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顯平
摘 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國民教育。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實行九年義務教務惠民政策,讀書的人增多了,同時很多隱性的問題也就慢慢地隨之浮出水面。如: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特別是偏遠的地區,問題很明顯。以教學經歷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剖析一下偏遠農村教育的心理及其化解方法。
關鍵詞:農村教育;心理;方法
一、偏遠農村學生學習心態
中國有一句老話:“人到老,學到老?!闭f明了學習對人生的重要性。心態是人生成長的奠基石。無論你做什么,首先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心態,學習亦如此。可是現在的學生心態并不是很理想。
根據自己教學經歷來說,總結如下:一種是完成任務型的心態,這樣的心態是不利于發展的??偸钦J為讀書是幫父母讀的,甚至有的學生還認為是幫老師讀。另一種是完成自我提升型的心態。這樣的心態能促使他們積極地向上發展。而前一種的心態是需要學校教學、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共同來改變的。學校教育中,教師的引導作用是不可忽視的,當家長的觀念也需要改變。
良好的學習心態可以改變學生一生。所以,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是給予他們知識,還要培養他們良好的、積極的心態。在教學過程慢慢地輸入培養良好心態的方式方法。所以,教師作為一位指路人,責任重大。
二、偏遠農村家長對孩子教育心態
由于經濟條件和地域條件的限制,很多學生父母的知識文化水平不高,甚至還有一些是文盲,認識不到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就是為了改變他們下一輩子的生活和生存條件,但是他們不理解。
有些父母覺得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學校的事,只要把孩子送到學校就可以了。成績好不好都是老師的事。當然,在這里我不是為教師辯護。的確,孩子的成績好壞是與老師有關的,但是他們還需要家庭教育的支持。教育單靠教師效果是很不理想的。
改革開放后,很多家長都受到打工所帶來的物質誘惑,孩子只要大一點就讓他們輟學去外面打工。他們的這種選擇觸犯了法律,可是他們還是全然不顧。同時也體現了其沒有注重孩子的教育。他們只看重眼前的是利益而忽視了長遠的利益。
作為家長,應該幫助孩子端正學習態度,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孩子的長期發展,而不是只為了眼前利益而忽視長久之計。
三、偏遠農村教師現狀及其心態
據相關的調研結果顯示,教師讓子女讀師范類的僅占7%,動員學生報考師范學校教師的占80%,這種現狀表明教師厭惡自己所從事的職業,不想讓子女“重蹈覆轍”,現在很多還沒有脫離教學崗位的教師,是因為他們還不具備脫離的條件,一旦條件成熟,他們會毫不猶豫地離開。
出現這樣的現象,并不是“空穴來風”。深挖其原因,可以總結如下:目前教育體系不完善,不適應義務教育的發展。由于許多原因,在教師編制上就可以體現出農村教師的一些心態。山區與城區教師之間的矛盾,城區學校教師嚴重超編和山區教師嚴重缺編。鑒于在這種教師分配的制度下,導致農村教師工作繁重,有一些老師一個人上三四門課,有的學校甚至一個教師包一個班。還要按上級的文件執行,開足課程,無形中就給農村教師有增加了許多負擔。
農村教師在待遇上也要比城區差。城區由于教師充足甚至多余,他們就有時間去搞交流活動、學術研討。農村教師一天都是忙于上課、改作業、改試卷,沒有多于時間。城區的教師在每一方面做出一點成績,上級領導就給予肯定。有什么好的教學資源都是讓城區先用。然后再推廣到農村,這樣無形中又加大了農村教學與城區教學的差距。
現在國家提倡“素質教學”,教育應該以人為本,全面發展。改變過去應試教育的教學方式。但是由于農村的教師缺少,術科教師更少,談全面發展談何容易。本身工作任務繁重,就出現了完成任務的心態和混日子的心態。農村的教學硬件和軟件都比不上城區,導致很多教師在教育教學方式上缺乏上進心和創新精神。
鑒于這樣的教育局面,我國相關部門應加強農村教師隊伍的建設,要使教學資源能夠均衡分配,真正地實現教育公平。同時,也要健全學校和教師教學的工作評估和獎懲制度。
以上的三個方面,都同時作用于教育??傊?,我們的教育還需要國家的大力支持,作為教育的主管部門,應該及時地調整政策。教師應該有愛崗敬業,一心專事業,加強學生的心里輔導,與家長及時、有效地溝通。家長應該積極支持國家教育政策,多鼓勵孩子學習。作為學生,應該體諒父母和老師的辛苦,應積極地學習,取得優異的成績來回報關心自己的人。
參考文獻:
冉昱晟.家庭教育的缺失不可忽視.當代教育,2013.
(作者單位 貴州省望謨縣打尖鄉坡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