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遠東
摘 要: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文化功能起著重要的作用。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首先要對傳統文化進行弘揚,對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進行堅持,并進一步放寬視野,吸收和運用其他國家的優秀文化。當前,初中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重大的挑戰,在嚴峻的形勢下,文化功能對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思想政治;文化功能;教育意義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的含義是指,通過運用一定的文化方式,在培養人的實踐活動中,對人的頭腦進行武裝,以提高不同風格文化、不同層次人的創造力、鑒賞力和分辨力。通過文化教育,對人的技能、潛能和知識進行挖掘,以提升人的道德自律力,最終實現陶冶情操、提升人總體素質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的發揮有著共同的目標。堅持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是文化功能的主要內容。而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始終貫穿以創新和改革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實現用文化培養人、陶冶人的目的。
一、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
1.日益復雜的外部環境
隨著我國不斷完善和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我國的社會面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臨著日益復雜的外部環境。在經濟成分多樣化的今天,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社會組織形式,也有了越來越多的外部因素。而這一切,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初中生處于思想尚未成熟的階段,在價值取向、思想信念和人生追求上往往呈現出復雜性和多變性的特征。隨著不斷涌入的西方文化和互相碰撞的多種思想文化,對初中生的思想觀念和傳統文化所造成的沖擊也越來越大,這樣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多的問題和考驗。
2.內部要素的新變化
隨著不斷開展的信息技術,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也進一步拓寬。這樣既改變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部要素,同時也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下教育者占主導地位的優勢。隨著普遍應用的網絡技術,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主導地位也開始面臨挑戰。網絡不僅將教育者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改變,同時還使教育者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目標受到影響。教育者所面臨的最大困惑,就是采用如何的語言、文字、場合和時間,以何種方式,走進學生的心靈,以達到一種最佳的思想政治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內部,包括方法、過程和教育主體上,都面臨著新變化和新情況。
二、發揮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的措施
為了將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充分發揮出來,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性發展,必須對文化的作用予以充分重視,對馬克思主義的一元指導思想予以鞏固,所采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應富有文化魅力。教育工作必須對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引起高度重視,對傳統的文化進行弘揚。同時,還要進一步拓寬視野,運用和吸收人類優秀的文化精神,幫助初中生樹立社會主義的思想和信念,為初中生創新開拓能力的培養和民族精神的培養提供強大的支撐和幫助。
1.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幫助初中生樹立堅定的理想和信念
在堅持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是最根本的指導思想,這種價值原則和思想根基,需要教育者牢牢把握。馬克思主義所蘊含的人文精神非常濃厚,有著極其豐富的文化內涵。所以,我們必須對毛澤東思想的文化根源進行挖掘,對鄧小平的時代精神進行弘揚。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下,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將和諧、先進的社會主義文化內化為包括初中生在內的,全社會的一種自覺的追求。唯有如此,才能使馬克思主義成為重要的指導思想,并指導初中生進行價值判斷和文化選擇,在內心深處根植社會主義的理想和信念。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精神的運用可使馬克思主義的人文魅力凸顯出來,這是幫助初中生樹立社會主義理想和信念,并堅持和捍衛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的重要途徑。
2.對傳統文化進行弘揚,培養初中生的民族精神
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積淀和蘊含了深厚的傳統文化,這是我們無法拋棄的、與生俱來的根本。中國傳統文化對情感和倫理思想非常重視,它重點強調培養愛國情操和思想道德,歌頌和弘揚的是一種精忠報國的思想。而這種民族精神的弘揚和傳承,鑄造和譜寫了中華民族歷史的輝煌篇章。新的歷史時期,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過程中,必須對傳統文化資源的挖掘引起高度重視,使文化自身的屬性提升,對初中生的道德情操進行陶冶,使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被激發出來,進而培養初中生的民族意識和國家意識,樹立民族精神和民族大愛,成為勇于擔當的優秀的社會公民。
3.對人類優秀的文化精神進行吸收,鼓勵初中生勇于創新和開拓
使視野擴寬,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要前提。我們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吸收和借鑒其他國家優秀的文化精髓。對那些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對于人類社會具有普遍意義的優秀的文化成果進行選擇。去其糟粕,吸收精華,進行批判性的利用。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屬性進一步提升,并以開放的姿態包容和接受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理性精神和科學精神,因為這些文化蘊含了人類發展的原動力和創造力,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關鍵秘訣。
總之,解決文化價值體系的認同問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而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點要解決的,是初中生對文化價值體系的認同問題,這是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和關鍵。教育工作者必須對文化資源進行整合,同時對自身的文化內涵進行豐富,借鑒西方先進的教育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最終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功能。
參考文獻:
[1]盧苑霞.高校文化環境與當代大學生道德教育[J].理論觀察,2011(01):97-98.
[2]盧苑霞.全球意識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視閾[J].文史博覽:理論,2011(07):76-78.
[3]盧苑霞.大學生全球意識培育探究[J].中國市場,2011(32):183-184.
[4]盧苑霞.和諧文化與人的觀念現代化[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6):331-332.
[5]盧苑霞.毛澤東文化思想的當代價值[J].韶關學院學報,2008(05):63-65.
(作者單位 廣東省梅州興寧市石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