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鼎秀
摘 要:運用新課程理念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學習方式,努力轉換教師角色,變成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引領者,使學生學會學習,個性得到張揚,創新精神、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培養。
關鍵詞:自主閱讀;模式;高效;教學方式
由于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引發了人們對當前課堂教學方式的思索,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初步探索出閱讀教學的“情境閱讀—體現課題;自主閱讀—體現主體;合作閱讀—體現溝通;探究閱讀—體現主導;運用閱讀—體現本質”的教學模式,具體闡述如下:
環節一:情境閱讀,體現課題
該環節是閱讀教學的導入設計,該環節以課文內容確立為話題,為新課導入創設情境。在這個環節中,可用課文的一個詞語、一段話、一個句子或是課文的中心句為情境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帶著強烈的求知欲進入閱讀情境中。
環節二:自主閱讀,體現主體
教師要針對課堂學習目標確立閱讀思考題,根據單元主題和課文要點以及課后習題的提示設計閱讀思考題,這個問題能夠揭示文章的中心,也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閱讀問題,在這里要求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并在課文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的閱讀見解。這個環節中,給學生留足時間,讓學生在不受任何打擾的情況下,自己閱讀課文與文本進行對話,形成自己的閱讀見解和感受。
環節三:合作閱讀,體現溝通
該環節是在學生自主閱讀課本完成閱讀思考題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適時為學生與伙伴之間對話提供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能夠敞開心扉地與伙伴交流、分享自己的閱讀收獲,完善自己的閱讀體會。
環節四:探究閱讀,體現主導
這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環節,也就是在學生自主閱讀感悟課文的基礎上進行閱讀匯報,教師引領學生進一步領悟文本,進行相關的語言文字訓練。通過學生的匯報,教師以學定教,把讀書貫穿于閱讀教學的全過程,并以年段的閱讀教學內容為重點來組織閱讀教學,諸如:“聯系語言環境理解關鍵詞語在語言表達上的作用、了解修辭方法并體會表達的效果,揣摩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等進行相關的語言文字訓練,在學生匯報的過程中又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升華了學生對課文的領悟。
環節五:運用閱讀,體現本質
本環節是在學生自主閱讀、合作閱讀、探究閱讀的基礎上,學生在掌握語言文字的基礎上對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了進一步的體會,是對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一次提升,同時也可以是對語言文字的一次積累,還可以是對閱讀教學的拓展,其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從“思想內容中”走出來,通過對課文續寫、仿寫、詞語的積累、閱讀資料的參考等形式運用語言文字,體現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體現了閱讀教學的本質。
我們深知,任何教學模式都不是靜止不變的。在今后的教學中要不斷改進、完善閱讀教學模式,提高閱讀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化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