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強
摘要:本文調查了銅仁市各公共圖書館的館舍條件、人員經費、文獻資源、服務工作、文化共享等情況,分析了其中的不足,為圖書館的建設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貴州省;公共圖書館;調查分析
銅仁市位于貴州省東部。2011年9月國務院批復同意貴州撤銷銅仁地區和縣級銅仁萬山特區,設立地級銅仁市。銅仁市下轄江口縣、石阡縣、思南縣、德江縣、印江縣、沿河縣、松桃縣、玉屏縣和碧江區、萬山區。有一個市級公共圖書館,十個縣級公共圖書館。作者乘參加全國第五次公共圖書館評估之機對銅仁市十一個公共圖書館進行了比較詳細的調查,對各館的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以下為調查情況。
1 館舍條件
銅仁市十一個公共圖書館,除銅仁市圖書館外,都有單獨的館舍。銅仁市圖書館是地市級公共館,館舍面積二千余平方米,條件較差,與其它單位合在一棟樓內,基本上處于不接待讀者狀態。新館已在規劃之中,館址已落實,設計已完成,預計2014年底建成。縣級館條件要好一些,館舍面積基本上達到國家二級縣館的標準,有的甚至達到一級。館舍面積大的石阡縣圖書館達3005平方米,小的玉屏縣圖書館只有1000平方米。各縣圖書館館舍使用條件不一樣,新建的館條件比較好,設計較合理,也好使用,如碧江區、江口縣、石阡縣、印江縣、松桃縣都是近年來建好的,館舍也都在人口較集中的地區,環境及各方面都比較好。其它縣圖書館雖然也在縣城中,但由于館舍已建多時,設計不合理,比較陳舊,環境及其它條件就相對差一些。萬山區和玉屏縣新館建設已在進行,萬山區選址和設計已完成,即將進行土建。玉屏縣新館即將建成。新館面積都超過三千平方米,達到文化部規定的一級館標準。
2 人員與經費
銅仁市各館總共編制為96人,實有人數為108人。其中男性41人,占總人數的38%,女性67人,占總人數的62%,高級職稱4人,占總人數的3.7%,中級職稱25人,占總人數的23%,初級職稱53人,占總人數的49%。各館工作人員基本上是滿編或超編,女性多于男性,職稱普遍偏低,有些館只有初級職稱。從學歷情況看,碩士研究生沒有,本科生25人,占總人數的23%,大專生48人,占總人數的45%,高中及中專生25人,占總人數的23%。從所學的專業看,圖情專業的畢業生7人,占總人數的6.4%,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4人,占總人數的3.7%。銅仁市圖書館界高層次人才少,圖情專業和計算機專業人員缺乏,嚴重制約了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員工專業素質偏低,使圖書館的基礎工作十分薄弱,一些館圖書加工人員缺乏,新購的圖書無法及時上架,讀者無法借閱。沒有計算機專業人員,自動化管理系統成為擺設。
從經費的情況來看,這幾年政府都加大了對圖書館的投入,很多縣都建起了新館,圖書館實行免費開放后,文化部免費開放經費劃到地方,要求地方政府要有相應的配套經費,特別是給各館定級,更促使地方政府加大投入,不論是事業經費,還是購書經費都有一些的增長。2011年全市圖書館總計財政撥款847.5萬元,購書經費72.5萬元;2012年全市總計財政撥款1486.92元,購書經費85.86元。從中可看出,經費的使用主要在事業經費這一塊,購書經費只占全部經費的5%,全市十一個圖書館只有四個上了十萬元,其余的圖書館都在十萬以下。購書經費的不足,嚴重的限制了圖書館館藏圖書的增加,使讀者來到圖書館感到沒有多少書可看。
3 文獻資源建設情況
