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蓉
摘要:素質教育是培養人才的必經途徑,物理學科作為能穩固教育科學發展的重要學科,肩負著培養學生的方法論和辯證思想的重任,所以在物理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成為教師在教育工作中的首要任務。
關鍵詞:新課改;物理教學;實施;素質教育;能力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物理新課標將教學目的由知識到能力、由能力向素質、由智力教育觀念向綜合教育觀念轉化,新大綱的著眼點也從考慮物理學科本身的學習需要變為考慮物理科學、物理教學、社會效益相結合的整體需要。我們現在的高中物理新教材具有“綜合編排的體系、富有一定彈性的教材結構、注重從實際問題引人、更符合高中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等鮮明的特點,為我們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同時也對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那么,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引下,在物理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呢?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淺談一下自己的粗淺看法。
一、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并重兼施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技術的高峰——即師生之間心靈交往的和諧境界。”因此,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師生之間交流互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促進者,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情境中來,才能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教師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促進者,學生是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師生之間積極合作、民主平等、互尊互愛,教學相長,一定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1.創設問題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只有創設合理恰當的問題情境,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機,使學生產生“疑而未能解,而又欲解之”的強烈欲望,有一種對知識的強烈渴求,從而達到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2.了解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差異教學,做到知人善教,因材施教。對優等生要發揮其特長,提出問題,使其自主探究,更上一層樓;對于中等生要激發其進取心,提出類如一抬腳就能解決的問題,促使其進步;對差生要熱情關懷,找出癥結,個別教育,因勢利導,促使轉變。總之,教學中要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把每個人的學習潛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來。
3.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教給學生合理的學法指導,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學生的物理活動中,教師要適當地點播引導,關鍵是學法的引導,使學生達到從學會到會學的轉變,發揮認知潛能以及主動探究和創新的精神。為此,教師要讓學生學會自我心理調節,包括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態度、熱情、毅力、克服困難和排除心里障礙、合理科學用腦等問題。因而,教師在物理教學中,要有目的性地、有計劃地開展物理學習方法的示范與滲透,通過自己及以往學生的成功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如何閱讀、理解、自我評價、反思、總結、改進,從而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物理知識的能力、系統整理物理知識的方法和科學應用物理知識的能力。
二、重視教材的引領作用,培養學生的多方面能力
原來的教材忽視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強調對知識的認知和理解。事實上正好反映了過程目標的缺失,而課標教材重視體現知識的產生、論證、定論、遷移、應用等思維過程,進而培養學生一般思維方法和物理特殊思維方法的重要實踐。思維方法的引領,主要依靠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提示、歸納、點撥、引領,才可能建立起新舊知識間的實質聯系和思維的碰撞,進而實現物理學習的有效性和實際意義。因而,知識形成過程的教學和有效的教學必須引起我們每位教師的重視,在發展學生思維和能力上要抓住時機。
1.單元復習、階段復習和總復習時多進行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用,注重發展學生的多方位思維,使學生對物理問題的解決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從而避免大搞“題海”戰術,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2.遵循物理教學規律和基本原則,遵循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習規律,教學中注重知識的發生、發展及應用過程。
3.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根據教材特點,學生能夠獨立完成的學習內容,要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歸納、總結、提升,這樣可以極大地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
4.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物理應用素材,培養學生的物理應用意識和科學素養,掌握物理科學的思維方法,建構物理模型,使學生初步具備科學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三、強化物理思維方法的培養,提升學生的物理素養
物理是具有方法論意義的學科,物理思想方法在物理學習和研究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指引著其在社會生活和實踐中的具體應用。在新的高中物理教材和課堂教學中,物理思想方法無不蘊含其中,相對于知識本身的教學,物理思維方法的培養無不滲透其間,通過充分的講解與討論、系統的歸納和總結,使學生真正理解物理思維方法,并能合理應用于具體的問題解決中。因而,教師在備課、上課過程中要善于對多種典型物理方法進行分層、總結、歸納并進行系統分類。教學中要注意重點放在物理思想方法的實際應用上,可開設專題訓練、專題講座等形式的教學。物理思想方法是物理的精髓所在,只有運用好物理思想方法,才能把物理知識和技能轉化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體現物理學科的本質,才能使學生逐步形成科學的物理素養。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不應只是停留在表象上,而應該深入到課堂教學的實質中,真正做到通過課程改革引發實際教育教學中思想、觀念、方法、方式的改變,把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貫徹到教學環節和教學過程中,使素質教育落到實處。因此,深入研究教材,充分備課,精心上課,及時反思,從中總結提煉出物理問題解決的建模思想,這對于開展物理的研究與教學是非常現實又可行的。學生可以從中獲得有益的啟示,從而培養學生的物理應用意識,提高用物理知識分析、處理、解決實際應用問題的能力。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