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海燕
摘 要:語文教師應該從小學起對學生加強口語交際培養,教師要高度重視,擺清位置,認真組織;激發學生的熱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學習方法,積累經驗,形成能力,實現口語交際教學的目標。
關鍵詞:口語交際;重視;激發;引導
語文作為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教師應當培養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讓他們能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學會表達,學會交流,初步學會文明的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口語交際能力也是現代公民的必備素養之一,在一個人的未來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那么,我們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怎樣才能引導學生形成口語交際能力呢?
一、教師要重視
口語交際、內容豐富、過程靈活,對師生的綜合能力要求高,上好確實不容易,但是,在新一輪課改中,口語交際作為一種重要的語文素養同寫字、閱讀、寫作一齊提了出來,因此,上好口語交際課,教師必須重視。
教師要明確口語交際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它關乎學生的未來發展。作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我們要努力把口語交際課上好。在具體過程中,教師要深入鉆研,細心揣摩,精心備課,絕不草率對待每一次的口語交際課。要重視學生在口語交際課上的表現,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提高認識,精心準備,積極參與,充分表現,長期堅持并認真積累。
二、教師要激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參與意識就強,就能調動起學生的熱情,讓他們想說、要說、敢說。首先,一段富有激情的導語,很容易把學生的熱情調動起來,教師要充分發揮語言的激發作用。其次,老師要會用神態激發。一個驚訝的眼神,一個稱贊的表情,足以形成有效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局面。另外,教師要會用行動激發。口語交際時,教師可以蹲下身子,彎下腰來,側耳傾聽,可以拍拍他們的肩膀,微笑著看他們的眼睛,及時肯定,鼓掌祝賀。
三、教師要引導
口語交際課一定要面向全體,人人參與,老師就要為他們營造一個無拘無束、生動活潑的語言環境。
1.巧設問題,激發思維,讓學生想說
在教學人教版二年級的口語交際《應該聽誰的》中,我讓學生自讀故事后找出故事提出的四個觀點:(1)中年人認為兩人不能都騎;(2)老人認為該讓爺爺騎;(3)孩子認為該讓孫子騎;(4)種菜的認為有驢不騎太笨。然后:并按照“我們認為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的格式分組發表看法,提出理由。他們各抒己見,課堂氣氛頓時活躍了起來,連最不愛說話的孩子也有了主見。
2.聯系身邊,發現話題,讓學生有話說
口語交際應走出課堂,走向社會。在教學人教版五年級口語交際課《我是“小小推銷員”》之前,我先讓學生到市場觀察,到商店幫忙,感受營業員推銷的技巧,同時介紹自己最喜歡的物品給大家。教師及時指導,指出不足,他們利用生活所學把水晶球、發卡等自己喜愛的各種物品,介紹得具體精彩。
3.引入競爭,提高參與意識,讓學生喜歡說
教學人教版五年級的《遨游漢字王國》時,我先把學生分成:搜集字謎,搜集歇后語、笑話,搜集古詩、對聯,搜集漢字來歷四個組,要求人人有展示內容,教師根據展示情況打分。由于引入競爭,孩子們都不甘示弱,即使不愿說的同學在一組同學的激勵下也會積極參與。他們當然受益無窮,收獲豐碩。
總之,口語交際就是讓學生饒有興趣地主動、大膽、無拘無束地進行訓練,教師在過程中要做好引路人,通過認真組織,靈活激發,巧妙引導,積極有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讓他們在交流中學會使用祖國的語言,提高交際能力。
(作者單位 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西寺坡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