,后二十幾分鐘主要是當天或前天課文的朗讀和背誦,這樣也不會偏離早讀本質。前十分鐘內容也是提前規定好的。周一:新聞播報——來自新聞媒體、生活見聞等內容;周二:名言警句薈萃;周三:優秀作文、精彩片段賞析;周四:配樂詩歌朗誦會《三字經》賞析朗讀教學,周五:自編小課本劇表演。
《三字經》是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寶貴遺產,現已有七百多年歷史,共一千多字,可謂家喻戶曉,膾炙人口。它短小的篇幅,蘊含著許多深刻的道理,廣為流傳。百家講壇《三字經》全集中,錢文忠老師曾經提到,古人曰:“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禮。”因此我向學生推薦這本讀物,不僅讓他們在朗讀過程中感知歷史文化的魅力,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一種傳承。
三、靈活多樣的組織形式,提高朗讀水平
1.教師示范朗讀或領讀
小學低年級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比較有限,他們的朗讀在很大程度上處于模仿階段。所以,教師在早讀課上要多領讀,教給學生朗讀方法,或者聽錄音,引導學生讀準、讀好、讀出美感,邊讀邊點撥,邊讀邊評價,邊讀邊自省。
2.多種朗讀方式相結合
我一般采用的做法有:(1)大顯身手競賽讀:小組之間賽讀或男女生賽讀、開火車讀、隨機點讀等形式。這主要是激起朗讀的樂趣和斗志,始終能夠以飽滿愉快的情緒參與其中。(2)聲情并茂配樂讀。這主要在學習新課前或朗誦優美句段時使用。通過創設濃烈的朗讀氛圍,幫助學生去把握朗讀不同作品的語氣,體驗朗讀的藝術魅力。(3)同桌互讀互背。這主要用于復習舊知和背誦課文或優美片段的檢查。這樣,可以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最小面積地最清晰地了解到學生個體掌握情況。(4)在拓展性的朗讀中,主要采用自由自在朗讀法,即選擇感興趣的內容或起立或坐著,或搖頭晃腦或正襟危坐等,大聲讀出來。(5)情景再現。對課文中有故事情節的精彩片段可以通過創設情景,讓孩子擔任角色,在表演中體會人物的語言、特點、情感等,從而提高朗讀水平。
四、多元評價機制,讓學生充滿信心
1.教師的激勵性評價
教師千萬不可吝嗇自己的表揚與激勵,教師的表揚不但能讓學生對每天的早讀都充滿期待,更能提高他們一整天學習的熱情與信心。但是,我們的評價又必須是實事求是的,如果把不好說成好,就會混淆視聽,使學生無所適從或者干脆找錯誤的進行學習、模仿。只有實事求是又充滿激勵性質的評價語,才能既保持學生的讀書熱情,又能更好地指導學生朗讀。
2.同桌之間、學生之間的學習性評價
每個人其實都很在乎別人是怎樣看待自己的,學生也是一樣,雖然他們的朗讀水平參差不齊,但是他們都會聆聽,去判斷好與不好。為了讓同學們更加認可自己,學生會更加努力地展現自己的。
3.自己對自己客觀性的評價
自己能意識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是難能可貴的,可學生畢竟是孩子,只要他們能說出一點點,就已經達到提高的目的。
在我們不斷的鼓勵和指導下,我們班學生的朗讀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早讀的自覺性越來越高。學生對課前十分鐘興趣十足,知識拓展成效顯著,最重要的是很多學生已經不再認為早讀是枯燥乏味的了。
當然,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問題,需要改進。比如,缺乏優秀的誦讀教材。除了學生搜集的一些資料外,我覺得學校也應該定制一些該方面的優秀教材,使閱讀更深入人心。在課堂構建模式上,我覺得時間分配還不是很合理,到底拓展該占多大比例,影響不影響朗讀?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今后的早讀教學中進一步探索、改善和創新。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安市灞橋區紡織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