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 要:教學中只有講究策略和方法,才能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本文從小學數學教學實踐出發,結合相關教學理念和經驗,對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進行了探究,以期對小學數學教學有所借鑒。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效果;提高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小學數學只重視硬性灌輸數學知識,缺乏對學生主體性的足夠關注,這相悖于當代教育理論,與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也不相符合。因此,必須對教學模式進行優化和改進。以下是本文對此問題的幾點研究,僅供參考。
一、創設新奇有趣教學情境,全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造新奇、有趣的問題情境,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熱情,激起學生深入探究的欲望,使他們積極展開創造性思維,促進認知和非智力因素的平穩發展。例如在教學“時、分、秒”的相關知識時,我們可以利用謎語創設情境,提出謎語:“會說卻沒嘴,會走卻沒腿,按時提醒我,啥時起床啥時睡。”等學生給出正確回答后,再結合教材的插圖,讓學生們自己編一個珍惜時間、培養健康的學習與生活習慣的故事。這就可以輕松認識時、分、秒的知識,又能從思想上教育學生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利用游戲創設教學情境。如在學習質數、合數的概念時,在完成概念講解后,組織一個小游戲,把小紅旗發給學號為質數的學生,小黃旗發給學號為合數的學生,再讓學生依據所學概念進行舉旗演示。我問學號為1的學生:“你怎么不舉旗?”他回答說:“1這個學號不屬于質數和合數。”通過這個游戲,學生能夠深刻感受合數與質數的區別,提高了學習興趣。
二、在觀察和發現中感受樂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分類”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復習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的概念,然后出示各種不同的三角形,組織學生進行“猜一猜”的游戲活動,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角的理解猜測它們分別是哪一類三角形:當教師展示三角形的一個鈍角時,學生回答:“鈍角三角形”,取出三角形一看,結果是正確的;再出示直角三角形的一個角,學生回答:“直角三角形”,結果也是正確的;當教師出示一個三角形的銳角時,學生回答:“銳角三角形”,結果取出一看,是直角三角形的一個銳角;然后教師將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的銳角出示,學生幾乎異口同聲的回答:“銳角三角形”,但是每次的結果不是直角三角形就是鈍角三角形,經過一次次的失敗,學生已經有所覺悟,當教師再次出示銳角時,他們也不知道應該猜到底是哪種三角形了。此時,教師要將三種三角形全部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自主觀察和比較,學生最終明白了: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只要知道其中一角就可以肯定是哪一種三角形了,但是銳角三角形不同于以上兩種三角形,必須知道三個角都是銳角才形。學生通過實踐鍛煉,不但發現了判斷銳角三角形的方法,而且體會到了成功的樂趣,感受到了數學知識的魅力,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
三、注重訓練學生數學思維,提高學生們的參與意識
數學教學應建立在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基礎之上,注重培養和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促使學生較快的適應學習活動,提高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數學教師要留給學生充足的動手、動口、動腦時間,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促使學生思維獲得發展。例如,在教學“分數化有限小數”時,至于一個分數能否化成有限小數,可以讓學生通過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分數化有限小數或分數化無限小數的實例,來獲得真實的學習經驗,從而概括出“能夠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所具備的主要特點。這樣一來,學生就能比較順利的掌握這部分知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和總結能力。
四、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知識是文化和活動背景的產物,具有情境化特點,學習則是學習者以自己具備的認知經驗去感知新知識,從而形成新的認知結構的過程。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對學生的生活經驗給予高度重視,將生活中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素材引入課堂,并以多姿多彩的形式呈現出來,把教材中隱含的生活知識充分運用起來,巧妙處理好新舊知識的前后連接,調動學生的探究欲望。比如在教學有關比例的應用題時,我們可拿出兩杯飲料分別讓兩個學生喝,喝完后兩個學生直搖頭,一個說飲料太濃了,另一個則說太淡了。然后提問學生:“為什么會這樣呢?”學生們紛紛舉手回答,也都想嘗試一下自己去配制飲料,這時,我們可繼續提問學生:“假設現在有一個杯子盛有200克水,需要加多少橙汁粉才能配制一杯可口的橙汁呢?”有的學生想出答案后立刻舉手回答,有的自己在那靜靜思索,還有的用筆在紙上寫著算著,整個課堂沉浸在一種濃厚的學習氣氛中。再比如在學習角的知識時,現為學生演示提前精心制作的幻燈片《校園的早晨》:火紅的太陽照耀著清晨的校園,花壇里花兒迎風搖曳,操場上同學們生龍活虎地奔跑著、嬉戲追逐著,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再配上輕松愉快的歌謠加以渲染,然后提問學生:“從幻燈片中,你們能夠看見些什么?”色彩鮮明的圖片加上歡快的歌謠,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同時也能對角產生一些直觀的認識,在這些實物基礎上再引出“角”這一概念。讓學生能夠清晰地感受到生活中各種物體上的角,進而激起濃厚的學習興趣。興趣對于學習來說至關重要。在我們的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我們教師應充分利用生活,引出數學問題,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總之,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作為小學數學教師,靈活設計教學方案,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探究,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舍旺.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有效性實踐探討[J].魅力中國,2010,(10) .
[2] 張秀玲.如何進行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J].新課程(教研版),2011,(06) .
[3] 田文靜.立足小學數學課堂,有效進行教學設計[J].考試周刊,201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