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摘 要:互聯網技術的普遍應用和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使得傳統的商標權在網絡空間中的運用出現了新的問題:大量有別于傳統的新型商標侵權行為迅速滋生,這對當前商標保護法律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網絡環境下商標侵權的特點為出發點,研究目前網絡環境下商標權保護的難點和法律制度的缺失,并試論述了對此制度的完善設想,以期對商標權保護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論基礎。
關鍵詞:商標侵權;網絡環境;法律制度保護
傳統的商標權是指商標權人對其合同注冊的商標的支配和禁止他人使用的權利,主要包括專有使用權、轉讓權、許可使用權、續展權及禁止他人干涉的權利。商標權在網絡環境中的應用,一方面,可以借助網絡技術的超地域性,在更廣的范圍內使用,以增加商標權的經濟價值,另一方面,大量的新型商標侵權行為也利用網絡特點得以生存。與傳統商標侵權相比,網絡環境下商標侵權行為具有新的特點,這些特點對商標權保護的理論體系和制度設計提出了嚴重的挑戰。
1 網絡環境下商標侵權的特點研究
網絡的技術性特征使得商標侵權行為更為復雜多樣,增加了商標權保護的難度。傳統的商標侵權行為外在的表現形式比較明顯和固定,商標法對傳統的商標侵權行為保護也相對完善。但在網絡環境下,商標權的侵權行為復雜多樣,技術性強,形式隱蔽,難以界定等,對侵權的舉證也相對困難,具體有如下三個方面:
首先,網絡商標侵權行為形式更加多樣性。在網絡環境下,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盜用知名廠家的名稱或產品牌號推銷兜售自己的假冒產品,構成對商標權的侵犯;利用Telnet技術,所連接的商業網和商用數據庫信息資源中,商標名稱、廠家名稱的假冒、盜用現象的存在;利用ETP,可以利用稱為Archie的檢索工具,根據關鍵詞查找分布在廣大地域范圍ETP服務器上的信息資源,包括許多商務信息。其中企業名稱、牌號、商標標識等信息業存在真實性問題和侵權盜用現象;利用BBS,電子公告板,發布通知和信息。有些企業在BBS上推銷、宣傳產品時使用相同或近似于知名品牌的名稱、標識,混淆視聽,造成消費者誤認,從而構成商標侵權。
其次,網絡中商標侵權行為更加具有隱蔽性。網絡上商標侵權行為借助于它的技術性特征顯得更加隱蔽,其對商標權人所造成的經濟和信譽的損害常常是無法估量的,因為其傳播的范圍廣速度快,并且成本低,通過借助他人的知名商標吸引更多的消費者的注意或者通過散布虛假消息詆毀競爭對手,造成商標信譽價值下降,因此更加容易的實現個人的非法目的。這種商標侵權行為的隱蔽性是最為突出的,是在自己的網頁中設置元標記和關鍵詞,將他人馳名商標置于自己的網頁當中,容易使消費者在這種情況下有產生混淆的可能,認為該網頁與商標之間有某種特定的關系。
最后,網絡侵權行為呈現出很強的技術性特征。網絡的發展和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是隨著技術的發展和不斷完善應用的成果,網絡商標侵權行為同樣也呈現出網絡的時代性和技術性特征,他的技術性是與傳統的商標侵權行為的主要區分點,這種侵權行為主要借助于互聯網的技術發展而依托和生存。
2 網絡環境下商標保護的必要性研究
(一)對網絡商標侵權行為的制止,有利于實現網絡環境下的公平競爭。商標的主要價值所在是其具有同類或相似商品的可區分行,商標法所保護的并不是商品或服務上的標志本身,而是通過這些標志所體現出來的、與特定的商品聯系在一起的經營者的品牌和信譽特征。在網絡環境下,商標這些特征的發揮收到了巨大的挑戰,如前所述網絡環境中商標侵權的特殊性再加上目前相關法律制度的確實和滯后更為大量侵權行為制造了“有利”空間,因此完善針對該領域的制度設立是十分有必要的。
對網絡商標侵權行為的禁止,有利于保護正當經營者提高和改善商品和服務,爭創馳名商標。如果網絡商標侵權行為不能受到禁止,商標權所有人將會受到巨大的損失,甚至會關乎發展中企業的生死存亡,因此,對商標權人正當利益的保護,實際上是對我國經濟健康發展的保障,也是對民族品牌樹立的保障。對侵犯商標權的行為進行制止,也會激勵正當商標商標所有人從品質、性能上積極改進,爭創馳名商標,享受由馳名商標這種無形資產所帶來的利益。因此對網絡商標侵權行為的禁止,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是十分必要的。
對網絡商標侵權行為的制裁,有利于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電子銀行、電子廣告、電子交際業務的普遍性應用,不僅給消費者帶來了便利,也由此產生了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問題。商標是消費者在網上進行商務活動時對商品品質和服務的辨別主要是以商標為主,因此,在域名注冊中侵犯商標行為以及網上其他侵犯商標行為的扼制,對于保護消費者免受欺騙、混淆、誤認行為的避免是十分必要的。
3 制止網絡商標侵權行為的難點問題研究
