佀金玲
【摘 要】“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為當前我校計算機應用專業的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進一步加強中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是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關鍵。本文結合近年來我校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經驗,闡述了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計算機應用專業教學。探討了校企合作模式在職業學校人才培養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力求通過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培養出滿足目前社會需求的具有高素質的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
【關鍵詞】教學模式;校企合作;職業學校
“校企合作”是通過企業反饋,學校以市場為導向,有針對性地培養社會、企業需求的高素質人才,注重人才的實效性與實用性,是學校與企業之間建立的一種長效合作機制,可以實現學校和企業的設備、技術優勢互補,節約教育與企業的成本,能夠實現企業資源、信息共享,共同發展的“雙贏”模式,讓學生在校所學與企業所需有機的結合起來,為教育行業的發展帶來契機。
一、在“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下,企業對計算機教學的需求
信息技術已被廣泛的應用到各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日常工作中,用人單位需要能夠熟練操作計算機來處理各項事務的技能型高素質人才,社會上的短期培訓班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了。各機關、企事業單位需求的計算機專業人才,都具有這樣一個突出的特點,那就是必須要理解和認同具有企業自身特色的文化,并且能夠熟練操作企業所使用的計算機辦公軟件。這就需要企業能夠主動的、積極的參與到職業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中,力求實現為培養自己所需求的人才盡一份力量,同時也能夠為企業未來的發展壯大培養人才,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我校開設的計算機課程正好適應了企業的這一需求。
(一)操作技能的需求
職業學校的計算機課程教學不單單是要傳授計算機的基礎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是把計算機作為一種工具來使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他們用計算機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各種能力,包括職業能力的提高。從“以知識的邏輯線索為依據”轉變成“以職業活動的工作過程為依據”。企業所需要的人才是能夠熟練的運用專業技術知識和基礎操作技能,并且具有快速的漢字錄入功底,熟悉Windows、Linux等操作系統的應用,具有文字處理能力并掌握排版技巧;熟練操作電子表格軟件以及會收發電子郵件、下載網絡資源。要求學生能夠完全做好辦公自動化這一基礎性的事務,為企業日常事務的處理以及自身的發展壯大奠定基礎。
(二)崗位能力的需求
企業需要的是具有能快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工作任務的勞動者。辦公自動化軟件提供了許多豐富、實用的辦公功能,如果要將這些知識應用到企業的日常事務處理中,學生的學習就要走出課堂、走出校園,走向工作崗位,與企業的需求相對接,將企業的行為準則與軟件中相應的功能密切地結合在一起,這樣才符合校企合作的初衷。通過將一些工作過程中的典型案例應用到實際教學過程中,能夠實現將學生所學的知識與企業的需求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實現更快、更好地為企業服務。
二、在“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下,計算機教學對企業的適應
針對合作企業對崗位的需求,計算機課程教學也要做出適當的調整。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強化職業工作能力,將計算機課程的知識點和相關的工作過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通過案例教學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的主動性。
(一)采用案例教學,將知識點融入實際應用
在計算機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要遵循該學科的教學規律和基本特點,高度重視研究教學目標、知識技能結構和內容體系之間的內在聯系,認真研究各知識點前后銜接和相互關系,把各行業中經常使用的軟件與計算機應用的內容結合起來,強化操作技能訓練,并盡可能把相對應的知識點與技能操作的教學同步進行。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實踐環節,將學生置于職場環境中,以完成具有職業特色的工作任務為主線,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職業人的感覺和自覺,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分析能力、創新能力和演講能力,這也是職業人必備的職業素養。
(二)采用案例教學,將企業所需與課堂所學相結合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當前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的授課計劃是針對各個模塊知識點的實際應用情況來適當安排課時的,這是傳統的安排方式。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計算機教學中,很難滿足企業的需要。因此,我們會在實現教學目標的前提下,適當調整并優化教學大綱所安排的授課課時。例如:針對我校會計電算化專業的學生,我們把企業中常用的“財務報表管理”作為課堂教學案例,使用電子表格軟件來對數據進行排序、篩選、統計、分析和匯總,充分利用Excel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來對數據進行操作,從中得出有價值的數據供決策層使用。結合日常生活中小到各個班級成績單的匯總,大到企業中財務數據的統計、分析,為了讓學生達到熟練操作軟件的目的,我們把Excel中數據處理這部分內容的課時做了適當的增加,從企業中選取典型的工作案例來加強和鞏固這一內容,同時適當減少其他基本操作的課時安排,這樣就能更好地完成對會計從業人員的技能訓練,實現為企業輸送合格滿意的人才。這樣教與學就在一種合理有序的環境下開展,時間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提高了教學效率,優化了課堂教學效果。
(三)采用案例教學,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計算機教學以培養學生實際應用為主,重點是培養學生使用計算機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能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是我校進行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指標。對于部分實踐性很強的內容,如Windows基本操作,可以適當增加學生上機實踐練習的時間,在實訓機房上課,實現教、學、做一體化教學,這樣可以克服課程設置學科化、教學內容知識型、教學方法灌輸式的弊端,突破學生動手能力差、就業適應時間長的瓶頸。既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和技能形成規律,又可以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
我校通過探索“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模式,解決人才培養模式的難題。當前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包括教育行業,各個職業學校都在謀求自身發展,抓好教育教學質量?!靶F蠛献鳌蹦J剑粌H提高了教育培養人才的力度,也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壯大。校企合作還可以形成多贏的局面,一方面學??梢愿玫剡m應市場需求,培養社會上急需的人才;另一方面,對于企業而言可以降低培養成本,減少學生學校學習和工作實踐的對接;對于學生而言,基本上不用為就業發愁,只要專心學習即可,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率。校企合作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全新理念,是目前職業教育最具前景的培養模式,做到了應社會所需,與市場接軌。
參考文獻:
[1]王宏峰,計算機人才培養模式初探,華章,2012年第22期
[2]李菲,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的計算機實踐教學策略探究,時代教育,2012年12期
[3]方小娟,中職計算機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究,科技與企業, 2013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