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摘 要:在高中教學過程中,化學作為基礎性的學科,對其進行教育,對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以及自學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激發學生的潛能。對當前國內高中學校化學教學中存在的普遍現象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建設性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教學設施;能力培養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國內各類高中學校和學科教學改革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在當前的形勢下,加強對高中化學教學問題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當前高中化學教學中主要問題的分析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實施,雖然新課程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但實踐中可以看到該種教學模式并未真正深入人心,尤其是嚴重忽略了高中化學教育教學的效果,更多的是將精力放在了形式上。目前來看,雖然新課改下的高中化學教學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實踐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1.基礎教育工作人員,對課改背景下教育教學缺乏正確的
認識
部分一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因未能真正認識到新課改的內涵要求而背離了教育教學主線,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嚴重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積極參與作用,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容易消磨他們的學習耐性,因此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新課改背景下化學教學和學習時間安排相對較少
據調查顯示,部分高中學校和教師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語文、數學和英語等傳統學科上,一周中化學的課程培訓時間根本不夠,而且高中化學需要學生掌握、反思的知識相對比較多,通常情況下,教師根本不能利用充足的時間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有的時候,教師為了能夠按時完成教學內容,往往會忽視教學的質量,很難保證化學教育預定的學習效果。
3.教學硬件設施條件較差,化學實驗多流于形式
化學學習最重要的就是學生的參與、探索,而化學實驗正是學生探索化學研究的主要渠道,如果缺少化學實驗的探索,學生將很難掌握晦澀難懂的化學知識。而且很多學校在化學教學的過程中缺少很多硬件設施,比如多媒體。教學中多媒體的使用可以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信息知識,將理論知識變得更加生動、直觀,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化學的系統知識。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研究
正如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言:“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變成單純學習知識。如果我們力求使兒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專注到功課上去,他的生活就會變得不堪忍受,他不僅應該是一個學生,而且首先應該是一個有多方面興趣、要求和愿望的人。”基于此,筆者認為在現代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應當積極推行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具體分析如下:
1.學習合作小組的編制
分小組是合作學習模式落實的基礎,編制合理的學習小組對促進高中化學教學目標的實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合作學習小組編制過程中,以4至6人為宜,并且要注意組內成員之間的差異性,盡量做到成員之間的能力互補。比如,分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男生與女生之間的合理搭配,因為女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通常膽子較小,并且實際操作能力也非常有限,但是她們觀察事物時比男生要仔細一些,因此在分組時男生與女生之間的比例要把握好,這樣可以實現二者之間的優勢互補。
2.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應當注意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從感性至理性,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設計。運用探究與活動方式,讓學生在查找資料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有所認知。建議學生分組、分工合作,教師根據教材上的內容以及收集的材料組織教學并對其進行小范圍的講解。高中化學教學課堂上,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討論與交流,引導學生進行觀察、交流和思考并通過小組討論與教師總結得出最終結論。教師可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學習和理解。比如,在學習氯氣生產原理時,可以探索的問題非常多,如氯水成分分析、氯氣如何制取、氯氣的性質以及作為尾氣的氯氣如何處理等。針對以上問題,哪些問題可以作為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任務,成為教師必須解決的問題。如果將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放在對氯水成分的認知上,可讓學生分組進行試驗,通過給定的儀器和化學藥品設計實驗方案,并對其進行交流和評價。通過以上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落實,可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對于實現教學目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針對當前國內高中學校化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應當加以重視,從根本上解決;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建議推行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打破傳統的教育理念束縛,充分尊重和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才能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高懷志.課改背景下化學教學中的困惑與思考[J].現代教育,2012(3).
[2]王險峰.高中化學自主學習課堂模式淺析[J].新課程學習:中,2011(6).
(作者單位 浙江省溫州市第二十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