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云白力格
摘 要:創新能力是新時代下社會對人才素質的基本要求,也是學生自身發展應該具備的素質。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新課標下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在文中總結了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創新能力;教學設計
初中語文學科不僅具有工具性,還具有人文性,傳統語文教學往往忽視了語文的人文特點,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一、擴展教學內容
語文是一門開放性學科,如果想要提高語文素養,僅僅依靠教材上有限的教學內容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擴展。新編教材認識到了這一點,在教材設計時增加了課外閱讀材料和自讀課文,語文教師往往容易忽視這些材料的作用。教師應該認識到這些閱讀材料是對課堂教學的延伸,這些材料都是優秀的文章,對學生思維的發展與知識面的豐富都有幫助,因此教師應該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在豐富學生知識儲備的基礎上,培養學生比較閱讀的能力。
二、教學設計要有個性
教學設計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應該結合課文內容與特點,有創造性地設計教學活動,突出語文的個性。語文教師應該揚長避短,在教學設計中張揚個性,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教學能力,創造出個性化的教學設計,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耳目一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那么在課堂上思維就活躍了,有利于創新思維的發展,奠定了創新能力培養的基礎。
三、引導學生大膽質疑
新課程下的課堂應該是民主、開放的課堂,教師與學生的交流要從過去的“灌輸”轉變成現在的“對話”。整個過程中,教師都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由于每一個人所生活的環境、人生閱歷等都不會相同,所以,學生的語文體驗也是相差甚遠的,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對課文的內容、語言、寓意、寫作方法等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心得,我相信每一堂課你都會發現學生思維的火花在不斷地閃爍,從中我們也會感受到教學的愉悅。
總結:初中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新課程標準在重視語文工具性的基礎上,同時重視發揮語文的人文性特點,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創新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語文教師轉變教育觀念,認識到創新能力的重要性,才能在課堂教學中滲透人文性。
參考文獻:
劉修戰,劉樂濤.淺談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0(4).
(作者單位 青海省烏蘭縣蒙古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