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雪燕
摘 要:職校生在英語學習中普遍存在基礎知識差、自主學習能力缺失、缺乏興趣等現象且此趨勢越來越明顯。因此,作為職校英語教師必須重視此現象,在教學中不斷激發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關鍵詞:職校生;英語教學;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職校英語教師,應該不斷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氣氛,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職校生對英語缺乏興趣的原因分析
1.從眾心理
大部分職校生覺得沒考上普通高中而進入職業高中是一件很丟臉的事,甚至連有些家長都認為職校生是沒出息的。這種思想慢慢地在學生中蔓延,導致很多學生覺得進入職校就是混日子,等到畢業再找一份工作就可以了。對于英語這門課程,以后也不一定用得上,沒必要花時間去學基本上聽不懂的課程。即使有些人意識到英語的重要性而想努力學,但看到周圍的同學漫不經心的樣子,他們的積極性也很容易被打消。
2.自卑心理
由于基礎知識差,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難度,上課聽不懂,課后練習不會做,考試經常不及格。尤其是對于語法知識,更是一竅不通。多次的考試打擊,再加上老師的批評、訓斥,有些學生便覺得自己天生腦子笨,不是學英語的料,干脆放棄了該門功課,這樣自暴自棄就導致惡性循環,更學不好英語。
3.逆反心理
在教過的幾個班中,我了解到有些同學把不認真學英語的原因歸咎到初中英語教師身上,就因為某次被英語教師狠狠地批評過或跟某位英語教師發生過沖突,他就發誓“不再為教師學習英語”,而且憎恨所有的英語老師,所有的英語課都不愿意聽。
二、激發職校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1.改進職校英語教材
傳統的英語教材側重的是語法知識的掌握,各單元語法知識聯系較緊密,一旦前面的知識未理解,后面的內容就會跟不上,學生學習的興趣自然會降低。隨著近幾年的職校英語教材的改革,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有了普遍的提高。新教材以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四方面能力為主,以話題為線索,每單元安排不同的切合實際生活的話題,讓學生圍繞其展開對話,在對話的練習中掌握英語知識。這樣改變了傳統的“灌輸式”教法,把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結合在一起,加大了學生參與教學的力度,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投入英語學習中。
2.從教師的教學出發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教”貫穿于學生習得知識的整個過程,起著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在教學中,教師應從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入手,抓住“興趣”這一主線,大膽地進行教學改革,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活動,想方設法運用有效的教學手段,點燃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之火。
(1)改進教學方法。在英語課文中總會有一些枯燥無味,很難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在傳授這些內容時,教師不可以用“灌輸式”教學從上課講到下課,而應該利用新穎的教學方法或利用多媒體,使有趣的內容與枯燥的內容交叉進行。比如,高二課文中有兩單元是講“interview”,關于面試的詞組和句子對學生來說比較生疏,讓他們逐字逐句去掌握就非常枯燥,我在教的時候就利用“情境對話”的方式,讓學生以小組學習為主,把需要掌握的詞句編成不同的面試對話,分角色表演此對話,展示給其他同學。通過這種方法,學生學習本單元的積極性大增,興趣相當濃厚,本來很枯燥的知識在對話表演中變得津津有味。
(2)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教學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學生對所學內容感到新穎而又無知時,最能誘發其好奇心,激發求知、探究、操作等學習意愿;教學內容過深,學生畏而卻步,會降低學習興趣。教學內容過淺,唾手可得也會喪失學習興趣。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不一定要按課文內容循序漸進,可以把簡單的內容和復雜內容穿插講解,合理分配,并且充分挖掘課文的知識興趣點,讓學生每節課都能始終保持興趣不減。
3.從學生的學習出發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生的學習興趣或稱認知需要是固有的,是與生俱來的潛能的一部分,教師只是把它激發出來、顯現出來,而不是原本沒有而由教師外添上去的。所以,我們倡導和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這樣便能持續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良性互動。好的學習習慣一旦養成,自覺性就會大大提高。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的提高有賴于科學的學習方法,而科學的學習方法必然能促進學習能力的提高。科學的學習方法有助于學生自覺愉快地學習,有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盡可能充分利用課堂上有限的45分鐘,創造一個濃厚的英語氛圍,在教學中有機地滲透學法指導,幫助學生逐步養成學習習慣,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并由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增強自信心。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一般來說對自己缺乏自信心,容易把自己同成績好的學生比較,從而覺得自己樣樣不如別人,越比自信心越低。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們是憑借別人對自己的反應作出自我判斷的。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有意識地找出他們的積極因素。當他們取得成績時,老師要在全班面前表揚他們,這樣會使他們在心理上產生一種快慰和成就感,使得他們信心倍增。當他們出現錯誤時,教師要體諒學生,態度和藹、委婉地指出錯誤,并多肯定他們取得的成績和進步,以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常對學生講“Trust yourself”“Try your best”“Never give
up” “You are the best”等等激勵話語,并鼓勵學生大膽地“表現
自己”
4.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老師的品德或威信甚至能決定學生學與不學、喜歡與討厭某一學科,這是一種感情遷移現象。因此,溝通師生情感、達成師生間的雙向理解十分重要。教師要在課堂上以親切、友好、大方的教態及幽默風趣的語言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心理狀態。課下要盡可能多地找學生談心,了解他們的學習態度、困難和體會以及他們對教學的看法、要求,從而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總之,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英語教學成功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我們必須本著敬業樂教的態度和強烈的責任心,做學生喜愛的英語教師。
參考文獻:
李伯黍,燕國材.教育心理學.2版.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01.
(作者單位 江蘇省溧陽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