受前幾年政府對圖書館經費投入少的影響,各市、縣的文獻資源館藏量都比較少。增加最多的2008年,還是受惠于貴州省新聞出版局向全省81個縣(市)公共圖書館每館贈送價值10萬元的圖書。銅仁市各圖書館總藏量為72.79萬冊(份),其中圖書總藏量為59.93萬冊,期刊總藏量為12.16萬份。作為一個地區來說,這個藏量實在太少,如果和這個地區總人口415萬相比更是差了很多,平均每人才有0.18冊(份),圖書更是人均0.14冊。面對這種局面,加上文化部第五次圖書館評估即將開始,2012年銅仁市各圖書館對文獻資源建設都加大了投入,共購買新書35000余冊,期刊1755份,一些館還建起了自己的網站,買了數據庫。使館藏文獻資源缺少的情況有所好轉。
4 服務工作
銅仁市各圖書館的服務工作主要是兩個部分:一是在館內,免費開放各個閱覽室,接待讀者借閱各種文獻資料和上網。同時還做好圖書館的宣傳工作,通過展板宣傳到館新書、圖書館開展的活動和各種知識。還專門設立政府公開信息架,方便讀者查閱政府信息等。另一個服務重點在館外,主要是在一些單位設立分館(流通點)和管理、指導新聞出版“送書下鄉工程”設立的鄉(村)圖書室,經常舉辦各種講座、展覽。各圖書館開館時間都在56小時以上,持借書證人數較少,辦卡總數為9037張,多的萬山縣圖書館2600余張,少的沿河縣圖書館只有110張。但圖書借閱量還不少,總數達327162冊。這與流通點和“送書下鄉工程”的圖書室有關,各館都將這兩個點的借閱量統計進去,因此量就大一些。縣館的講座與展覽一般都與文化局的活動相聯系,文化局每次活動一般都有圖書館參加。當然,圖書館自己也舉行一些活動。
5 文化信息共享工程
文化部、財政部實施的“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對各圖書館增加電子設備具有跨越的意義,極大地促進了圖書館的現代化建設。銅仁市各圖書館(除市圖書館外)都因此建起了電子閱覽室,并對讀者實行免費上網。各圖書館都有服務器,一些館還有自己的網站。總共有電腦435臺,其中工作用機90臺,讀者用機335臺,服務器10臺。電子閱覽室的建立,極大地方便讀者上網查閱信息的要求。但是,由于缺乏計算機專業人才,一些館還不能獨立的管理電子閱覽室,造成電子閱覽室運轉不靈,一些館的電子閱覽室不能正常開放。同時,由于缺乏人才,也使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一些資源無法發揮作用,比如,本地信息不會上傳,系統內的一些資源不知道怎么利用。
6 分析總結
通過以上對銅仁市各公共圖書館的調查,我們可得出幾個結論:(1)銅仁市各級政府對圖書館事業比較重視。政府加大資金的投入,修建一些新的館舍。一些縣圖書館,館舍未達到標準的,政府無賞劃撥房屋,以增加館舍面積。條件好的縣,還建設了新館。(2)各級財政保證圖書館的事業經費,使圖書館能夠正常運轉。但是,購書經費嚴重不足,一些館前幾年居然沒有一分錢的購書經費。好在2012年國家實行免費開放政策,文化部給了一些經費,地方配套一些資金,各館才有一些購書經費。(3)館藏文獻嚴重不足。銅仁市是國家級貧困縣,前幾年政府忙于發展經濟,對圖書館的投入較少,造成歷史欠賬太多,圖書館沒有多少館藏文獻,最多的碧江區圖書館也只有13萬冊,少的石阡縣圖書館才2萬余冊,其中很多還是過時的舊書。因此,增加購書經費,豐富館藏,是各館的迫切任務。(4)專業人員嚴重不足。銅仁市十一個圖書館只有7個圖情專業、4個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大學生,一些館甚至沒有一個是學這兩個專業的。獲得高級職稱4人、中級職稱25人,職工的專業素質普遍偏低。這樣的結果造成一些館圖書無法加工,上架,電子閱覽室無法管理,還由文化局代館。因此,培養或引進專業人員是各個館的當務之急。
銅仁市是歷史文化名城,很多縣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宣傳和普及科學文化知識,提高各民族的素質,是各公共圖書館的責任。趁著第五次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之機,各館要發現問題,找出問題,將問題上報政府加以解決,使公共圖書館得到可持續地發展,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