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桂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越演越烈,從小學開始培養學生的體育素質已成為當代體育教育的共識。學校體育課的開展不僅能促進學生身體的發展,還能激發學生對運動的興趣,形成終身運動的良好習慣。為了更好地肩負起培養學生體育綜合素質的責任,與時俱進地創新小學體育的教學方法,改變教學理念,優化教學過程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和主攻方向。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實踐;游戲教學
一、教材與實際相結合,使學生興趣盎然
由于小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活潑好動,小學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創新教學方法,從而調動學生參與體育課學習的熱情,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訓練,并且關注學生的運動興趣讓學生健康地成長。體育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結合實際情況,主動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用游戲的模式代替傳統的教學方法,在體育教學中,把“教”與“玩”有機結合,使小學生在上體育課過程中有張有弛,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課堂內容。例如,體育教師在訓練學生最抵觸的長跑時,如果一味強制要求學生沿著跑道練習,完成教師布置的課程任務,往往達不到體育教師以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為目的的教學初衷,而且容易使學生對體育課產生不良的情緒,降低課堂的實效性。體育教師不妨用游戲的方法代替單一的傳統教學,把長跑變成“老鷹捉小雞”的游戲或者“捕魚”的游戲。如:“捕魚”游戲,讓學生分成兩組,在指定的場地內一組學生充當魚的角色,另一組學生手拉手形成一張“漁網”,捕捉場地內的“魚”,進入“漁網”內的學生需按照游戲規則加入充當漁網的學生里,繼續捕撈“魚”,直至捕撈完畢。這樣同樣可以在游戲中鍛煉學生的耐力和體力。除此之外,在和諧、愉悅和充滿競爭的氛圍中,能夠有效地減少學生的逃避、抵觸情緒,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程中,變被動為主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增強課堂的實效性。更重要的是,這種游戲的教學方法可以讓教師也參與其中,從而增強師生之間的感情、信任感和了解的程度,讓學生滿懷激情地上好體育課。這種方式遵循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緊緊圍繞學生開展體育教育,促進學生各方面素質協調發展,為社會輸出高素質的人才作出貢獻。
二、培養學生特長,使學生終身熱愛體育運動
小學體育教育是整個國民體育教育的啟蒙階段,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不以應試教育的標尺來衡量學生,而要以學生的身體素質為重,注重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特長,以學生終身熱愛體育為教學目的,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教材不應成為教師教學的統一模式,教材應是教師教學的參考依據和手段。除了教材中必須掌握的體育運動,體育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創新、延伸、拓展、取舍,增加一些課外的體育運動,發掘和培養學生的特長。如,體育教師可以增加象棋、軍旗、羽毛球、踢毽子等教材內沒有的活動,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發掘和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注重學生個性和創新能力的發展,讓體育課變得有趣、豐富多彩。另外,體育教師可以在充分保障學生的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帶領學生到校外活動,如,組織學生爬山,轉換場地在綠道跑步等等。以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發展學生整體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打造終身運動的興趣基礎。在體育教學中貫徹“健康第一”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為學生終身體育打下基礎,為學生日后的發展提供豐富的資源和有效的支持。總之,我們的體育教學不再是單調、枯燥的技術動作練習,而是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過程。現代化的體育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有了更多活動和思考的空間,激勵每個學生自主、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讓廣闊的空間成為學生自信、自主、自立的快樂天地。
為了真正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確保學生真正從體育活動中受益終生,體育教師要勇于創新,從新角度探索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策略,努力開創小學體育教學工作的新局面。新課程改革既是對教師的一種挑戰,同時也是教師進行教學創新改革的機遇,體育教師應與時俱進,創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方法,讓體育教育不僅讓學生獲得體育知識和技能,還能增強學生人格魅力,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巖.淺析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J]. 學周刊,2013(7).
[2]胡明光.小學體育教學中兒童創造性思維的訓練[J].新課程:小學,2012(12).
[3]林米珠.當前小學體育教學中有關基本運動能力教學的相關探討[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0(19).
(作者單位 江蘇省大豐市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