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
摘要:本文作者針對農村中小學特崗教師的現狀進行了分析,認真思考并提出了一些改進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特崗教師;現狀;思考
2013年我院將承擔國培計劃——河北省特崗教師集中培訓項目,為了充分了解特崗教師教學現狀,使培訓更能體現針對性、具體性、實用性,從6月4日起,相關工作人員分頭對滄州市六個縣的特崗教師進行調研,發放了調查問卷,并與教師進行了面對面的座談、交流,充分傾聽特崗教師的心聲,了解他們的需求。
一、特崗教師隊伍現狀
通過調查我們了解到,特崗教師的到來給長期結構單一、數量匱乏的農村教師隊伍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也給農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們學歷高、能力強、整體素質好,目前許多已成為學校的骨干力量。特崗教師絕大多數都是本科師范院校畢業,這對充實農村教師隊伍,改善農村教師隊伍結構,提高教師隊伍學歷有著重要的意義。他們能夠相互關心、幫助,共同成長,為提升農村中小學的教學質量,更新教育理念,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有很大一部分特崗教師遠離家鄉,這給他們的生活和心態穩定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通過調查顯示,特崗教師最希望改善的是工資水平,雖然國家政策有規定,但很多教師的工資仍得不到保障,一些教師對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
在教學管理方面,特崗教師也道出了各種隱憂。
(一)雖然特崗教師在上崗前都有崗前培訓,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常常面臨很多困難
遇到教學疑難,通過自己查資料琢磨解決成為特崗教師的首要選擇,他們參加各種培訓的機會非常少,很多教學上的問題并不能得到及時的解決,個人的發展受到制約。另外,他們的在職學校都分布在農村,借鑒模仿的對象本身水平有限,缺乏教學實踐技能垂范和引領,亟需觀摩學習的機會。特崗教師迫切希望在“特崗”期間能夠得到較多的培訓機會。能夠使自己各方面的素質有所提升。關于培訓的內容,他們最期望得到學生管理方面和教學技能方法的培訓。
(二)教學上知識有余,學生管理能力欠缺
一部分教師來自城市,對農村兒童的心理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認識,課堂上、日常中學生出現問題部分教師不會解決,缺少班主任管理經驗,不會與學生家長溝通,往往出現問題沒有及時、合理的解決辦法。
(三)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增加了特崗教師的工作難度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很多家長進入城市打工,農村留守兒童較多,并且農村家長對教育不重視,農村教育中實際只存在學校教育,而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學校教育事倍功半,這增強了特崗教師的工作難度,常使他們感到力不從心,無能為力。
縱觀幾年的政策實施情況,“特崗計劃”無疑是一項好政策,它較大程度上解決了農村中小學教師緊缺問題,充實了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在很多學校這些教師已經成為教學一線的主力,對提升農村中小學的教學質量,更新教育理念,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相對城市而言,農村教師工作條件落后、生活條件艱苦、崗位壓力巨大,這些都是特崗教師必須面對的困難。一邊是理想與熱情的召喚,一邊卻是現實的艱難與落差,去或留,這種差異讓他們困惑不已。一部分特崗教師表示期滿后不繼續留任,還有一部分教師對個人發展前途表示擔憂,希望有機會轉行的比例不在少數。可以說,農村中小學特崗教師的不穩定性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二、對于增強特崗教師隊伍穩定性的思考
穩定農村中小學特崗教師,對于農村中小學教育質量的提高和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怎樣才能引導這些年輕的高學歷教師扎根農村,立足長遠,從根本上提升農村基層教育的質量,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值得思考。
(一)提高教師待遇,增強吸引力
1.農村工資待遇遠低于城鎮,政策規定的工資待遇不能真正落實,物質生活的相對匱乏加上精神生活得不到充實和滿足,這是很多特崗教師不愿意繼續留在農村任教的一個重要原因。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應做好各項保障措施,加大農村教育的各項投入,建立特崗師資長效機制,提高農村教師的待遇。縮小城鄉教師待遇差距,從而提升特崗教師的地位。政府應該在促進教育公平均衡發展上,創新發展思路,關注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的改善,努力改善教師生活、學習和工作的環境條件,豐富特崗教師的業余生活,讓他們的精神有所寄托。
2.特崗教師三年服務期滿后,做好他們以后工作崗位的安排意義重大。有關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加強溝通協調,提前研究制定方案,落實好服務期滿特崗教師的工作崗位,切實做到有編有崗。對聘期已滿、考核合格、愿意繼續留在當地任教的特崗教師,要負責落實工作崗位,將其工資發放納入當地財政統發范圍,保證其享受當地教師同等待遇。
(二)盡量增加特崗教師的各種業務培訓數量和質量,為農村教師提供更多的學習和發展的空間和機會,激發他們的工作激情
可以通過優質課觀摩、校本培訓、師徒結對等形式進行實踐教學能力的指導和培養,以增強農村特崗教師崗位的吸引力,吸引更多優秀的大學畢業生服務并扎根于農村教育。
(三)對特崗教師加強人文關懷,免除后顧之憂
特崗教師剛從大學走出,都是80、90后,他們來自不同的省市區,來到條件艱苦的農村地區任教,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或者是不適應。地方政府、教育相關部門及學校領導應對他們多關注和關懷,切實關心他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傾聽他們的心聲,關心他們所關注的,盡可能地從生活和工作條件、環境方面入手解決他們遇到的困難和不便,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呼吁社會各界人士更加關注和重視特崗教師群體,從而吸引更多優秀的大學畢業生參加“特崗計劃”。
(四)加強特崗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
要有針對性地對特崗教師進行師德教育,培養他們樹立服務農村教育事業的意識,讓他們知道農村教育需要他們,農村的學生需要他們。指導他們科學合理地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幫助他們盡快適應特崗教師工作,讓他們在教育工作中正確認識自身的價值,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把農村的艱苦條件作為磨煉自己意志的一個平臺,作為豐富自己人生閱歷的一次機會,這對以后他們自己各方面的成長都是非常有益的。
參考文獻:
1.王緯虹、楊軍、金星霖,《特崗教師期待多元支持——基于對重慶市新任特崗教師的調查研究》,《中國教育報》,2013.3.25
2.鄒春林,《調查:江西撫州農村“特崗教師”狀況面面觀》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