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斌
摘 要:音樂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過音樂教育可陶冶學生優良品格,培養高尚情操和豐富情感,使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都是“考哪門,學哪門”,升學考試以外的科目并未真正被學生重視起來,甚至受到極大的冷落。
關鍵詞:中學音樂;教學;現狀;改革措施
一、高中音樂課程發展的現狀
中學音樂在整體中學課程中屬于一門基礎性學科,通過音樂教學能夠有效地陶冶學生的情操,在培養以及提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就目前中學音樂教學的現狀來看,它仍是中學各學科教育中最需要突破的薄弱環節。
1.課時無法保障
由于音樂這門學科是一門副科,因此在教學和學習中常常不受學校、老師和學生的重視,出現學校對音樂課程安排較少,甚至為了保證主科學習的進度安排,有的音樂課時強行被其他主科,如:數學、語文、英語所占據。學生則將主要的經歷放在了數學、語文、英語等主科學習上,這些現象使得音樂的教學水平整體處于低谷狀態。
2.教學方法簡單
某些音樂老師對音樂教學的方式方法探究甚少,教學水平較低,只是通過單項授課的形式,采取滿堂灌的方法,對學生展開教學,使得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學習,就是對音符、音譜進行死記硬背,只注重音樂教學中各種現象的結果,而忽視了形成這一現象的過程、原因和原理的探究,使得學生音樂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不夠,綜合分析鑒別能力差,思維的邏輯性不強,易受思維定勢的束縛,對音樂學習感到空洞抽象、枯燥乏味,缺少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
二、音樂教學改革的措施
1.改變教學模式
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怎樣的教學模式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音樂學習呢?我認為,首先音樂老師要樹立起正確的音樂教學思想,摒棄傳統、陳腐、固定的教學模式。例如:在音樂課堂教學開展新的知識講解時,老師可以采用導入情景教學法,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展示一些與教學相關的圖片、影像、文字材料等等,有效地刺激學生對新知識的好奇心,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會主動探究學習,化被動為主動,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2.科學教學方式
在高中音樂教學中,老師要轉變教學思路,以學生為教學中心,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和認知水平展開教學,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發揮學生對音樂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積極地去理解音樂的各個要素。
(作者單位 吉林省長春137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