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元麗
【摘 要】寫作,歷來是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屬于一種較高層次的語言運用能力。本文首先從聽說讀寫密不可分的角度,談了聽、說、讀對寫作教學的促進策略。之后,又從寫作過程的幾個環節:審題、立意、選材、遣詞造句、行文思路、修改等具體操作方面一一作了闡述。第三方面,重點從左文的批改糾錯方面,談了與全批全改相結合的種評改方法。
【關鍵詞】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促進策略;實施策略;批改策略
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課時緊,任務重。為了趕進度,不少教師往往忽視了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但多年的英語教學實踐表明:英語日常教學中完全可以滲透英語的寫作教學,二者并不發生沖突。
一、寫作教學中的促進策略
學生寫作最大的瓶頸是“入”不敷“出”,做無米之炊,焉有不難乎?所以,多形式、多渠道地輸入大量的語言材料,是保證順利寫作的前提。而在學生聽、說、讀、寫四種能力的培養訓練過程中,哪一個都不是特立獨行的,四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所以,要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自然離不開聽、說、讀的環節。只有在聽、說、讀各個環節中全方位滲透寫作的思想,學生的寫作能力方可立體式提升。
(1)以“聽”促“寫”。首先利用好教材中的聽力材料,這些材料涵蓋了本單元必須要掌握的語言語法知識。為此,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聽力訓練時,不僅要讓學生聽懂材料的內容,還要引導學生總結其中的詞組、短語、句型等語言知識,還要有意識地從寫作的角度,分析思路,考慮其謀篇布局的方法。
(2)以“述”促“寫”。“述”這里指的就是復述。在聽力訓練后或閱讀學習課文后,可以安排學生復述。復述一般與仿寫相結合,實踐證明:這是行之有效的寫作訓練方式。為了讓全班學生都得到鍛煉,我們可以分小組開展“復述接力”活動。即先讓本組的一兩名學生完成對聽力材料或課文內容的復述任務,再讓小組內其他學生模仿并作適當發揮,或確定于本課內容相關的題目,運用剛剛學到的單詞、詞組、句子,進行仿寫訓練。
通過這一接力活動,學生不但理解、掌握了文中的重點單詞、詞組和句法的用法,還讓學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識進行了再創造。這樣做,是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越來越靈活久而久之,就可能達到出口成章,下筆成文的水平。
二、寫作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在寫作教學的具體實施中,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步指導:
(1)沉穩審題。認真仔細讀題,確定題中的關鍵詞語。盡管平時老師一直在強調身體的問題,但許多學生人在考場就會身不由己,怕時間不夠用,草草看題后就匆匆動筆,一直出現跑題偏題現象,自然失分。因此,在平時的寫作訓練中,要讓學生以練代考,放平心態,沉穩審題。
(2)引申聯想。審清題目,明確要求后,自己進行一次BrainStorm(頭腦風暴),即以本題為中心,引申聯想和聯系,羅列與之相關、相近的諸多因素和觀點,然后從中選擇一個合適的角度,確定寫作方向。根據自己掌握的詞匯,選擇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話題或觀點來寫。
(3)遣詞造句。首先確定基本的寫作時態。根據以往經驗,考生寫作部分失分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時態運用的錯誤。如記敘文通常用一般過去時,當然也有一般現在時,或一般將來時。其次要注意少用簡單句型。要讓學生有意識地適當引入學過的語法重點如狀語從句、賓語從句和被動語態等。運用得好,說明學生掌握得靈活。散布在作文中的這些最關鍵的要點就是文章的亮點。
(4)清晰行文。根據寫作的內容和要求,確定思路層次,合理安排敘述的順序,如時間、空間或邏輯順序,使文段思路清晰,條理分明,要點突出。
三、寫作教學中的批改策略
傳統的英語作文批改是老師的事,仿佛與學生無關。這種觀點和做法是錯誤的。增加老師的工作量不說,其實批改的效果也不見得有多理想,同樣的錯誤,在下一次作文中又出現了。所以,關鍵是要讓學生自己看出問題,找到差距,切實知錯糾錯,才能印象深刻。在我的作文批改中,我除了自己全批全改外,還結合以下幾種方法:
(1)學生自批。這種做法可以提高學生自我檢查和反省的能力。要給學生一些時間發現自己作文中的錯誤。他們一旦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通過自我糾正的方式,比教師直接指出來錯誤學生再去改正,學習效果要好很多。這種方式也有利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并可以讓學生體驗到成就的喜悅。
(2)同伴互批。對于整個糾錯過程,教師 “統治”的不能太多,只要把握原則和要點即可。要鼓勵同學間互相糾錯,這樣可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語法錯誤和詞匯錯誤,從而增長“見識”,一方面對照自己有沒有犯同類的錯誤,另一方面學生有一種“當老師”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并培養了學生互學互幫的合作精神。
(3)面批面改。面批面改雖然速度慢、效率低,但對于每一位學生的每一個錯誤的糾正,確實是務實而高效的方法。有時故意只標記錯誤,而讓學生面對老師當場糾正。糾正不對,教師再認真分析,耐心講解。面批面改的方法會讓學生覺得老師很親切,留下的印象也深刻,就像父母當面教育孩子一樣。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千萬不要以為抓住當面批改的機會了,就要好好“教訓教訓”他,而應態度溫和,以拉家常的方法,學生會樂于接受且幸福感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