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承 徐欣
摘 要: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是高等職業教育對學生培養目標的核心要求,建立科學完善的職業核心能力培養模式和質量保障體系對全面促進學生職業核心能力成長,增強學生職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高職教育;職業核心能力;培養模式
職業核心能力是人們職業生涯中除崗位專業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適用于各種職業,能適應崗位不斷變換,是伴隨人終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職業核心能力是在人們職業生涯中起關鍵作用的反映其綜合素質的能力,它將影響人們一生,是每一個人不可或缺的生存能力。包含學習能力、思考能力、語言表達與交流能力、創新革新能力、人際交往與合作能力、科技與信息應用能力、進取心和責任感等基本素質。
強化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是高等職業教育對學生培養目標的核心要求。然而,隨著高職院校的擴張和快速發展,片面理解實施“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理念,使部分高職院校在教學環節中只重視和強化從事某一具體工作須具備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一味地追求“就業率”。忽視了對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這一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或對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認識不到位,僅僅將其納入就業指導課程的一部分,局限于就業政策的宣傳、擇業技巧的傳授等,至于學生的特長是否得到了發揮,是否從事專業相關性工作,在就業的崗位上是否有“發展力”,則無從知曉,學生步入企業后往往有諸多的“不適應”。
如何建立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體系,形成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的可操作行的機制,全面促進學生職業核心能力成長,實現學生與企業員工素質的對接正日益受職業教育界的普遍關注和探討。針對這些問題,在此提出了幾點思考和建議。
1 建設職業核心能力培養體系,全面培養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實現學生與企業員工素質的對接
從教學管理制度入手,建立支持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績點學分制,將職業核心能力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結合國家職業核心能力鑒定標準,構筑職業核心能力訓練平臺:構建并完善以公共必修課、專業嵌入課、公共選修課三類課程為載體的職業核心能力培養課程體系,實現教學計劃內的職業核心能力培養;以核心能力鑒定為抓手創建“鑒定培訓一體化”模式,在鑒定中進行培訓,在培訓中完成鑒定,鑒定培養互相促進;以黨團組織、學生社團、班級活動為載體,創設項目制的職業核心能力培養實踐體系,在社會實踐及社團活動中注重發展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為盡可能多的學生個性全面發展提供舞臺和機會。三種方式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共同作用,為學生職業能力成長構建良好平臺。
2 加強職業核心能力師資隊伍建設,建立職業核心能力培養質量保障體系
職業核心能力不同于專業技術,而是應用某種技術方法去做事的能力,其養成不是知識的獲得,而是行為的改變。因此,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是一種行為能力的訓練,重在工作或學習的過程,而不在于其結果?;诼殬I核心能力培養的特殊性,職業核心能力師資隊伍的質量對人才培養質量起決定性作用。加強職業核心能力師資隊伍建設,打造具有國家職業核心能力培訓師和測評師資格的師資力量,推進職業核心能力培養教育教學方法改革,全面采用“OTPAE五步教學法”、“貫穿項目訓練法”,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和參與性,注重團隊協作和過程控制。構建職業核心能力培養質量保障體系,制定并完善相應的教師、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評價、管理制度,設立以鑒定所為主體的第三方培養質量評價管理機構,專門負責實施職業核心能力的考核評價工作,注重過程的督導與監控,做到“事前有培訓,事中有督導,事后有考核”。保障考核評價結果客觀真實,進而促進職業核心能力培養質量的持續提高。
3 以國家職業資格鑒定實現職業核心能力培養考核評價的權威性和有效性
全面推行國家職業核心能力標準體系,包括:能力標準、配套教材以及培訓和測評方案。通過科學有效的國家職業核心能力水平認證模式實現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考核評價的有效性、權威性。
構建科學有效的職業核心能力培養模式,不僅可以切實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職業能力和就業能力,促進學生個體終身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形成。而且對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改善教育教學方法,增強教學改革的熱情,提高教學科研水平有著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