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英
摘 要:葉圣陶說,語言文字的訓練最要緊的是語感訓練,呂叔湘說,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語感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顯而易見,小學生語感的提高對語文水平的提高有著直接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感;培養
一、在情境中培養語感
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比較強,教師或者同學精彩的范讀能夠有效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教師可以利用精彩的范讀來培養學生的語感,在教師或者學生范讀的過程中,其余學生要聽完整、抓要害,從節奏、語音、重音等方面讓學生感受、琢磨,在聽完之后學生去模仿,去訓練,使學生的語言逐漸變得流暢正規,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能力。
二、在想象中豐富語感
小學生的想象力都比較豐富,教師可以把朗讀和想象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語感,通過訓練學生運用形象思維的方法進行朗讀,朗讀的重要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見一斑。在學習《燕子》一課時,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去精讀,在精讀中慢慢體會,展開想象,這篇文章屬于散文,形象地描寫了燕子的外形特征,充分表現了小燕子的可愛,教師和學生在有感情的朗讀中,頭腦中就會浮現出具體的畫面,作者的思想感情也被學生慢慢體會。人們對文字的處理,往往是把想象和聯想結合起來,產生了豐富的語言感受,語言也因此產生。
三、在朗讀中領悟語感
語感是外部語言刺激和內在知識能力交融的產物,它的獲得是建立在對語言現象條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礎之上的,具有直覺的特征,語感蘊含在朗讀之中,朗讀是培養學生語感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語感必須引導學生緊扣課文中的某些語感因素很強的地方,通過反復的閱讀深入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在實踐中增強語感
語感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學生多多進行鍛煉,多多參與實踐,克服羞怯、懦弱的心理,大膽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首先,要會聽,教師在課堂上設置一定的語言環境,在這一過程中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捕捉聽的過程中出現的有效信息,了解和掌握文段內容,善于抓住中心和要點;其次,要多說,鼓勵學生多進行說話鍛煉,鍛煉學生對語言的應用能力、組織語言的能力、表達語言的能力。
總結:語感是在豐富的閱讀訓練中培養出來的,是學生對語言文字敏銳的感覺,是人們對詞語表達的直觀感受,對學習語文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培養語感,本文總結的這些建議希望對小學語文教學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劉動芹.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中培養語感[J].教育前沿:理論版,2007(4).
(作者單位 青海省祁連縣第二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