(一)網絡侵權行為發生地難以認定。網絡侵權行為對傳統的商標地域性提出挑戰,直接影響到司法管轄權的確定。除本國加入的國際條約另有規定外,商標權只能依一定國家的法律產生,只在該國范圍內受到法律保護。由于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和科技發展的水平不同,對商標權保護的內容也有很大的區別,因此,商標權的保護方法具有很強的地域性。網絡空間的無形性、虛擬性、傳播的廣泛性等特征對傳統的商標侵權行為的地域認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
(二)商標權人對網絡商標侵權行為的舉證難度增大。商標權糾紛的綜合性、交叉性和隱蔽性增大了商標權人舉證的難度。在網絡環境下,侵權人可以隨時通過改變一些字符或新的程序語言,迅速的改變侵犯他人商標權的情形,由于網絡連接的復雜性,很難使改變前的信息狀態保存下來,這就給負有舉證責任的商標權人增加了主張侵權的必要證據。此外,網絡上的資源浩如煙海,商標權人要及時、準確的在網絡資源中發現他人的侵權行為十分困難。目前對傳統商標侵權行為所使用的過錯責任原則,在證據的搜集和保存方面的困境更加凸顯。
(三)對商標侵權糾紛的定性和法律適用問題,也是對現有法律的一個巨大挑戰。雖然在傳統的商標侵權行為中,對侵權行了為認定性和法律的選擇適用也是普遍村愛的問題,但在網絡環境下這個問題表現得更加嚴重,網絡環境中典型的商標侵權行為的具體表現形式與傳統的假冒仿冒商標侵權行為有很大的差別,法律本身呈現出一種滯后的狀態,對其性質的界定就更加困難。
4 網絡環境下商標權保護的完善研究
商標立法的重點是對商標權人的利益保護,在立法和司法實踐中也是相對體系化和完備的,在商標權人利益保護的價值指導下,我們更多地要在制度設計上體現出對商標權的必要合理保護限度,需要將對商標權的限制規定在合理的范圍內,不能因此過多地損害商標權人 的合法權益。對商標的綜合治理和保護必須貫徹平衡協調的基本價值理念,通過合理的制度設計,使網絡環境下的商標權保護發揮更大的作用。
加強國際間的交流和合作。網絡環境下各國所能提供的對商標權的保護范圍非常有限,如上分析,網絡中商標侵權行為的地域性很難認定,跨國、跨區域的商標權糾紛的解決常會存在很多的法律的屏障和權力的用盡。對此問題的解決,一方面需要加強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間的協調合同,建立全球統一標準的網絡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法規,同時加強各國之間關于網絡環境中商標權保護管轄權的協調,以更有效地解決此難題。此外,加強國際間的信息交流和網絡技術共享機制,也是解決互聯網上商標侵權行為地域認定的重要措施之一。
加強法律調整的綜合協調性。對商標侵權行為的法律制度上的完善要參考和借鑒國外的司法實踐和立法成果,根據我國現有的立法模式和經濟、技術特征合理的引用和借鑒。另外,對本國現有相關法律的適用,處理好相關法律之間規定交叉和沖突的矛盾,如我國現有的《商標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都對商標侵權行為有所規定,因此對現有國內法的正確適用和避免國內法的沖突,也是完善網絡環境中商標權保護的法律制度的重要內容之一。
加強網絡技術性規范和標準的應用。網絡商標權保護是一個法律和網絡技術相統一的保護體。除了必要的法律制度手段外,一定的技術規范和技術保障也是對商標權保護的一個重要手段。網絡本身的侵權行為呈現出相當的技術依托性,性對應的,要減少或制止商標侵權行為也必須從技術手段出發。通過技術性防護手段盡量減少商標侵權行為發生的概率。對網絡上的典型侵權行為如鏈接接引發的商標侵權行為,就可以采取一些相對應的技術性手段,比如關鍵詞的保護技術,杜絕假冒、盜用馳名商標在檢索時“搭順風車”的現象。
加強管理機關間的協調和配合。目前,我國對網絡域名的管理和對商標的管理是分屬不同的行政部門,在對網絡中商標權的保護過程中,就需要這兩個管理部門的協調和合作。域名注冊管理單位應該與國家商標管理部門聯合起來,加強法律宣傳,完善域名注冊管理單位的預先審查制度,加大域名注冊單位的職責。另外工商行政機關也要盡快建立自己的信息檢索系統使得域名管理機關和域名申請人也能在域名申請過程中減少和已有商標權沖突的可能性。
網絡環境下的商標權保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我們再傳統商標保護法律制度的基本理念下,要針對網絡中商標侵權行為的特征和在網絡環境中出現的新型的侵權行為進行相應的法律制度的構建,由于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制度的構建過程中要突出立法的超前性和預見性特征。此外,建立信息共享制度,使商標權的權利歸屬更加透明化,以實現對冒用、盜用商標權行為的防治。
參考文獻
[1]李揚著:《知識產權基礎理論和前沿問題》,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黃暉:《馳名商標與著名商標的法律保護》,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3]李居遷,楊帆:《網絡與電子商務中的知識產權》,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4]馬驍:網絡鏈接技術的知識產權問題研究,《河北法學》,2001.1.期
[5]張玉瑞、張梅峰:網上銷售對他人商標的合理使用,人民法院報.20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