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雁
摘 要:英語專業的基本技能,包括英語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技能。但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注重聽、說等交際能力的培養,對閱讀能力的重視往往不夠,學生閱讀量普遍較低,閱讀能力也需提高。教師要依據高職英語專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探索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方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社會需要的實用型、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高職英語專業;提高;閱讀能力;應用型人才
我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要培養滿足社會需要的實用型、應用型人才,既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培養出體現高教性的高素質人才,也要培養出體現職業性的高技能人才。就英語專業而言,高技能包括英語專業的基本技能,即英語聽、說、讀、寫、譯等交際方面的技能,但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注重聽、說等交際能力的培養,對閱讀能力的重視往往不夠,學生閱讀量普遍較低,閱讀能力也需提高。本文探索提高高職高專英語專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以期對改善英語閱讀教學,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一、高職英語專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大量閱讀,對英語學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英語閱讀不僅在英語各級考試中所占分值很大,而且閱讀是語言輸入的主要并且最可靠的來源。有了良好的輸入必定也有良好的輸出,對英語的說和寫能力提高也有著重要的關聯。
(1)教學模式陳舊。在高職英語專業課程中,閱讀課每周只有兩個課時,主要以教師為主體,講授閱讀技巧、少量的語法結構、詞匯及短語。當前,閱讀教學中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閱讀模式,從單詞、詞組、句子和段落入手,讓閱讀者對文章能根據已有的背景知識及詞句知識進行預測,難以培養學生的語言實際運用能力,難以完成中文思維向英文思維的過渡。
(2)學生不良的閱讀習慣。“唇讀”:對每一個單詞都讀出來,導致閱讀速度緩慢。“指讀”:用手指著每一個單詞進行閱讀。“查字典”:在閱讀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單詞,馬上查字典查閱意思,而不是根據語境猜測其意思。“注意力不集中”:在閱讀過程中,常常不能專心致志,常常胡思亂想,分散注意力,既降低速度也影響對文章理解。“回讀”:在英語閱讀中,一個壞習慣就是對之前的內容反復倒回去重新閱讀,導致閱讀速度慢。“逐字逐句讀”:對每一個單詞認真去看,而不是試著理解整行句子或整段文字的意思。
(3)學生自主閱讀欠缺。相當數量的學生缺乏課后閱讀的習慣,同時,增加課后閱讀量也沒有得到師生足夠重視。自主學習不夠,每周的閱讀課往往成了學生唯一的閱讀練習機會。所以,在面臨考試的時候發現閱讀題太難了,生詞太多了,無法在規定時間完成閱讀理解題。這些都是因為平時達不到一定的閱讀量,缺乏練習,從而使閱讀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方法
(1)優化閱讀課課堂教學。傳統的閱讀課堂教學主要是精講課文中的語法點和語言點,以教師講授為主,一堂課下來,學生只是被動接受語言知識,忽視了篇章結構和文章表達的觀點和所闡述的思想,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要適當優化教學模式,把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放在首位。例如:單詞講解時,在每篇文章開頭把單詞的讀音、用法及詞性進行講解,既不會打斷整篇文章閱讀的連貫性,也可以在課文閱讀及課后練習中加深其印象。同時,注重“快速閱讀、理解大意”,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文章閱讀,并總結出大意,完成課后的選擇題練習。
(2)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很多學生從小開始學英語的時候,就養成了自己的閱讀習慣,而且自己很難意識到。這時候,教師除了授課解惑,也應該幫助學生發現并改掉不良的閱讀習慣。例如:針對“唇讀”,可以建議學生在閱讀的時候用一只手牢牢按住自己的嘴唇,直到改掉這個習慣;讓“指讀”的學生在閱讀的時候,雙手緊握正在閱讀的材料。而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則建議找一個安靜的、遠離干擾的環境進行閱讀,強迫自己聚精會神在閱讀材料上,慢慢養成注意力集中的習慣。而“回讀”的學生,則在閱讀的時候把讀過的內容用東西遮住,告訴自己這些內容讀完便消失了。只有通過學生有意識地努力,不良的閱讀習慣才會改正,同時教師也要給予學生理解、幫助和支持,共同解決閱讀中的壞毛病。
(3)增加課外閱讀量、養成自主閱讀習慣。除了課堂閱讀外,還應養成定期閱讀的習慣,目的是增加閱讀量。要有閱讀習慣,就得培養閱讀的興趣,這樣便能長期、積極主動地堅持下去。例如:在選擇閱讀材料的時候,選擇你感興趣的去讀,這樣即使不那么依賴字典也能理解其意思。在剛開始的時候,每天一頁的閱讀量就是一個好的開端,慢慢地就會發現每天能閱讀越來越多的文章,而且文章的難度也越來越高。課外自主閱讀是長期持之以恒的習慣,教師也可以參與其中,鼓勵學生每周或每兩周寫一份最近的閱讀心得體會,互相交流,也能同時提高英語寫作能力。
總之,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并非易事,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培養成的。因為它不僅屬于讀者個人的心理語言活動,而且受到教學與非教學的多種可變因素的相互作用與影響。因此,教師要不斷地學習,鉆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從每一堂課入手,改進和完善教學方法。要引導學生真正參與到閱讀實踐中去,從而幫助學生提高英語的閱讀能力,培養滿足社會需要的實用型、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董亞芬.大學英語精讀[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